第229章 婚期定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669更新时间:25/08/04 00:41:50
暮色四合,夜幕如同泼墨般在天际蔓延开来,将整个侯府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。偏院一隅,厢房内早已亮起了灯火,橘黄色的光芒透过窗棂,在寂静的庭院中投下两道交叠的身影。
萧哲早已等候在此,褪去了往日的戎装,换上了一身寻常的布衣。然而,即便如此,也难掩他身上那股久经沙场的英武之气。只是眉宇间,却带着几分难掩的疲惫,唯独望向苏锦芸的眼神,依旧明亮如星辰。
“锦芸,”
见到苏锦芸姗姗而来,萧哲立刻迎了上去,声音压得极低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,“宫里的事情,阮流筝已经都告诉我了。这一次,恐怕他们是冲着你来的。”
苏锦芸闻言,却并未显露出丝毫的慌乱,反而嫣然一笑,如同春风拂柳,令人心安,“不必为我担忧,宫廷之事固然错综复杂,但暂时,还不会直接威胁到我。”
萧哲的眉头却紧锁了起来,显然并不认同她的乐观,“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。宫里那些人,为了达到目的,什么事情做不出来?”
苏锦芸轻轻点了点头,语气平静地回应道,“我明白你的意思。那么,今晚你冒着风险前来,只是为了提醒我这些吗?”
萧哲犹豫了片刻,似乎在斟酌着什么,最终还是压低声音说道,“不仅仅是这些,我的人,还查到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。”
“什么东西?”苏锦芸的目光顿时变得锐利起来,如同出鞘的利剑,寒光逼人。
萧哲谨慎地环顾四周,确认没有任何人之后,这才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卷用丝绢包裹着的物件,递给了苏锦芸。
“这是皇后秘密派人送往西疆的一封密信,被我的人在半路截获。信中的内容显示,她计划利用羲和公主之死,故意挑起两国之间的争端,以此来巩固她在宫中的地位。”
苏锦芸接过绢帛,缓缓地展开,借着灯光,仔细地阅读着上面的内容。随着一行行文字映入眼帘,她的脸色也逐渐变得凝重起来,最终,彻底沉了下来,“果然如此!我就知道羲和公主的死绝不会那么简单,想不到,皇后的胆子竟然大到了如此地步!”
萧哲的语气也变得冰冷起来,如同寒冬腊月的冰霜,“不仅如此,我还怀疑,贤妃娘娘和小公主中毒一事,也与她脱不了干系。她在宫中,一边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,一边暗中挑拨离间,其最终目的,就是要打击异己,为她的儿子,也就是太子铺平道路。”
苏锦芸紧紧地握着手中的绢帛,语气森寒,仿佛从九幽地狱中传来,“她的心思如此歹毒,如果不及时揭穿她的真面目,恐怕整个后宫,都将无人能够幸免于难!”
萧哲点了点头,表示赞同,“所以我才如此迫不及待地赶来告诉你这些。但是,这封密信,仅仅只是一部分证据而已,我们还需要搜集到更多的证据,才有可能让皇上相信我们的话。毕竟,皇后一党在朝堂之上,经营多年,拥有着深厚的根基,有很多人都在鼎力支持她。”
苏锦芸陷入了沉思,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桌面,发出有节奏的声响,“看来,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了。但是,眼下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要确保皇后不会察觉到我们的计划,否则,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,都将功亏一篑。”
萧哲深情地望着她,眼神中充满了担忧,“锦芸,无论如何,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。如果遇到任何危险,都要第一时间告诉我,我绝不会让你孤身一人去面对这些事情。”
苏锦芸微微一笑,眼眸中闪过一抹坚定的光芒,“萧哲,你无需为我担心。既然我选择了这条路,就已经做好了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。”
“为了让皇后的人放松警惕,我觉得,我们可以利用你我之间的婚事。”苏锦芸抬起头,凝视着萧哲,缓缓地说道,“陛下之前也曾多次提起,你我之间也该考虑成婚之事了。不如就借着我们大婚的机会,来蒙蔽皇后,让她以为我们并没有在继续追查宫中的事情,从而,我们就可以在暗中继续搜集线索。”
萧哲闻言,眉头顿时皱了起来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赞同,“婚姻乃是人生大事,我不想因为这些事情而草率地决定,更不想让你因此而受到任何委屈。”
苏锦芸伸出手,轻轻地拍了拍萧哲的肩膀,语气温柔地安抚道,“有你在我身边,我又怎么会感到委屈呢?”
“而且,”苏锦芸凝视着萧哲的眼神,突然变得明亮起来,带着一丝俏皮的意味,“我早就已经想嫁给你了,难道,小将军并不想娶我吗?”
如此直白大胆的话语,顿时让萧哲的耳根都红了起来,他有些结结巴巴地说道,“我……我自然是想的!”
然而,两人还未说完,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,打破了这温馨的气氛。两人的神色同时变得警觉起来。
萧哲立刻压低声音说道,“有人来了,我先走一步。”
苏锦芸点了点头,轻声叮嘱道,“小心一些。”
萧哲身形一动,迅速地打开窗户,如同灵猫一般,几个起落便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。
苏锦芸迅速地将手中的绢帛收好,放回原处,然后,缓缓地走到桌边坐下,努力地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表情,让自己看起来尽可能地平静。
她刚刚坐定,就听到“吱呀”一声,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了,晓夭急匆匆地走了进来。
“小姐,不好了!夫人带着人正朝着偏院这边过来了!”
与此同时,门外也传来了江睬的声音,“锦芸在里面吗?”
苏锦芸深吸一口气,将心中的杂念全部压下,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,然后,缓缓地起身,朝着门口走去,打开了房门。
只见江睬带着两个丫鬟站在门口,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房间内的每一个角落,最终,落在了苏锦芸的身上,“锦芸,你怎么会在这里?”
苏锦芸的脸上浮现出一抹镇定的笑容,语气平静地回答道,“母亲,女儿只是心中有些烦闷,所以想来这里静一静。”
江睬微微眯起眼睛,似乎并不太相信苏锦芸的话,但又不好再多问什么,只是语气语重心长地说道,“锦芸,你父亲今天在饭桌上说的话,你不要放在心上,他也是为了咱们侯府着想,担心你日后会受到委屈。”
苏锦芸顺势说道,“母亲教训的是,女儿谨记在心。”
江睬点了点头,语气也缓和了一些,“罢了,你今天也是累了一天了,早点回到自己的院子休息吧。”
“是,母亲。”苏锦芸微微颔首,应道。
就在苏锦芸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,江睬突然叫住了她,“锦芸,你是个懂事的孩子,琴茵不在了,母亲就只有你这一个女儿了。”
苏锦芸的神色微微一黯,语气淡淡地回应道,“女儿明白。”
翌日清晨,一缕阳光透过窗棂,洒落在房间内,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。苏锦芸早早地起了床,换上了一身素雅的衣物,准备出门。
她刚刚走到侯府的大门口,就看到门房的老仆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,神情激动,语气急促,“大小姐!镇国公府的人来了!”
“哦?”苏锦芸的心头一动,脸上却没有显露出任何异样的神色,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,“我这就随你过去。”
当苏锦芸来到侯府的前厅时,江睬和苏晏都已经等候在那里了。
只见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地停在了侯府的门口,镇国公夫人从马车上走了下来。她之前因为担心自己的儿子萧哲,一直郁郁寡欢,但是,自从得知萧哲安然无恙的消息之后,她的脸色也好了许多。
江睬连忙迎了上去,脸上堆满了笑容,语气恭敬地说道,“不知镇国公夫人今日前来,当真是有失远迎,还请恕罪。”
镇国公夫人笑了笑,目光慈爱地看向站在一旁的苏锦芸,语气和蔼地说道,“都是一家人,不必如此客气。”
“我今日前来,也只是为了一件重要的事情,”镇国公夫人转过头,看向江睬和苏晏,缓缓地说道,“过几日便是一个黄道吉日,不如就定在那一天,让苏大小姐和我们家哲儿成婚吧。”
江睬闻言,顿时愣住了,她万万没有想到,镇国公府竟然会如此急切地想要促成这桩婚事。
苏晏也连忙抬起手,对着镇国公夫人说道,“国公夫人,此事事关重大,还请您移步到府内,我们再仔细商议一番。”
江睬和苏晏连忙将镇国公夫人迎进了大厅,苏锦芸则垂着眼眸,神情似笑非笑,静静地跟在他们的身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