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:权谋序曲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1808更新时间:25/07/30 23:57:59
“若是妹妹能成为县令的枕边人,他日,我杜鹏志便是那县令的亲眷!区区一个叶家,我又能亲手覆灭,何必还要费尽心思去招惹王家,叫他们记恨?”杜娥俪眼中划过一抹不易察觉的讥讽,低声道:“当真是目光短浅!”
然而,她捧着杜鹏志的脸,语气却像涂了蜜般甜腻:“大哥,清水县终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,妹妹深信,大哥的才能绝不止于此,定能更上一层楼。届时,妹妹更能成为大哥坚实的后盾,助你腾飞。”
杜鹏志被妹妹这番话撩拨得心神激荡,是啊!清水县算得了什么?在大梁朝,这种县城何止百千?这哪里算得上是“位极人臣”?
“妹妹说得对!”他下定决心,眼中闪烁着野心:“大哥定要想办法,为你寻一门更高贵的亲事!”
杜娥俪娇羞地垂下头,点了点头。“那日妹妹在镇上,偶然听那说书先生说道,六皇子生母乃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王贵妃,而六皇子的外祖父,更是执掌大梁钱袋子的户部尚书。若是哥哥能与这等权贵攀上些许关系,想必明年二月的舒州乡试,大哥定能金榜题名,高中举人!”
杜鹏志的心脏狂跳不已,皇子?贵妃?户部尚书?仅仅是其中任何一个身份,都能让他一生锦衣玉食,飞黄腾达!他贪婪地看着眼前这张娇美的容颜,在他心中,妹妹的美貌是无人能及的。
“是,是妹妹委屈你了,只能做妾。”杜鹏志紧紧握住杜娥俪的手,眼神里充满了疼惜。
杜娥俪轻轻摇头,内心却是翻涌着巨大的鄙夷:她宁愿做那高高在上的贵人外室,也绝不愿意嫁给一个一无是处的穷苦之人!
“我这就带妹妹去舒州!”杜鹏志迫不及待地说,他低声道:“我打探清楚了,六皇子眼下就在舒州。”
杜娥俪心中瞬间燃起熊熊的火焰,她的荣华富贵,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及!她紧紧攥着拳头,激动得心几乎要跳出胸膛。“一切都听大哥的安排。”她乖巧地回应道。
……
两日后,拂晓时分,雁羽终于策马抵达苏宅。
苏宅乃是皇帝赏赐的府邸,离皇城最近,只因苏昀曾随口抱怨清晨五点起床过于辛苦,皇帝便心疼地赐下了这处宅邸,好让苏昀能多睡上小半个时辰。
此刻,苏昀早已起身,换上了他那身紫色的朝服,正坐在书案前用早膳。一碗清淡的小米粥,一叠爽脆的酱萝卜,足以满足他简单的口腹之欲。
“大人。”雁羽快步踏入,恭敬地行礼。
苏昀立刻从书案前站起身,眼中带着急切:“辛苦你了,信呢?”
雁羽双手奉上那封信。苏昀接过,仔细翻看,确认信封上并无任何特别标记,便迫不及待地拆开。月白色的信封散落如雪花,他飞速地浏览着信中的内容,脸色也愈发凝重,直到看完,已是铁青一片。
“她……她还跟你说了些什么?”苏昀不死心地追问。
雁羽一字不漏地将自己与杜娥俪的对话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。当听到那句“你家大人近来如何”时,苏昀紧锁的眉头才稍稍舒展,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。
待雁羽说完,苏昀却又拧眉问道:“就这些了?”
“回大人,这便是全部了。”雁羽老实回答。
苏昀拿起那封满是客套感谢的信,反复摩挲,心中百感交集。他既有因这封信而期待数日的失落,又有因那一句简单的问候而暗自窃喜。最终,所有的情绪都化作了对王家的不满。“王家明知不能触碰叶家,还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行事!去,告诉石御史,将王家这些罪状,连同王烁那几番狂言,一并今日参奏圣上。”
雁羽转身领命。
苏昀又叫住了他:“另外,再去催促一下,发往清水县的圣旨到了何处?舒州王家的流放之路再不开始,路上的随行人员都要被冻死了。”他深知,即便圣旨一下,路途遥远,再加上六皇子从中运作求情,这流放之路未必能顺利进行。他绝不能给王家任何喘息的机会!
雁羽心中暗自觉得,自家大人真是个大好人,竟然还操心这些罪臣流放的苦楚。
……
早朝之上,皇帝宁宣面色阴沉地扫视着下方跪倒一片的大臣。“众爱卿平身。”
户部尚书王和录如同往常般,第一个起身。苏昀垂首,目光流转,他深知,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,在关键时刻,却能成为致命的武器。
果然,宁宣拿起一份奏折,径直砸向王和录,“你们王家好大的胆子!你看看这份奏折,你给朕念!”
六皇子端王宁肴就站在王和录身旁,看到飞来的奏折,想也不想地便挡在了外公身前,任由奏折砸破了自己的脸颊。他随即跪下:“父皇息怒。”
苏昀在心里为六皇子的“愚蠢”鼓掌,真是蠢到家了!贵为皇子,竟敢替外公挡下亲生父亲的怒火,简直是笑掉大牙!这会如何让皇帝想?王家竟然能将皇子拿捏到这种地步,下一步又想做什么?
“砰——”
王和录重重地跪下,膝盖狠狠磕在青砖之上,发出沉闷的声响,回荡在大殿之中,连旁观者都觉得膝盖生疼。
“回禀圣上,臣!有罪!”王和录花白的胡须颤抖着,用力将头磕向青砖。
原本暴怒的宁宣,看到这一幕,语气稍稍缓和了几分。“罢了,不必磕了。既然端王已拿了奏折,便由你来念。”
宁肴感觉手中的奏折如同一个烫手的山芋,恨不得立刻丢掉。王和录侧目看了看孙子,心中不禁叹息:“若圣上与端王殿下不介意,老臣斗胆,可否先请看过奏折?”
宁宣轻点了下头。王和录抢在宁肴要恭敬地递上奏折前,跪着弓着腰,从他手中接过了奏折。快速扫过一遍后,他再次跪下,“皇上赎罪,皆是老臣的过错,才会酿成如此罪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