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章:暴君怒斩柔妃,救星竟是敌国皇子
类别:
古代言情
作者:
字数:1709更新时间:25/07/30 23:56:05
“贱人!你竟敢行刺朕?来人!将她拖下去,打入死牢!”
凄厉的嘶吼在御花园中回荡,那高高在上的皇帝,此刻脸色铁青,浑身被暴戾之气笼罩,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。被指为刺客的柔妃,原本呆滞的眼神瞬间恢复了焦距,恐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。她浑身颤抖,跪地苦苦哀求:“陛下!陛下,臣妾冤枉!肚中尚有龙嗣,还请陛下三思啊!”
然而,这番话语,如同石沉大海,激不起皇帝一丝怜悯。往日,听到柔妃有孕,他必然会百般呵护,但此刻,剧痛席卷全身,戾气与燥怒充斥着他的每一个毛孔。他冷漠地扫了一眼柔妃,眼中带着死亡的冰冷:“龙种?既然敢行刺朕,谁知道你腹中的孩子是谁的?拖出去!”
侍卫们毫不迟疑,粗暴地将柔妃拖拽下去。此时,一名禁军上前,手指指向夜默和一旁还在抽泣的女孩,语气冷酷:“陛下,她们又如何处置?”
皇帝闻言,目光转向夜默,眼底的贪婪与嗜血交织,勾勒出一抹诡异的柔和:“先关押起来,一个也不许逃脱!”
“是!”
侍卫们再次逼近夜默,她本已脱臼的右手无力地垂着,左手却紧握成拳。六岁的年纪,身处巍峨皇宫,逃跑无异于痴人说梦。更何况,是将她送入此地的人,又是谁来施救?就在夜默绝望,暂时放弃抵抗,伺机而动之际,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。一名奴才匆匆闯入花园,他望着满目疮痍的场景,又看到安然无恙的夜默,长长地舒了一口气。随后,他凑近皇帝耳边低语:“陛下,大将军求见!”
皇帝闻言,眉头紧锁,夜厉?为何此时前来?难道是反悔了之前约定好的,献出一女之事?正当他犹豫是否召见时,夜厉已然强行闯入,他在御花园外,用浑厚的内力高声呼喊:“陛下,臣夜厉求见!”
皇帝脸色骤变,夜厉竟敢强闯宫闱,此等行为,无异于藐视皇权,无法无天!而夜默更是震惊不已,夜厉不是早已放弃了她吗?为何此刻……
顾忌到夜厉手中掌握的精锐兵马,皇帝权衡片刻,压下心中怒火,传令召夜厉觐见。他倒要看看,夜厉究竟想耍什么花样。夜厉深知强闯宫闱的严重后果,但他已然无法等待。即便他能等,他身边的那个“臭小子”也不会给他机会。若就这样白白放弃即将到手的禁军图,那才是真正的因小失大。
果不其然,一见到皇帝,夜厉便迎面承受了皇帝的怒火:“夜将军好大的威风!朕的御花园,竟被你当成了自家后花园,想闯便闯?你还把朕放在眼里吗?!”
夜默被禁军拦在身后,望向夜厉,心中震惊之余,更让她意外的是,夜厉身边竟然还跟着一位少年,赫然正是墨临郢。夜厉看到夜默安然无恙,长舒一口气。虽然他是被墨临郢要挟而来,但此时看到夜默没事,他内心涌起一股由衷的释然。他躬身向皇帝行礼:“陛下,臣强闯并非为己,而是为了陛下的性命!”
夜厉此言一出,皇帝大吃一惊!回过神后,他更是勃然大怒,猛地拍了一下龙纹扶手:“放肆!你这是在咒朕死吗?!”
夜厉并未多言,只是看向身边的墨临郢。墨临郢自始至终低着头,此时,他终于抬起头来,目光坦荡,没有丝毫回避,直视着皇帝:“回陛下,将军所言句句属实。您现下服用的‘升仙丹’,乃是墨国曾经的禁药,由‘寒食散’改良而成。此药服用后,能强行提升体能,使服药者在短时间内病痛全消,精神焕发。”
少年清冷的声音吸引了皇帝的目光。他疑惑不解:“既然如此,你为何还要称之为禁药?”
墨临郢微微勾唇,解释道:“因为服用此药后,会使人心生七情六欲,欲望极盛。而这些欲望,皆是透支体能所化。因此,越是纵情发泄,则越加速死亡。在墨国史记中,壮年男子服用此药,不出五年,必将恶疾缠身,药石无医。所以,陛下,将军强闯,实则是为了救您的性命!”
墨临郢的话如同一记重锤,狠狠砸在皇帝心头。这药带来的亢奋,竟然是源于透支身体?这,这怎么可能?他一直以为这是包治百病的仙丹妙药啊!
不等皇帝细想,墨临郢继续说道:“若是陛下不信,不妨询问身边的太医,问他您如今是否已然气血两虚,这面颊上的红润,是否只是虚假的表象?”
一旁的太医,此刻正为皇帝包扎伤口,听到这话,早已吓得汗如雨下。为皇帝诊病,最忌讳的就是绝症,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。更何况,皇帝的病症,他早就心知肚明,根本无药可救。只是皇帝沉浸在“康复”的喜悦中,不愿再接受他们的治疗,他们也无从辩驳。可如今,真相被当众揭穿,他该如何回应?
皇帝只觉脊背发凉,他厉声质问身边的太医:“他所言,可是事实?朕,真的没有康复?!”
那太医再也支撑不住,跪倒在地,连连磕头:“陛下……他,他……他所言,句句属实!”
皇帝闻言,浑身一软,颓然地跌坐在椅子上。
难怪,每一次鱼水之欢之后,他总会感到一阵虚脱,仿佛身体被掏空一般。原来,竟是如此,竟是如此……
想到这里,皇帝急忙从座位上起身,快步走到墨临郢身边,一把抓住了他的手,急切地问道:“这位小友,既然你能看出朕的问题,快说,朕这般模样,可……可还有救?”
墨临郢不动声色地抽回手,凤眸微垂,缓缓说道:“陛下洪福齐天,只要从今日起,戒除药石,断绝欲念,潜心休养,定能无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