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1章:熊皮之下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2202更新时间:25/07/30 23:56:14

李怀玉轻蹙的眉眼之间,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询问,她转头看向身旁的陆景行:“何事如此神神秘秘?”

陆景行手中一把折扇轻摇,目光却沉浸在扇面那方寸之地,他自己也未曾想过,今日竟有何事需要与这位殿下“商议”。

一旁的赤金见状,连忙打了个圆场,语带试探:“莫非……是百花君之事?”

徐初酿也适时地附和道,声若蚊蚋:“听闻百花君方才还在府里,莫非是与掌柜的起了什么冲突?”

陆景行闻言,狠狠剜了赤金一眼,眼角不受控制地抽搐。何苦要拿那位“百花君”来做幌子?分明是看热闹不嫌事大,故意为之!他昨日不过是略微打扰了她与徐初酿独处片刻,便如此记仇?

“慕容弃?”李怀玉闻言,来了兴致,她饶有兴味地看向陆景行:“说起来,她似乎格外喜欢与你一同厮混。抛开身份不论,她的容貌,也丝毫不逊于你这般倾国倾城。”

“殿下,夸赞男子,当用‘风流倜傥’,而非‘倾国倾城’,感激不尽。”陆景行咬牙切齿,言语中已带上了几分赌气,“我与那百花君,实无任何缘分。本想与殿下商议的,是百花君于北魏逗留过久,实非妥当,理应寻个法子,送她回那东晋才是。”

北魏正值大战风起云涌之际,又是如此热闹非凡之时,慕容弃又怎会甘心离开?李怀玉闻言,摇头失笑:“我拿她,却是毫无办法,打她,我又是万万不能的。”

陆景行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分绝望,那眼神,宛如秋风扫过光秃的枝头,一片萧瑟凄凉。

李怀玉暗自觉得好笑。平日里何等光风霁月的一个人,怎的短短数月,竟被慕容弃折腾得如此闻名色变?

“依我看,是你太过顾忌于她。”李怀玉缓缓开口,纤手托腮,“你且想想,寻常女子,若被你这般调戏又冷落,一套手段下来,哪个还敢一直缠着你不放?”

“我倒是敢对她用些手段。”陆景行一声长叹,语气中满是无奈,“可她是东晋的百花君啊,她若不高兴,随手便能拆了我这几处铺面,我却连一句理说的地方都没有。”

“放心,放心。”李怀玉摆了摆手,姿态轻松,“慕容弃这人,纵使行事有些不讲道理,但性子却是直来直往。你若惹了她,她只会与你个人过不去,绝不会牵扯上你的铺面家产。”

“当真?”陆景行的眼中燃起一丝希望。

“当真!”李怀玉斩钉截铁地保证。

陆景行心中莫名多了一份底气,他用折扇敲了敲自己的手心,低声道:“如此,我便知该如何做了。”

李怀玉亦是嘿嘿两声,脑中正盘算着什么,下意识地便要去摸摸那一直随身的玉雕,却摸了个空,心中微微有些不适应,忍不住“哎”了一声:“今日一整天,我好像都没瞧见那东西的踪影。”

车厢内,原本还在打圆场的赤金等人闻言,心头猛地一凛。赤金立刻转变话题,声音略显生硬:“今日天气着实不错。”

李怀玉掀开车帘,向外望去,随即皱起了眉:“分明是阴天。”

“时辰尚早,所以才是阴天。待到傍晚时分,定然是漫天红霞,美不胜收。”陆景行也配合着说道,语气中透着一股不自然的乐观。

李怀玉狐疑地看了他一眼,眼中闪过一丝微光:“你们今日,似乎都有些……奇怪。”

“哪里奇怪了?”陆景行故作轻松,脸上带着几分云淡风轻的笑意,“我们皆是和平日里一般无二。”

李怀玉轻轻掀了掀眼皮,纤细的手指撑着下巴,目光扫过车内三人:“平日里的赤金,绝不会如此多话。平日里的你,更不会有这般闲情逸致陪我去放什么‘熊’。至于平日里的初酿,她说话时,定然会看着我的眼睛。”

三人心头皆是一跳,徐初酿下意识地小声道:“我今日……有些困倦。”

赤金垂下眼眸,不紧不慢地解释道:“我是怕殿下觉得无聊。”

陆景行则望着车顶,悠然道:“我正好有空闲。”

“好,非常好,说得通。”李怀玉唇边勾起一抹皮笑肉不笑的弧度,她双手环抱在胸前,语气却陡然变得锐利,“那么,请问,林四海去何处了?往日我出门,他总是形影不离地跟着。”

车厢内,气氛瞬间变得凝滞,一片死寂。

此刻,原本被安置在囚车中的林四海,正一脸茫然地被冲出来的赤金剥掉了浑身的熊皮。他甚至还没来得及问个究竟,便已经被带到了李怀玉的马车前。

“喏,你看,我没骗你吧?”陆景行擦了擦额头的冷汗,指着林四海,急切地说道,“人一直都在我们身后跟着呢。”

林四海则满眼茫然,却还是按照规矩,拱手向李怀玉行礼。

李怀玉上下打量了他两眼,最终咧嘴一笑,眼中笑意愈发浓烈:“倒是是我多心了。走,我们继续上山。”

“是!”众人齐声应道,语气中带着如释重负。

车帘缓缓落下,外头众人却是一阵叫苦不迭。那被拆下来的熊皮,还得重新费力捆好,忙碌得死去活来。好不容易,在即将抵达山腰之前,才将那“熊”重新捆绑妥当,恢复了原样。

李怀玉自始至终都心情愉悦,一路有说有笑。可当她下车之时,却赫然停下了脚步,并未立刻上前。

众人将那“熊”架了下来,用竹竿将其固定,正小心翼翼地往树林深处抬去。青丝见状,轻声询问:“殿下,可要过去一同观看?”

“太过危险了。”赤金立刻上前一步,语带急切地劝阻道,“殿下在此处稍候片刻便可。”

“青丝说得有道理,殿下切勿过去。”陆景行也连忙朝青丝使眼色,生怕李怀玉真的起了好奇心,“殿下您还是留在此处歇息吧。”

李怀玉闻言,缓缓转过头,脸上的笑容依旧,一双杏眼轻轻扫过在场的所有人。她顺着赤金的话,状似认真地说道:“是啊,实在太过危险了。”

众人心中刚升起一丝喜悦,以为她便要就此打住,李怀玉却又紧接着开口,语带戏谑:“我若真的跟了过去,万一四海装熊露馅了怎么办?我岂不是就要发现,你们都在骗我了?”

山林间,一阵微风刮过,四周瞬间恢复了死寂。

陆景行不敢置信地看了李怀玉一眼,随即有些尴尬地别过了头。徐初酿的小脸涨得通红,青丝更是手足无措,只能连声唤道:“殿……殿下?”

李怀玉笑了笑,身形在人群中缓缓扫视一圈,问道:“究竟是谁,能告诉我一个实话?莫非是出了什么天大的事情,让你们如此费尽心机?”

她顿了顿,喉咙处泛起一丝微紧的干涩:“是不是……江玠出了什么事?”

“不不不,没那么严重。”徐初酿连忙摆手,小声解释道,“只是……大家瞧着殿下最近似乎不太高兴,所以就想着法子,让您能开心开心罢了。”

时近日暮,乌云愈发密集,将李怀玉的脸庞映衬得一片阴沉。她一言不发,朱唇紧抿,孤单的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下,显得格外瘦弱。

陆景行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压抑的氛围,他将折扇往腰间一插,伸手便从青丝手中拿过那个盒子,塞到了李怀玉的手中:“反正也隐瞒不住了,殿下,您还是自己看看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