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4章:惊现!府中奇景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915更新时间:25/07/30 23:56:14
“早啊!”李怀玉明媚的笑容如同春日的暖阳,她愉快地朝面前的两人挥了挥手。
江焱垂着脑袋,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,低声应道:“小……小婶婶。”
见她下了楼,江玄瑾的脸色也柔和了几分。他侧过头,对江焱吩咐道:“让管家带你去。吩咐下的事情总是要做的,实在买不着,再想别的办法。”
“是。”江焱恭敬地行了个礼,又朝李怀玉拱了拱手,随后垂头丧气地离开了。
怀玉挑了挑眉,打趣道:“你这是欺负人家小孩儿了?”
“不是我。”江玄瑾轻声解释,“是我父亲。他想给那两个小家伙添置些玩乐的物件,便让焱儿去跑腿了。”
“哦,小事一桩嘛。”怀玉摆了摆手,又转而问道:“咱们是不是该先去用早膳了?”
江玄瑾应了一声,顺手为她理了理歪斜的衣襟,而后牵着她的手,一同往外走去。
然而,刚迈出两步,迎面便撞上了神色匆忙的江二公子。
“二哥,这是去哪儿?”江玄瑾询问道。
江深头也不回,边走边应道:“老爷子让我去一趟布庄,得赶紧回来订几件小衣裳。”
“这么早?”怀玉好奇道,“你不吃早饭了吗?”
江深摇了摇头:“用不了了。”
“有这么急吗?”怀玉在心中嘀咕着。眼看着他消失在视线尽头,她才拉着江玄瑾继续往鸿愿阁走去。
踏入鸿愿阁的大门,李怀玉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原地后跳了一步,又急忙退了出来:“这……这是什么地方?”
原本庄重肃穆的鸿愿阁,此刻却是一派忙乱景象。丫鬟婆子们抱着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进进出出,门口厚重的波斯地毯一路铺到了主屋,显得格外张扬。院子里,家奴们正忙着搭建秋千,旁边还有木匠挥汗如雨地忙碌着。若非亲眼见到江老爷子坐在其中,她简直要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。
“你们来啦?早膳可以去大堂用,这里太碍事了。”江老爷子乐呵呵地抱着小宝贝,笑眯眯地说,“咱们府上现在有了丫头,可跟以前大不一样了!”
“有什么不一样?”李怀玉的嘴角忍不住抽搐,她小声问江玄瑾,“你父亲这样,真的不会把孩子宠坏了吗?”
“男孩嘛,还好。”江玄瑾抿了抿唇,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,“姑娘的话,就不好说了。”
他依稀记得,江焱小时候,这院子里最多也就铺个地毯。如今倒好,孩子还没学会说话,秋千都架好了。
“老爷子……啊不,爹。”怀玉斟酌着词句,试图劝说他,“您不必如此大张旗鼓,这俩孩子还那么小。”
“这话可不能这么说!”老太爷稀罕地将怀中的小家伙抱得更紧了些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姑娘家就是要从小宠着,惯着。这样,她眼光才会高,将来才不容易被那些不三不四的臭小子给骗了去!”
怀玉闻言,身子微微一怔。
脑海中,过往的画面如同潮水般涌来。昔日,父皇也曾这样抱着她,在飞云宫里,满眼慈爱地对她说:“朕的公主,就是要用来宠的。宠好了,将来才能找到比朕更疼爱她的夫婿,不被人欺负。朕的公主,就只有你一个呀。”
金色的阳光透过飞云宫雕花的窗棂,洒在她咯咯直笑的脸庞上。父皇满脸的慈爱,看她的眼神,仿佛她是什么稀世珍宝。
喉咙处突然涌上一丝哽咽,怀玉下意识地眨了眨眼,鼻子不觉间有些泛酸。
“三媳妇?”老太爷见她神色有异,连忙关切地问道,“老朽做得不合适吗?不合适你尽管说,咱们商量着来!”
江玄瑾眉头紧锁,大步上前,握住了她的手:“怎么了?”
怀玉吸了吸鼻子,勉强挤出一抹笑容:“没觉得不妥,就是觉得……挺好的。”
自从父皇驾崩之后,她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听到过这样的话语了。年少时并不觉得,可如今回想起来,能够得到长辈全心全意的疼爱,竟是一种如此难得的福气。
京都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热闹。那些曾仓皇逃离京城的官员,也一个接一个地重新归位。经过一番整顿之后,有人便去宫中恭请皇帝上朝。李怀麟从和喜宫中走出,换上了一袭崭新的龙袍,手中还带着几卷文书,随后施施然地步上龙椅。
“朕,蒙先皇养育之恩,承长公主多年照拂,方得今日之皇位。”他的声音略显嘶哑,带着一丝疲惫,“然,朕却不慎闯下滔天大祸,累得北魏江山动荡,天下百姓流离失所。昨夜,朕梦见先皇,他严厉责备朕不配为帝,朕亦深感愧疚。故而,朕决定将先皇当年留下的遗诏,公之于众,昭告天下。”
朝堂之下,站着的朝臣中,不乏对这位年轻皇帝心存不满者。毕竟,若非紫阳君的存在,他怎可能稳坐这龙椅?况且,李怀麟过往刚愎自用,亲近奸佞,疏远贤臣,早已让许多大臣心生怨言。然而,此刻听他这番话,众臣无不震惊,面面相觑。
先皇留下的遗诏?
李怀麟的面色依旧苍白,即便他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,鬓边却已悄然生出了几缕银丝,零星地点缀在耳畔,被龙冠掩盖。他缓缓起身,接过旁边内侍呈上的遗诏,示意内侍退下,然后,亲手徐徐展开,字字句句,清晰地念了出来:
“朕以菲德,嗣承祖宗洪业,君临天下甫及逾年,忧劳夙夜,时用遘疾,奄至大渐。夫死生者昼夜常理,往圣同辙,奚足悲念。惟宗社生民必有君主,幼子怀麟天禀仁厚,孝友英明,朕夙期其大器,臣民咸哉,望宜即皇帝位,以奉神灵之统,抚亿兆之众。”
“然,怀麟终非朕之骨血,李家正统,唯玉一人也。怀麟若及十六,当让位于怀玉之子。玉聪明仁孝,令德天成,惜为女儿之身,仍有辅国之能。幼子继位,内外文武群臣协心辅佐,共保灵长,斯朕志毕矣……”
他低沉的声音在整个庄严的朝堂回荡,众臣皆目瞪口呆,不知所措。李怀麟却未有丝毫停顿,身姿挺拔如松,手中捏着那卷泛黄的卷轴,笔直地站立在金阶之上。
江玄瑾静静地伫立在下方的队列中,沉默地听完他念出的每一个字。目光悠悠地落在金阶前的麒麟香炉上,静观那缕缕青烟,在空中缓缓地盘旋、升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