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:退婚风波,聘礼定乾坤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2340更新时间:25/07/30 23:56:14

“请罪?”老太爷一声怒喝,声若洪钟,回荡在寂静的书房里,震得空气都仿佛凝固了。“这哪里是区区一句请罪就能了结的事情!江白两家世代的交情,难道就要被你那不肖子,毁于一旦吗?外人会怎么看待咱们江家?白府又会如何评价我们江家?”

江崇站在一旁,低垂着头,面色晦暗,嗫嚅道:“这……”

江玄瑾一直安静地立在一旁,如同一株挺拔的青松,浑身散发着沉静而疏离的气质。他静候着老太爷怒气的宣泄,待得那滔天怒意稍稍缓和,才以一种波澜不惊的语调,缓缓开口:“送往白府的聘礼,可是已经备妥了?”

一提起这桩婚事,老太爷的怒火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,更加汹涌。“岂能没有备好?早在几年前,咱们就将一切都置办妥当了!可谁能想到,竟摊上这么一个不肖的孽孙,恐怕这聘礼,又要被搁置好几年了!”

“搁置,想必是无需了。”江玄瑾的嗓音依旧平淡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,“将那聘礼,交由我来使用。”

“……”

书房里瞬间陷入一片死寂。老太爷的怒吼戛然而止,浑浊的眼眸中充满了难以置信,他呆愣了半晌,才难以置信地看着江玄瑾,声音沙哑地问道:“你……你说什么?聘礼给你用?你如何使用?”

江崇更是被这突如其来的话语吓得险些跪倒在地,他猛地扭过头,脸上写满了震惊与不解,目光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儿子。

在众人灼热而探究的目光注视下,江玄瑾的神情依旧平静如水,他迎着那如潮水般涌来的视线,从容不迫地说道:“还能如何使用?自然是用去下聘,换一位夫人回来。”

“换一位夫人回来……换个……夫人……回来?”

老太爷浑身一哆嗦,感觉自己一定是老了,耳朵也失了灵,竟听到了如此荒唐的幻听。他下意识地抓住自己的胡须,用力地扯了扯,直到感受到一阵疼痛,才终于确认自己并非在梦游,而是真切地听到了孙子的这番话。他茫然地看向江玄瑾,眼中带着一丝迟疑,问道:“你是认真的?”

“唯有如此,方能保住江白两家的世代交情,亦能保全江家的颜面。”江玄瑾淡淡地解释道,语气中没有丝毫犹豫。

此言一出,老太爷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感动,甚至让他开始庆幸江焱的逃婚。他暗自思忖,逃掉一个小的,却来了个大的!江玄瑾的婚事,一直是他心头的一块巨石,比江焱的婚事更让他头疼。江焱尚且年少,而玄瑾,早已到了适婚的年纪。

他沉思片刻,试探性地问道:“你是说,你要去迎娶那白府的二小姐?”

话一出口,老太爷的眉头又立刻蹙了起来。他仔细打量着孙子,接着又想到那位白府的二小姐,虽然伶俐聪慧,与江焱也算般配,但……“你这孩子,究竟是如何想的?”他没有将心底的顾虑完全说出口,毕竟江崇还在一旁,但他心中自有盘算。

在老太爷看来,白璇玑能与江焱成亲,已经算是高攀了,又怎配得上自己的孙子江玄瑾?哪怕是随意娶一位寻常女子过日子,老太爷心里也会留有一丝遗憾。正当他陷入纠结之时,眼前的江玄瑾却再次开口,语气带着一丝郑重:“今日过来,尚有其他事情,要向父亲禀明。”

“哦?”老太爷闻言,立刻坐直了身子,将注意力从婚事上转移开来,“你说,为父听着。”

江玄瑾深吸一口气,仿佛在积蓄勇气,接着便硬着头皮开始编织谎言:“前些日子,我在街上偶遇一伙暴民,险些遭到暗算。幸得一位姑娘挺身而出,在我危急关头救了我一命。那位姑娘心善,救我之后分文不取,甚至连姓名都未曾留下,因此我一直未能找到机会报恩。”

他稍作停顿,继续说道:“没想到,昨日宴会上,我竟再次遇见了那位姑娘。更巧的是,她不慎崴伤了脚。故而,我便将她扶回了墨居,请了医女为她诊治。却不料,此事被府中奴仆瞧见,引来了不必要的误会,差点坏了人家的清誉。”

江玄瑾的话语一出,老太爷的眼中瞬间闪烁起精光。他立刻领悟了过来,带着一丝欣喜问道:“你说的,可是你一直藏在房里的那个姑娘?”

“并非藏在房里。”江玄瑾耐心解释道,语气略显无奈,“实在是因为她脚伤未愈,故而暂时……”

“为父明白了。”老太爷笑着摆了摆手,打断了他的话,“就是因为受伤了,才被你藏在房里的那个姑娘,对吧?”

江玄瑾:“……”

一旁的江崇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,他连忙说道:“如此品德高尚的姑娘,为何不请过来让父亲见一见?”

“她就在外面。”江玄瑾看了一眼老太爷,又沉吟片刻,问道:“父亲今日的药,可曾喝过?”

身旁的管家立刻笑着回答:“还未曾,正在炉子上温着呢。”

“快,先端过来。”

“是。”

“你还管什么药不药的!”老太爷脸上顿时堆满了慈祥的笑容,他挥了挥手,示意管家,“先请那位姑娘进来!”说着,他又转向依然跪在地上的江崇,摆了摆手,“你也先起来吧。”

江崇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,连忙起身,找了一旁的椅子坐下,默默地揉着膝盖。江玄瑾看着管家将温热的汤药端来,这才向门外示意,点了点头。

门外的李怀玉接到了传唤,她抽出夹在胳膊下的拐杖,塞到灵秀手中,又仔仔细细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裳,才准备迈步。

“小姐!”灵秀担忧地喊住了她,焦急地问道,“您的脚,难道不疼吗?”

“疼。”怀玉老老实实地点了点头,又低声补充道,“不过,忍耐这一时,你家小姐便能飞黄腾达。这一点点疼痛,又算得了什么!”

说完,她神色坚毅,带着一种视死如归的决心,端庄地跨过了前堂的门槛。

江老太爷和江崇都睁大了眼睛,死死地盯着门口。须臾之间,便只见一位佳人袅娜而来,身姿曼妙,容颜姣好,仿佛一股清风拂过。她上前三步,从容地行了半礼,礼数周全,气度不凡。

“给老太爷请安,给将军请安。”她的声音如同黄莺出谷,婉转动听,找不出任何瑕疵。

老太爷顿时龙颜大悦,尽管他依旧端着长辈的架子,板着一张脸,但眼中的光彩却无法掩饰。他仔细地打量着这位姑娘,连连点头,很是满意:“姑娘有礼了。”

江崇乍一看,也觉得这位姑娘颇为不错,然而,当她走近几步,江崇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这……为何看起来如此眼熟?

“敢问这位姑娘,家中何处?又是何姓氏?”老太爷并没有察觉到江崇的异样,自顾自地问道,他对这位姑娘的家世颇为看重。

李怀玉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,她看向身旁的江玄瑾,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:是否可以直接说出真实身份?

江玄瑾沉吟片刻,然后转头对老太爷说道:“父亲,您还是先将药喝了吧,待会儿药汤凉了,便不好用了。”

“不急,不急。”老太爷摆了摆手,他全部的心神都集中在面前的这位姑娘身上。他心中盘算着,若是这姑娘的家世也十分显赫,那他今日的这碗药,便可以少喝大半了,甚至身体都能因此好上几个月!

李怀玉犹豫片刻,最终还是屈膝施礼,柔声说道:“小女家住长安官道旁,姓白,名唤珠玑。”

当听到“长安官道旁”时,江老太爷的脸上还带着几分高兴,心想这定是哪个富贵人家的千金,与他孙子倒是般配。然而,当他听到“白,珠玑”这几个字时,原本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,陷入了沉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