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3章:螳螂捕蝉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2355更新时间:25/07/30 23:56:14

“紫阳君当真应下了?”军师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,望着柳云烈,语气中带着几分揣测。

柳云烈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,点了点头。“他为人处世,最大的优点便是过于信任他人。我为他精心谋划的陷阱,他想不掉进去,那也是不可能之事。”

如今停战的硝烟暂歇,他这边所承受的压力骤然减轻,一身轻松地整顿队伍,继续前行。至少,接下来的一个月,都将是风平浪静,安稳度日。一想到这里,他的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。

然而,造化弄人,此去京都的沿途,却诸事不顺,好运似乎全然离他而去。沿途的几个小股兵营,遭遇了数次难以预料的埋伏。对方自称是“起义之士”,行事风格极为诡谲,总是出其不意地截击那些落单的、行进缓慢的小部队,得手后便如幽灵般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每一次的损失,虽然不过区区几百人,但次数多了,柳云烈心中也是泛起一股莫名的烦躁。他寻了个尚算安稳的城池,打算在此稍作休整,等待后方大部队的汇合,再一同出发。

战报显示,紫阳之军的行进速度与他们相差无几,预计将在他们抵达京郊的前三天,同样在此地现身。

得了此消息,柳云烈心中一块巨石落地,终于可以放心地调转兵马,将那些来路不明的股匪彻底清除干净。

待抵达京郊地界时,他正准备派人去联系附近的西梁援军,却不料,一阵如潮水般的兵马,竟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,将他的人马团团围困在了京郊以东五十里的地方。

震天动地的战鼓声,如同惊雷一般炸响,将柳云烈惊得瞬间呆滞在马上,一时之间,竟不知所措。

北魏的史官,将这场史诗般的战役,命名为“螳螂之战”。此役,紫阳君率领十万大军,以一种令人惊骇的速度,直抵京都。成功支援了长林君和南平君,犹如螳螂捕蝉,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将那试图攻城的西梁三万兵马一举吞没。随后,紫阳君更是调转矛头,直迎那自以为是“黄雀”的柳云烈,将其拦腰截断。

时至今日,紫阳君究竟是如何精准地获悉柳军的详细行军路线,后世史册亦未曾留下确切的记载。然而,那场旷日持久的战役,整整持续了半月之久,京郊的土地,都被浸染成了触目惊心的鲜红色。紫阳君更是身先士卒,手中一柄寒光闪烁的长剑,一口气斩杀了七十八颗敌首,极大地鼓舞了麾下将士的士气。

正是以这场惊天动地的胜利为转折点,西梁与柳云烈一方,开始节节败退,再无还手之力。

李怀玉,这位娇俏的公主殿下,此刻正倚靠在窗边,焦急地张望着窗外,然而,等来等去,始终不见江玄瑾家书的身影。

她的心中涌起一股委屈,眼眶不自觉地泛起了红晕。她侧过头,对着身边的侍女青丝,轻声问道:“他,是不是根本就没有把我放在心上?”

青丝手中握着一把精致的篦子,一边轻轻梳理着公主殿下的秀发,一边温声安慰道:“君上定然是时时刻刻想着您的。”

“可他为何一封信都不曾寄来?哪怕一个字也好啊。”怀玉不悦地嘟起了嘴,“我每日醒来,都满怀期盼,盼到日落西山,依旧空无一物……”

说着说着,她心中的委屈便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涌了上来,忍不住抱住膝盖,低声啜泣起来。“我从前,怎么就不知道,等待一个人,竟然是如此煎熬难受的事情。”

青丝也一时语塞,不知如何才能更好地安慰这位心思细腻的公主,只能硬着头皮,继续说道:“前方传来好消息,西梁的军队,已经开始撤出边境了。”

“然后呢?”李怀玉抬起泪眼,追问道。

“……然后,皇上曾有意在冯翊之地,重新修建都城,但不知为何,受到了一些阻力,最终未能实现。”

“还有呢?”

“……还有,您今日所穿的这袭裙裳,当真是极美的。”青丝微微侧过头,眼神有些闪躲。

李怀玉气鼓鼓地鼓起了嘴,十分不满地将她那两个被称为“小混蛋”和“小祸害”的儿女,一同抱上了柔软的软榻,整齐地排列着。

“娘亲要跟你们说说!你们的爹,简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账!”她掰着手指头,开始向自己的女儿和儿子“告状”。“他这个人,为人冷淡,喜怒无常,一旦生气了,就极难哄好,而且,一走就是足足六百七十二个时辰!之前,他还欺负你娘亲,对我又冷又淡,甚至还想杀了我!现在,好不容易娘亲心胸宽广,不再追究他的过错,他竟然连一封家书都吝啬得不肯给我!”

那个被称为“小祸害”的孩子,只是茫然地睁着那双大大的眼睛,看着她。而“小混蛋”,则悠哉地吐出一个泡泡,表情显得格外无辜。

青丝在一旁听着,忍不住觉得有些无奈。“殿下,这样……恐怕不太妥当吧?”

“有什么不妥当的?我才是他们的娘亲,我说的话,就是天经地义的道理!”怀玉气呼呼地继续“检举揭发”,从江玄瑾吃饭时不跟她说话说起,一路说到他睡觉时,胳膊不小心硌到了她脖子,简直是无所不包,无所不谈。

青丝默默地望向窗外,心中暗自祈祷,君上还是早日回来为好。若是再晚几年,这两个孩子,怕是真要把自己的亲爹,当成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妖怪了。

就在此时,陆景行,这位平日里事务繁忙的大商贾,却趁着闲暇,抽空来到了公主府。一进门,便撞见了李怀玉这副“怨妇”模样。

他轻巧地展开手中折扇,含笑吟诵道:“美人卷珠帘,深坐蹙蛾眉。但见泪痕湿,不知心恨谁?”

李怀玉闻言,直接翻了个白眼,语气不善地回了一句:“谁他奶奶的来招惹老子,老子就恨谁!”

陆景行:“……”

他只能在心中暗叹,女人果然是这世界上最不讲道理的生物!

“你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?”怀玉斜眼瞥了他一眼,问道:“最近的生意,莫非不怎么忙碌了?”

“确实是相当繁忙。”陆景行坦然回应道,“托君上的洪福,各地局势已经日渐稳定,我方才觉得,银子这东西,当真是极好赚的。”

李怀玉给了他一个不以为然的白眼。“这话,也只有你陆大掌柜才有资格说出口。”

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各地商贸都艰难维系,不少商贾更是因此破产逃亡。唯独陆景行,胆子大得惊人,总能在商铺萧条、无人问津之时,大举购入。待到局势稳定,便坐地起价,赚得盆满钵满,这让旁人即便眼红,也无可奈何。

“喏,你家君上帮了我这么大的忙,我也得回赠一份薄礼才是。”陆景行挥了挥手,示意身后的人递上来一个精美的檀木长盒。“请收下吧。”

怀玉接过盒子,随意地扫了一眼,赫然发现,里面是一块品质上乘的玉石,雕刻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年轻男子。这男子身披一件狐毛披风,手中摩挲着一串佛珠,身姿挺拔,颇有几分风骨。

即便陆景行未曾开口说明,李怀玉也仅仅是看了两眼,眼眶便迅速湿润了起来。

“你这是故意的,对不对?”她咬牙切齿地说道,“明知道我现在思念他思念得要死,你还送这个来刺激我?”

“哎,别激动,别激动。”陆景行合上折扇,轻声笑道,“这可是寒山寺高僧亲自开光的。主持说过,这玉石有灵性,只要你抱着它睡上七七四十九天,玉雕中的那个人,便会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你面前。”

李怀玉心中暗自腹诽,这种鬼话,也只有傻子才会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