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:军嫂劝夫遭白眼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3165更新时间:25/07/30 23:57:54

“我说,军嫂同志,你怎么还在这里磨蹭?赶紧回家去吧,别耽误了你家那位下地干活。” 孙大妈站在自家院门口,朝着刚从地里忙完回来的李秀兰喊道,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耐烦。

李秀兰,一个典型的军嫂,模样清秀,透着一股子泼辣劲儿,但此刻脸上却带着一丝疲惫。她刚从田埂上走下来,手里还拎着一把镰刀,身上沾了不少泥土。听到孙大妈的话,她只是笑了笑,并没有立刻回应,而是径直朝自家院子走去。

“孙大妈,您这是怎么了?我这才刚回来,您就这么心急,是怕我打扰您家宝贵的休息时光啊?” 李秀兰边走边说,声音里带着一丝揶揄。

孙大妈被她噎得一愣,随即不满地撇了撇嘴:“我这不是好心提醒你吗?你看看你,整天就知道在外面忙活,也不顾家里。你家男人好不容易歇口气,你还不能让他省点心?”

孙大妈的话,说到底还是羡慕。谁不知道李秀兰的丈夫是个有出息的军人?虽然平时忙,但好歹是个正经职业,不像她儿子,整天就知道在外面瞎混,没个正形。

“我忙我的,您管好您家的就好。” 李秀兰不卑不亢地回了一句,然后推开了自家院门。

院子里,她的丈夫,周卫国,一个身材挺拔,眼神坚毅的军人,正坐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,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书,看得颇为入神。看到李秀兰回来,他抬头笑了笑,放下书,起身迎了上去。

“怎么才回来?地里的活儿都忙完了?” 周卫国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带着军人的特有磁性。

李秀兰将镰刀放在一旁,一边拍打着身上的泥土,一边抱怨道:“可不是嘛,这地里的活儿,简直是没完没了。不过,您猜怎么着?孙大妈又来催我了,说是怕我打扰您休息。”

李秀兰说到这里,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,周卫国也跟着笑了起来。

“她呀,就喜欢说这些风凉话。” 周卫国宠溺地看着妻子,伸手替她理了理鬓角的发丝。

“不过,说起来,我今天在地里也遇到一件奇怪的事。” 李秀兰突然想起了什么,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,“我挖到了一块玉,特别的温润,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玉。”

“玉?在哪儿?” 周卫国来了兴致,仔细打量着妻子。

李秀兰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,小心翼翼地打开。一块温润如玉的石头出现在周卫国眼前,虽然形状不规则,但其光泽和质感,都非同寻常。

“这…这倒是有点意思。” 周卫国将玉石拿到手里,仔细摩挲着,“这质地,倒是有几分像羊脂玉,只是这颜色,略微有些偏青。”

“是啊,我也觉得奇怪。这颜色,总感觉怪怪的。” 李秀兰看着丈夫,眼中带着一丝好奇。

“别担心,回头我问问我们团里懂古玩的人,说不定能看出个所以然来。” 周卫国安慰道。

“那太好了!” 李秀兰高兴起来,“要是真的玉,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钱呢。”

“卖钱?” 周卫国挑了挑眉,“我怎么觉得,这玉可能有什么特别的来历,咱们还是先别急着卖。”

周卫国毕竟是军人,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比较谨慎。李秀兰也知道这一点,便乖巧地点了点头。

“对了,卫国,我们家的日子,是不是得好好计划一下了?” 李秀兰突然话锋一转,脸上露出了几分担忧,“现在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,地里的收成也不稳定,万一要是……”

“我知道。” 周卫国看着妻子,眼中闪过一丝坚定,“我已经想好了,等过一阵子,我就托关系,去那个大城市里找一份工作。这样,我们也能有个更稳定的收入。”

“大城市?” 李秀兰有些惊讶,“那会不会太远了?而且,你一个人去,我又不放心。”

“放心吧,我可是军人,能照顾好自己。而且,我也会经常写信回来,告诉你我的情况。” 周卫国安慰道。

“可是,你一个人去,我怎么办?家里还有老人,还有地里的活儿。” 李秀兰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安。

“别担心,到时候,我会让大哥大嫂过来帮衬一下。我也会给你留足够的钱,保证你和家人的生活。” 周卫国的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规划,也充满了对妻子的承诺。

“那就好。” 李秀兰听了,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。

“对了,那块玉,你收好了。万一有什么急用,也算是个底。” 周卫国将玉石递还给李秀兰。

“我知道了。” 李秀兰接过玉石,小心翼翼地收好。

接下来的日子,周卫国开始为去大城市做准备。他托关系,找门路,忙得不亦乐乎。李秀兰则继续在家里操持家务,照顾老人,忙着地里的收成。

日子一天天过去,转眼就到了周卫国出发的日子。

“卫国,你路上一定要小心,千万要注意身体。” 李秀兰红着眼眶,叮嘱着即将离开的丈夫。

“我知道,你也要照顾好自己,有什么事,随时写信给我。” 周卫国紧紧地抱了抱妻子,眼中也闪烁着不舍。

“你放心,我会的。” 李秀兰点点头,看着丈夫远去的背影,心中百感交集。

周卫国走后,李秀兰的生活依旧忙碌。她不仅要操持家务,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,以及地里的农活。幸好,周卫国的哥哥周卫东和他的妻子王芳,也过来帮忙,分担了一些家务。

“秀兰,别太辛苦了。” 王芳看着李秀兰忙碌的身影,有些心疼。

“没事,我习惯了。” 李秀兰笑了笑,虽然脸上带着疲惫,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韧。

“对了,卫东,我哥哥,听说你也打算回村里来?” 李秀兰突然想起了什么,看向了站在一旁的周卫东。

周卫东,周卫国的哥哥,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,为人也挺仗义。

“是啊,我今年身体不太好,想回村里休养一下。” 周卫东憨厚地笑着。

“那就好,到时候,大家也能互相照应。” 李秀兰心中一阵暖意。

然而,好景不不长。没过多久,周卫国从大城市寄来一封信,信中说,他找到了工作,但是,工资却并不高,而且,大城市的消费也很高,他手头也有些拮据。

“这可怎么办?” 李秀兰看着信,眉头紧锁。

“别担心,秀兰。” 王芳在一旁安慰道,“卫国是个有本事的,他肯定能挺过去的。”

“可是,他一个人在大城市,我总是不放心。” 李秀兰担忧道。

“实在不行,我们姐妹俩也一起去大城市吧?” 王芳突然提议道。

李秀兰听了,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:“去大城市?可是,家里……”

“家里有卫东和卫国的大哥照顾,我们就暂时放心了。” 王芳说道,“而且,我们也能在大城市找点事情做,赚点钱,也能帮衬着卫国。”

“可是,我不会什么技能,去了大城市,又能做什么呢?” 李秀兰有些犹豫。

“别担心,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。” 王芳鼓励道,“你不是会缝纫吗?我们可以一起开个小小的裁缝铺。”

李秀兰听了,眼睛一亮。她确实会缝纫,而且手艺还不错。

“那好吧,我们先试试。” 李秀兰下定了决心。

于是,李秀兰和王芳,带着仅有的积蓄,踏上了前往大城市的旅途。

在大城市,她们的日子并不轻松。她们租了一个小小的房间,白天,李秀兰去一家服装厂打工,王芳则在家照顾孩子,晚上,她们一起操持缝纫的活儿,为附近的居民缝制衣物。

虽然辛苦,但是,看着一天天好转的生活,她们心中都充满了希望。

“秀兰,你看,我们缝制的衣服,质量都挺不错的。” 王芳拿着一件刚缝好的裙子,开心地说道。

“是啊,只要我们努力,肯定能在这边站稳脚跟。” 李秀兰也笑着回应。

一天,李秀兰在服装厂上班时,听同事说起,她们厂要招一批技术工人,而且,工资待遇都非常不错。

“要不,我们去试试?” 李秀兰突然有了一个想法。

“可是,我们只是打零工的,能行吗?” 王芳有些担心。

“别担心,我们就去试试,不行再回来。” 李秀兰鼓励道。

于是,她们报名参加了技术工人考核。考核过程十分严格,但是,凭借着她们精湛的手艺和不怕吃苦的精神,她们最终都通过了考核,并且,进入了服装厂工作。

从此,她们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。她们有了稳定的收入,也为周卫国寄去了一笔钱,让他不再那么拮据。

李秀兰知道,她这样做,都是为了和丈夫共同创造更好的生活。而周卫国,在收到妻子寄来的钱后,也对妻子充满了感激和爱意。

“秀兰,你真的太能干了。” 周卫国在信中写道,“我在这里,也一定会更加努力,不会辜负你。”

就在她们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的时候,一次偶然的机会,李秀兰得知,她挖到的那块玉,竟然是一块珍贵的古玉,而且,还有一段特殊的来历。

原来,这块玉,曾是古代一位大官的贴身之物,据说,它能够辟邪,并且,还能带来好运。

李秀兰听到这个消息,心中既惊喜又有些后怕。惊喜的是,这块玉竟然如此珍贵,后怕的是,如果当初她直接卖掉,那可就错失了一次难得的机缘。

“卫国,你真是太有先见之明了。” 李秀兰在信中,将这件事告诉了周卫国。

周卫国收到信后,也十分高兴,他嘱咐李秀兰,一定要将这块玉好好保管,不要轻易示人。

日子在忙碌和希望中一天天过去,李秀兰和王芳,在大城市里,凭借着自己的努力,过上了越来越好的生活。而周卫国,也在努力工作,为他们的未来打拼。

尽管分离带来了一些思念和担忧,但是,他们相信,只要两个人共同努力,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,创造属于他们的幸福未来。

孙大妈在家中,依旧喜欢嚼舌根,但李秀兰早已不再在意。她知道,自己的生活,已经不再需要别人的指点和议论。她要做的,就是和丈夫一起,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
李秀兰看着窗外,夜空中繁星点点,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幸福的笑容。她知道,她的未来,一定充满了阳光和希望。

“卫国,等我,我很快就会去找你的。” 李秀兰在心中默默地说道。

她相信,不久的将来,他们一定能再次团聚,共同享受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