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7章 一封信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905更新时间:25/08/04 00:41:47
沈勤美和周氏过惯了舒坦日子,却忘了这好日子是谁给的恩赐。如今的沈勤美,每日里只想着能在赌场上捞点油水,好歹改善一下家里的窘迫光景。
周氏在破旧的瓦房里,亲手搓洗衣物,一下一下,带着无尽的辛酸。
“砰砰砰!”
突如其来的一阵敲门声,着实把周氏吓了一跳。
自从沈勤美染上赌瘾,周氏苦劝无果,他已经连着好几天没回家了。周氏最怕的就是,他是不是又在外面输了个精光,债主寻上门来了。
因此,她大气都不敢喘一声。
只听见门外传来邻居大娘略带尖锐的嗓音——
“周家妹子,你家小女儿来信啦!”
一听这话,周氏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,心想着定是沈宁宇的信到了。她连忙擦干手,快步走向大门。
半个月前,沈宁宇捎信回来,说是自己嫁给了云中郡的守将贺将军。
贺家在当地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的书香门第,眼下沈家遭逢大难,沈宁宇能嫁入贺家,已经算是光宗耀祖了。
只是两家如今的地位悬殊,沈家又被限制出京,没法子亲自去参加婚礼。
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纳征定亲的礼节,统统都免了。当然,这些都是小事,周氏现在心里最着急的,还是家里的困境,便在回信里让她寄些银子回来,如今的沈家最缺的就是白花花的银子。
周氏心想着,莫不是沈宁宇将银子寄回来了?她的脚步也愈发急促。
“吱嘎”一声,木门被缓缓打开。
邻家大娘趁着门开的瞬间,好奇地往里探头探脑,见里面黑黢黢的,屋子也是狭小得可怜,心中顿时升起几分优越感。但她面上却不露声色,只是将手中的信纸递给周氏。
周氏接过信,连连道谢。
邻居大娘的眼神却时不时地瞄向那封信,周氏见状,赶紧将门关上。
竹篮打水一场空,邻居大娘原本还想着帮送信能捞点好处,却见对方根本没有这个意思。
眼前的门被无情地关上,大娘忍不住朝沈家门外啐了一口唾沫,毫不顾忌地阴阳怪气起来,“真是好意思,倒是让我成了免费跑腿的了呗!还说什么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真是抠门!”
隔着一道门,周氏自然听见了这些闲言碎语,可她实在是囊中羞涩,也不是打肿脸充胖子的时候。
她只当没听见,转身走到床边,点亮一盏昏黄的油灯后,小心翼翼地将信封撕开。
里面的信纸是用上好的宣纸写的,可见沈家的落魄并没有影响到沈宁宇在贺家的地位。
当初将沈宁宇送出京城,本意只是想让那些流言蜚语平息下来,没想到最终倒真的为她避开了祸事,还寻觅了一桩好姻缘。
周氏难得觉得心里有件宽慰的事,心中酸涩,她将信纸摊开,只见上面只写着寥寥几句。
大意便是:
“女儿心中也挂念着爹娘,只是眼下刚嫁入贺家,手头的银钱都用来打点下人了,实在腾不出多余的银子来帮衬娘家。等女儿在夫家站稳脚跟,必定寄银钱回家。”
周氏看完,心里顿时凉了半截。
如今对于沈家来说,哪怕是贺家从指甲缝里漏出来的一点银子,都能顶好几天用,可沈宁宇宁愿将银钱拿去打点下人,也不愿意寄点钱回来。
难不成,贺家的夫人还会差那么点钱?!
周氏实在是不相信,可不相信也没办法,眼下她能依靠的,只有这个女儿了。
想当初,真金白银供养长大的女儿,如今却对他们不管不顾,周氏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。
襁褓中的孩子还嗷嗷待哺,而她已经多日不见荤腥了,只能好言好语地安抚着沈宁宇,再次写信阐明家里的困境。
可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,如果下一次沈宁宇再不寄钱来,恐怕她连寄信的钱都拿不出来了。
辅国公主府内。
子镇顺正在收拾一些日常用品,准备装进包裹。她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声响,便抬头望去,只见夏灼正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。
如今谢氏已经入主燕京,杜长秋也已经入京受封。
子镇顺见夏灼脸颊泛着微红,便什么都明白了。“你和杜将军多年未见,不如这次,你就留在京城吧。”
夏灼闻言,走进房间,迅速收起了脸上的笑容。“主子这是什么意思?您不打算带我一起走了吗?”
子镇顺将包裹打了个结。“你们郎才女貌,彼此都有意,不如早些把婚事定下来,总不能让你们一直分离,跟着我四处奔波吧?”
“不是的,属下刚才只是去跟他把话说清楚,他也同意迟些成婚的,属下还是想和您一起去看这广阔山河。”夏灼深怕被抛下,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。
子镇顺将包袱放在一旁,走到夏灼身边,老气横秋地拍了拍她的肩膀。“山河固然可以看,可是夏灼,你也要想清楚,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,千万不要因为是我,而盲目地跟随。”
“而且这次,我也不能确定,什么时候才能回来。”
“一年,两年,三年……如今杜将军可是炙手可热的很,你确定要让他一直等你吗?或者说,你确定他一定会等你吗?”
子镇顺这话说得直白,但道理却是不假。
她只是想将事实摆在夏灼面前,让夏灼想清楚之后再做决定。
夏灼听了这话,果然面露犹豫之色,子镇顺心中了然,也并不觉得意外。
在夏灼还没做出决定的时候,子镇顺又开口说道:“夏灼,你想看山河,却并不是只能和我一起看,你可以选择和任何人一起去看。”
夏灼双手紧紧地捏着裙摆,脸上满是纠结,如果不是迫不得已,她真的很不想在子镇顺和杜长秋之间做出选择。
只是,这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,方向和路径都不相同,就必须要做出取舍。
长时间的沉默,让子镇顺已经明白了夏灼的选择。她知道夏灼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,因为夏灼觉得选择杜长秋,就等同于背叛了子镇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