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8章 金枝玉叶降世间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2147更新时间:25/07/30 23:56:08
哀叹声中,一位贵为太后之人,竟也落得个被贬为庶民、当街问斩的凄惨下场。
纵然如此,她又怎会有心思再去使那见不得光的手段?
紧抱皇后娘娘那棵坚实的“大腿”,难道不香吗?
两名经验丰富的产婆,正竭尽全力地协助着,可苏芊芊腹中的小生命,似乎迟迟不愿降临人世。
贴身侍女如意与小蕊,焦急地站在一旁,仿佛比自家主子还要心急如焚。
这阵痛已持续了半个时辰有余,却始终不见胎儿的半分动静,仅仅是苏芊芊一人在承受着那锥心的痛苦,见状,如意与小蕊也疼得浑身发颤,几乎无法忍受。
如意从未有过如此深切的恐惧,此刻她的双腿软得几乎无法站立。她曾无数次听闻那些关于生产的悲惨故事,生命就这样在分娩的十字路口戛然而止。如今,眼见自家主子这般情形,她的心中充满了对苏芊芊安危的担忧,同时也开始犹豫,自己先前所做的决定,是否真的正确。
过往,她曾是那般坚定地不愿步入婚姻的殿堂。
然而,明和此人,平日里虽然沉默寡言,却总能在不经意间,将事情做得滴水不漏,温情暖意直抵人心,让人倍感温暖。
可是……
若她真的与明和走到一起,将来某一日,她是否也要承受如今自家主子所经历的一切?如意扪心自问,自己既没有苏芊芊这般强健的身躯,也没有苏芊芊那般超乎常人的毅力。
苏芊芊已经疼得几乎无法支撑……
如意禁不住打了个寒颤,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,默默告诉自己,还是不要成亲的好。
在外焦急等待的明和,对此刻自己可能“失去”的东西,浑然不知,依旧陷在自己的焦虑之中。
苏珩则在一旁焦躁地踱步,他低语道:“里面究竟是什么情况?为何一点声响都没有?容荃那家伙,莫非……”
情急之下,苏珩不自觉地直呼了容荃的姓名。
明和与明路对此并无特别的反应,倒是孙大夫,抢先一步拉住了苏珩,示意他不要说出这种欠缺考虑的话语。
“没事,没事,没有动静反而是好事。再等等,生孩子哪里会那么容易?有人从早晨生到晚上的情况,也不是没有!”
孙大夫的这番话,竟如同预言一般,悄然应验。
苏芊芊这一胎,真的就从清晨的曦光,一直熬到了日落的晚霞。
直到绚烂的晚霞如火般染红天际,苏珩再也无法忍受煎熬,正准备强行破门而入,一探究竟之时,一声嘹亮而充满生命力的啼哭声,忽地从殿内传了出来。
那一声哭喊,仿佛瞬间击溃了苏珩整日紧绷的神经,他只觉得浑身一松,卸下了所有力气,双腿一软。
幸得身旁的亲信眼疾手快,及时扶住了他,才免于直接摔倒在地。
他,此刻已然升级为一名舅舅了!
他,是一位舅舅了!
苏珩有人搀扶,而明和就没有这么“幸运”了。听到那声哭喊,明路几乎是箭一般地冲到大殿门口,朝着殿内急切地问道:“娘娘可安康?”
很快,如意的声音从殿内传了出来,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喜悦:“都好着呢!”
明路等的就是这一刻。他立刻转身,大手一挥,朗声说道:“合宫上下,加赏!皇后娘娘寝宫伺候的,不分等级,每人五两银子。其余宫外侍从,全宫上下,每人一两!”
这些早已备好的赏银,正是明路为这一刻而精心准备的。
然而,刚刚卸下所有压力的明和,双腿依旧发软。听到如意的话语,他竟然“扑通”一声,跌坐在了地上。最后,还是明路如拖死狗一般将他拖拽出去,两人一同去发放那沉甸甸的赏银。
紧闭了一整日的殿门,终于徐徐打开。
徐嬷嬷第一个被众人搀扶而出。见到孙大夫,她已经是泪流满面,带着哭腔,却无比清晰地报喜:“娘娘无碍,孩子也安然无恙!是个公主!陛下和娘娘都高兴极了,一切都好着呢!”
她的泪水不住地流淌。
她深知,这一对年轻小夫妻的生活,实在是过得太过艰辛,如今,终于迎来了苦尽甘来的幸福时刻。
小公主的降生,真是太好了!小公主,是父母最贴心的小棉袄,定能熨帖好那颗历经磨难的心,让皇后与皇上,都能在未来的日子里,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慰藉。
孙大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没有多言,只是安静地站在外面,等待着传召。
等殿内一切收拾妥当,他还需要进去为苏芊芊诊脉,并开具产后的滋补方子。
漫天晚霞如血,容荃为这位新生的女儿赐名“云霞”,封号“安国”,并赐予公主府邸。这孩子一出生,便集万千荣华于一身,成为了大燕国备受瞩目的安国嫡长公主。
寻常公主获赐府邸并非稀罕事,但像这样刚一出生便被赐予府邸的,却是史无前例的。
若是换作其他国度,朝臣们怕是早就迫不及待地联番觐见,恳请皇上收回成命。然而,在大燕国,在容荃的治下,却无一位朝臣敢发出丝毫的反对之声。
他们皆认为,安国公主,配得上这一切。
就连还在母腹之中时,她便已“参与”了两广水患的赈灾,西北粮荒的賑济,以及八大家族的铲除与平定。硬生生熬过了国难,直到家国安定、海河清晏之时,才呱呱坠地。
这位公主,从出生那一刻起,便已带着无上的荣耀与功勋,那是她母亲用生命为她赢下的馈赠,又有谁敢对此妄加评判,说出一句“不是”?
仅仅是太傅曾委婉地提及,日后切莫过度宠溺。
苏芊芊的这一胎,母女平安,一切顺遂。等到她出了月子,已是繁花似锦、春意盎然的时节。
在坐月子的这四十天里,她还曾与容荃一同猜测,或许会有人趁着如今宫中只有她一人,偌大的后宫空置,显得“不成体统”之际,往宫中安插人选。
然而,整整一个月的月子期都已结束,苏芊芊甚至已经能抱着小小的云霞,在御花园中悠闲地散步赏花了,却依旧不见有任何人胆敢往宫里“塞人”。
一日,如意忙完外面的女学事务,难得有空陪着苏芊芊在御花园中散步。她提及此事,不由得忍俊不禁,感叹道:“从前,有人朝宫里塞人,那是因为皇帝自己喜好新鲜,想要年年岁岁都更换新人;二来,那些朝臣们也存着各自的心思;三来,皇上自身也需要后宫来平衡朝局。”
“可如今,咱们陛下一心一意只钟情于娘娘一人,至于那些朝臣们,谁又敢生出半分不该有的念头?”
“且不说那西北那边,箫誉在那里将队伍操练得有声有色,短短时间内,竟然已经能够与沐川分庭抗礼,咱们牢牢地抓住了军权。军权稳固,朝局自然也就稳定,根本就不需要依靠后宫来达到平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