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 孽缘啊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2284更新时间:25/08/04 00:41:49

他用一种可怜巴巴的语气说着,话音未落,眼角的余光便瞥见了坐在旁边的郭白浅。
瞬间,他像被电流击中一般,腰杆挺得笔直,刚才还挂在脸上的委屈神色也烟消云散,仿佛从未出现过。
然而,郭白浅却毫不留情地嗤笑出声。
“赵华年,你这是眼睛撞到哪里了?抽风呢?”
“哟,黄脸婆,难得啊,你今天这张脸倒是没那么‘黄’了。”
两人目光如刀剑般交锋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剑拔弩张的气氛。
锦绣神色自若地翻阅完手中的最后一页书,这才慢条斯理地抬起眼眸,劝住了眼看就要动手的两人。
“哥哥,我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,不知你最近有没有空闲?”她的声音轻柔,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“瞧妹妹说的,这话见外了不是?你的事就是我的事,有什么尽管吩咐!保密吗?要不要先把这黄脸婆赶出去?”赵华年一听妹妹有事相求,立刻来了精神,语气也变得谄媚起来。
“赵!华!年!”郭白浅怒火中烧,一字一顿地喊出他的名字,显然是被“黄脸婆”这个称呼彻底激怒了。

锦绣的“帮忙”方式简单粗暴——她让赵华年把赵棣狠狠揍了一顿,目标是让他至少在床上躺上半个月,彻底失去行动能力。
这样一来,就不用担心他按捺不住性子偷偷溜出去参加赏菊会了,瘸了腿,肿了脸,就算他自己,估计也不好意思出门见人了吧。
至于动手的借口?
需要吗?
完全不需要!
赵华年连原因都没问,直接一口答应:“好嘞!没问题!”反正,在他心里,妹妹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,不管是心情不好还是闲着没事,做什么都有她的道理。
至于身为赵棣老子的赵二叔,在听到下人禀报此事后,只是淡淡地摆了摆手,脸上没有丝毫动容,仿佛这件事根本不值得他多看一眼。
“打了就打了,男孩子嘛,磕磕碰碰在所难免,伤筋动骨也是常有的事,正好磨练磨练他那皮猴子的性子,只要没死就行。再说了,赵华年那小子才几斤几两?他都打不过,真是丢人现眼!以后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,就别来烦我了!”
这番话被锦绣原封不动地传到了赵棣的耳朵里。他看着床榻边,明明是罪魁祸首,却还好意思嫌弃他武功不行的少女,一口气差点没顺上来,险些直接晕过去。
“赵锦绣,这到底是为什么?我又哪里得罪你了?”他疼得龇牙咧嘴,脸上的伤口火辣辣的,脑海中却一片茫然,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惹到了这位小姑奶奶。
难道是因为上次她从洛阳返回的时候,他偷偷把她食盒里的糕点,换成了她最讨厌的胡萝卜糕?
这都已经是两年前的陈年旧事了啊!她竟然还记得?
“五哥,你放心,我赵锦绣向来不是那种睚眦必报的人,这次纯粹就是看你不顺眼而已。”锦绣一本正经地端来一杯热茶,脸上挂着乖巧和善的笑容,让人根本无法将她与“凶手”联系起来。
“当然了,我也是想看看,五哥你和我兄长打一架,到底谁更厉害一些。”
她轻轻叹了口气,满脸失望地摇了摇头。
“谁曾想,你们全是花拳绣腿,空有一副好架子,偷袭起来更是没有一点点防备,简直就像走在自家后院一样,五哥,你是真的不行啊!”
这番话简直犀利尖锐到了极点,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子,狠狠地扎进了赵棣的心窝,刺激得他两眼一翻白,直接晕了过去。
锦绣不慌不忙地将手中的茶杯收了回来,自己慢悠悠地喝了两口。
“好茶。”她轻声赞叹道。
站在锦绣身后的红豆,看着晕倒在床上的赵棣,默默地在心里为他点了一根蜡烛:“......五公子,您真是太可怜了。”
等到赵棣再次醒来的时候,锦绣已经离开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得意洋洋的赵华年。
“兄弟,就你这么两下子,是真的不行啊!”
他将妹妹交代给他的话原封不动地说了出来,还添油加醋地嘲讽了一番。
“男子汉大丈夫,怎么能这么脆弱呢?娘们唧唧的,以后哪个姑娘肯嫁给你啊?”
赵棣再次被气得晕了过去。
等他后来伤势痊愈,返回社稷学府之后,只要一有空,便往习武场跑,疯狂地与人打擂台,拼了命也要让自己变得更强。
他行!他怎么就不行了!
也是从那以后,他每次与人动手时,都会格外小心谨慎,随时保持警惕,绝不会再轻易被人偷袭得手。
而这,也正是锦绣的最终目的。她太了解自己这位五堂哥的脾气了,对付他,就得用这种激将法,激发出他骨子里那股男儿的血性和不服输的韧劲。
如果苦口婆心地讲大道理,对他反而没用,锦绣也懒得费那个劲,觉得那样实在是太麻烦了。
不过,锦绣始终对那个梦境耿耿于怀,无法确定它究竟是预知,还是仅仅只是一个荒诞的梦。为了以防万一,她还是谨慎地决定,在赏菊会的前一天,亲自前往归云寺,说是去探望她那位带发修行的二堂哥——赵简。
赵简的母亲早逝,没有留下任何子嗣,赵二叔也没有再娶,院子里只有两个不争不抢的妾室。
大堂哥、三堂哥和四堂哥是何姨娘所生,而二堂哥、五堂哥,以及那对双胞胎七弟和八弟,则是楚姨娘膝下。
或许是男娃太多的缘故,对于赵简这个为情所伤,想要出家的儿子,赵二叔并没有过多阻拦,只是让他先带发修行几年,不要过早剃度,也给他留一个后悔的时间。
至于二堂哥的母亲何姨娘,她痴迷于读书,常年都待在赵二叔专门为她建造的藏书阁里,对赵简这个儿子,还没有她养的那只名叫“诗经”的狗上心。
楚姨娘则恰恰相反,她喜欢做生意,而且极具天赋和头脑,赵二叔也从不约束她。锦绣抵达洛阳的时候,她刚跟着商队去了南方,估计要到年关的时候才能回来。
不过,她倒是给锦绣留下了一份丰厚的礼物——整整一箱子的白银,出手之阔绰,令人咋舌。
但也能看出,她同样是一个不太爱管孩子的人。
“你这位二堂哥出家,是为了哪个姑娘啊?那姑娘叫什么名字?什么身份?是洛阳本地人吗?”
耳畔突然传来郭白浅好奇的询问声,锦绣一边踩着石阶往上走,一边仔细地回忆着,最终摇了摇头,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。
“或许只是没有缘分罢了。那个姑娘只是将我二哥,当成了她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,从未动过真情。是我二哥自己看不透,画地为牢,把自己困在了原地。就算是那姑娘亲自劝说,他也只会说自己已经看破红尘,一心向佛,与她无关。”
可事实的真相呢?他左手手腕上始终戴着那个姑娘送的手串,那并不是什么贵重的物件,那姑娘可能也只是随意赠予,但他却始终视若珍宝,就算已经褪了色,也舍不得丢掉。
“说了跟没说一样,等于什么都没说。”郭白浅擦了把额头冒出的细汗,不满地噘着嘴,快步往前走了两级台阶,居高临下地转过头来,斜眼看着锦绣。
对于她这幼稚的行为,锦绣只是莞尔一笑,并没有多说什么。她没有说出那个姑娘的名字。
其实她是知道的,但那个姑娘并没有做错什么,又何必说出来,影响对方的名声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