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意外的巧合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961更新时间:25/07/30 23:56:08
镇国公再一次追问,赵春明只得把当日情形复述了一遍。“……属下当时带去的人,除了我之外,其余尽数殒命。”

这些话,镇国公已然听了两遭。

第一遍,他嗤之以鼻,一个字也未曾信过。

第二遍……

镇国公的眉宇间,紧锁的愁云愈发浓重。这般巧合,未免也太离谱了些!

救太子妃脱离熊熊烈焰的,是那个不起眼的小兵;从那惨烈恶战中奇迹般生还的,还是同一个小兵。

莫非,西山大营竟藏匿着如此了得的人物?

镇国公沉吟片刻,目光锐利如刀,语气沉沉地开口:“当日为太子妃引路,是你亲自挑选的人,还是太子妃自己点选的?”

赵春明不敢有丝毫隐瞒,如实回禀:“当时,属下担心太子妃在营帐内生事,便自作主张选了两人前去伺候。恰巧,太子府的明路也带人一同前往。当时,太子妃却遣走了明路,点名要了属下所选的那位。”

乍听之下,这番话似乎合情合理,滴水不漏,挑不出任何破绽。

然而,正是因为太过“顺当”,反而显得蹊跷。太子妃先是打发走了太子府的人,当夜便燃起了冲天大火,所有矛头似乎都指向了苏家。可太子府那边,却让人找不到任何可供指摘之处,毕竟,在大营中根本就没有太子府的属下。

如此一来,当日太子妃遣走明路,莫非是刻意为之?

“将那小兵带过来,本公要亲自见他。”镇国公的脸色变得阴沉如墨,他稍作停顿,又补充道:“现在就去。”

赵春明不敢怠慢,立刻就要起身去传唤。

镇国公却及时叫住了他:“不必你亲自跑一趟,那人名叫什么?本公派人去寻。”

“易松。”

镇国公即刻唤来心腹,命其火速赶往西山大营,将易松带到跟前。

没过多久,被唤作易松的小兵,便被带到了镇国公的面前。他浑身因极度的惶恐而不住地颤抖,眼眸低垂,不敢直视镇国公,只是时不时偷偷瞥向赵春明。

赵春明哪里敢与他有任何眼神交流,硬是连一丝余光都未曾施舍。

镇国公稳坐上首,目光在二人身上来回逡巡,许久之后,他才语气沉重地开口:“易松?”

易松被这声呼唤吓得双腿一软,噗通一声跪倒在地,额头紧紧抵着冰冷的地板,身体抖得连话都说不出来。

镇国公心中积压的狐疑,瞬间消散了大半。他身子微微向后靠去,又问道:“你会些功夫?”

易松依旧伏在地上,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:“小人早些年,曾跟人学过一些皮毛。”

镇国公的手指轻轻地在桌面上有节奏地敲击着。“仅仅是学过一些皮毛,便能击退那般多的高手,而且还能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?”

易松的声音愈发微弱:“是……是……小人的师傅技艺高超。”

“你师傅是何人?”

“小人不知师傅是何许人也,只模糊记得,他曾称自己为……胡薄灯。”

“胡薄灯”三个字,从易松口中吐出,镇国公原本平静的面容,瞬间如同遭受雷击一般,扭曲得狰狞无比。他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,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搡着。

“你说……谁?”

易松依旧跪在地上,声音微弱而颤抖:“师傅说,他叫胡薄灯。”

易松依然保持着那副畏惧惊恐的神态,不敢抬眼。

赵春明相比之下胆子稍大一些,他趁机偷偷观察镇国公的神色。只见镇国公那张因惊骇而扭曲的脸庞上,颧骨处的肌肉不住地抽搐,眼底更是燃烧着熊熊怒火,死死地盯着易松,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。

赵春明心中涌起阵阵纳闷。这胡薄灯,究竟是何方神圣?

“你师父如今身在何处?”镇国公的双拳紧紧地攥住桌面,像是两只巨大的铁钳,他粗重的呼吸声仿佛在竭力压抑着某种狂躁的情绪。

易松依旧将额头抵在地面:“小人不知师傅身在何处,师傅多年前便已离去。”

“他……他怎会成了你的师傅?”得知寻不到那人的踪迹,镇国公如同遭受重创一般,身体猛地跌回座位,仿佛被一记重拳击中,又像是被闪电劈中。过了好一会儿,他才从混沌中回过神来,喃喃自语道。

“早年间,家乡遭遇灾荒,父母皆因饥饿而亡。我跟随逃难的流民一路前行,却在十里河畔偶遇了我的师傅。那时,我差点被人烹煮充饥,是师傅救了我。他带我去了杭州,在那里教了我一年的功夫。后来,他便突然消失了。我……或许是我天资愚钝,气走了师傅。”

镇国公的心脏如同遭受了至亲离去的剧痛,狠狠地收缩了一下。“他传授于你的那些招式,可否为我演练一遍?”

易松低着头,缓缓从地上起身,深吸一口气,一个纵身跃起,紧接着比划了三招。

“我只会这三招。”

镇国公的嘴角勾起一丝苦涩的笑意。三招。仅仅能学到那人三招的精髓,足以保你一生平安无虞。

先前,镇国公心中尚存一丝怀疑,但此刻,那丝怀疑已然烟消云散,荡然无存。能够运用胡薄灯传授的三招,去对抗二皇子派来的那些精锐,毫发无损又算得了什么!若非易松学艺不精,恐怕二皇子派来的那些人,早已当场命丧,无一幸免。

镇国公再也提不起一丝盘问的兴致,他只是随意地挥了挥手。“你下去吧。”

易松如蒙大赦,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慌忙行礼告退。

然而,在他尚未完全行礼之际,镇国公的声音再次响起:“你如今担任何职?”

易松正欲开口,赵春明却已心领神会,抢先一步回答道:“下官正想着将刘意生那个闲职空出来,留给易松。”

赵春明此举,不过是小心翼翼地试探镇国公对易松的态度。

镇国公闻言,却点了点头,语气平淡地说道:“也好。那人既然只愿你一生平安,这官职,也算是不辱没他的期望了。”

说罢,镇国公摆了摆手,一副再也不愿多言的模样。

赵春明心中终于松了口气,看来,他在镇国公这里算是过关了。他小心翼翼地征询道:“若太子妃娘娘……仍然想要观看蹴鞠……”

“随她去。”镇国公闷哼一声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宠溺,“她还能不来不成!”

赵春明得到明确的指示,便带着易松匆匆离开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