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章 狭路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071更新时间:25/08/04 00:41:47
萧必行率先跃下马车,身姿挺拔,随后,他绅士地向车厢内伸出援手。
一只宛若凝脂般细腻的手轻柔地搭在他的掌心,子镇顺微微俯身,款款走出马车。她眼波流转,将侯府门外一字排开的丫鬟小厮尽收眼底。察觉到他们脸上那掩饰不住的诧异,她仪态万方地站稳脚跟。
昔日初入京城的情景,不由涌上子镇顺的心头。那时,为了凸显自己的落魄,她衣着单薄,灰头土脸,风尘仆仆地坐在镖局的马车上,狼狈不堪地抵达侯府门前。当时那些奴仆们,压根就没把她当回事,若不是她据理力争,恐怕早就被无情地拒之门外了。
今昔对比,天壤之别,身份地位的差异,可见一斑。
她所顶替的,不过是戚岁的身份。她之所以不受重视,归根结底,还是因为戚岁本人就无足轻重。
而如今的萧必行,之所以能得到武宁侯府如此的礼遇,皆因他姓萧,更有一位身为知府的父亲,仕途一片光明。
那么戚岁呢?戚岁的母亲,也同样出自萧氏,可外嫁的女儿,即便是在下人的眼中,也早已算不得萧家的人了。
自古以来,女子在家从父,出嫁从夫,夫荣妻贵,丈夫若是地位卑微,妻子自然也跟着低人一等。
子镇顺在心中暗自叹息,只觉得这世道对女子太过苛刻,想要靠一己之力在这世上立足,更是难如登天。如今,亲眼目睹这些丫鬟小厮对萧必行谄媚的嘴脸,她更加深信母亲曾经说过的话——女子不易,自立更难。
“岁岁。”萧必行见她神色清冷,便轻轻拉了拉她的衣袖,温声唤道。
子镇顺闻声抬眸,“嗯?”
“进去吧,舅父舅母正等着我们呢。”萧必行语气温柔,关切地说道。
子镇顺微微颔首,目光落在两人即将触碰的手肘处,心中暗忖:自己如今顶替了戚岁的身份,而萧必行或许是属于戚岁的良人,还是不要有太多的瓜葛为好。
毕竟,她此番踏入萧家,真正想要接近和引诱的,唯有萧齐阳一人,而非眼前这位温润如玉的表哥。
两人缓缓拾阶而上,子镇顺正欲悄悄挣脱他的搀扶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骤然从身后传来,宛如密集的鼓点,仿佛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追逐,甚至连地面都隐隐震动起来。
那声音由远及近,迅疾如风,瞬间便逼近了身后。
骏马似乎被缰绳勒得极紧,发出沉闷的嘶鸣,像是在宣泄着它的疲惫和不满。
一切都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。
马蹄声戛然而止,子镇顺下意识地想要回头,看看究竟是谁胆敢在京城街道上纵马狂奔。身旁的萧必行,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喧嚣吸引,同样想知道是何人如此张扬。
只见一位男子,身着一袭剪裁得体的黑色锦缎长袍,外罩一件雪白的狐裘,更衬托出他卓尔不凡的气度。他利落地翻身下马,将马鞭随意地丢给身后的侍卫,目光锐利而专注,径直朝侯府大门走去。
萧必行一眼便认出了来人,语气温和地唤道:“表兄。”
萧齐阳只是微微颔首,目光不经意地扫过那两人交叠的手肘,随即若无其事地收回视线,未再多看他们一眼,便径直越过两人,跨入了侯府的大门。
原本还对萧必行笑脸相迎的丫鬟小厮们,瞬间收敛了笑容,面对这位世子爷时,又恢复了平日里一丝不苟的严肃姿态。
子镇顺看到萧齐阳冷漠地留下一个背影,便迈着大步走进了前院,她悄悄地挣脱了萧必行的搀扶,两人默默地跟在萧齐阳身后,向着前院的方向走去。
此时,在前院的正厅之中,崔氏与武宁侯早已等候多时。
温暖的室内,燃烧着上好的银丝炭,驱散了冬日的严寒。崔氏见到萧齐阳的身影,脸上闪过一丝诧异,没想到这次儿子竟然这么早就回来了。
随后,她又看到子镇顺和萧必行并肩走进屋内,心中更加疑惑不解,还以为子镇顺是从后院赶来的,恰好碰上了萧齐阳。
萧必行站在厅堂中央,替子镇顺解释道:“舅母莫怪,是岁岁特意去迎接我的。”
子镇顺心中暗怪他多嘴,当崔氏的目光投向她时,她乖巧地抿着嘴,轻轻点了点头。
也许是感受到了萧齐阳那不容忽视的阴鸷目光,子镇顺从始至终都没有敢朝他的方向看去,只是默默地走到他身旁的位置坐下,又往旁边挪了挪,拉开距离,然后便一直低着头,一言不发。
萧必行先是恭敬地向武宁侯和崔氏行礼问安,随后又嘘寒问暖了几句。
在寒暄的过程中,他的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子镇顺的方向。
崔氏对此视若无睹,脸上依旧挂着慈祥的笑容,“你先住在逐风院,这几日好好温习功课,过几日就要去国子监参加考核了。”
逐风院与幽兰苑相隔甚远。
崔氏既然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萧齐阳对子镇顺的不同寻常,自然也能第一时间发现萧必行对子镇顺的异常举动。
相比之下,萧必行表现得更加直接和明显。
这些年来,崔氏一直盼望着萧齐阳能够早日成家,可始终没有任何进展。眼下,好不容易看到了一丝希望,她自然不希望被萧必行给搅乱了,所以才做出这样的安排。
她的话语中,也隐晦地提醒萧必行,应该将学业和前途放在首位。
“侄儿明白。”萧必行听话地应道,温顺地低下头。
“你还年轻,自然应该将学业和前途放在第一位,这一路奔波劳顿,今天就好好休息吧。”崔氏满意地笑了笑,随即吩咐下人,“来人,带表公子去逐风院休息。”
萧必行此刻满脑子都想着能和“表妹”多说几句话,猝不及防地被崔氏打断,又看到崔氏满脸慈爱的模样,他也不好意思拒绝,只好随着小厮离开了。
临走时,他的目光依旧依依不舍地在子镇顺的身上流连。
他一走,厅内便只剩下了武宁侯一家三口和子镇顺。子镇顺不知道萧齐阳现在是何表情,她强忍着好奇,不敢抬头去看,只是扬起小脸,对着武宁侯和崔氏说道:
“舅父,舅母,我也告退了。”
在得到武宁侯的允许后,她起身行礼,转身走出了前院。
刚走出屋门,拐过一个弯,已经看不见前厅里的情形,却仍然能够听到厅内的对话。
崔氏看着下首的儿子,脸上布满阴霾,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,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?
于是,她试探着问道:“你这回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