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:郡主嫁鬼少将娶

类别:古代言情 作者:字数:1697更新时间:25/07/30 23:56:02

周老封君寿宴当日,宾客盈门,气氛热烈。许老太君与牛夫人依序落座,与周老封君寒暄攀谈。三玖紧随其后,礼数周全。

然而,本该是喜庆的日子,却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哭声打断。柳氏含泪欲上前,却被牛夫人一把拦住,她厉声斥责:“今日是老封君寿辰,何人如此不懂事,来祝寿还哭哭啼啼!”

柳氏脸上泛起羞赧,周老封君亦显露出些许不悦。但很快,她转为笑道:“牡丹,你这张嘴啊,还是这么不饶人。这位是虞柳氏,明华郡主的生母!”

“人家母女本该叙旧,你这外人杵在中间,是何道理?还不快让开。”

牛夫人闻言脸色骤变,许老太君亦沉下脸来。

“笃”地一声,许老太君重重放下手中茶盏,皮笑肉不笑地说道:“老姐姐此话未免太过了。都已断了亲,又何来母女之说?”

周老封君轻叹一声:“血缘亲情,岂是一张纸便能轻易割断的?”

“清官难断家务事,何况是你们虞家的事情?”周老封君话锋一转,又道:“虞柳氏也曾言,明华郡主当年在虞家确受了委屈,也怪那虞棠是个不安分的,搬弄是非。”

“不过,那孩子福薄,前段时间也去了。如今虞柳氏膝下只剩明华郡主这一位女儿,眼看年关将近,一家子团圆,本该和和美美。”

柳氏趁机插话,泪眼婆娑:“三玖,母亲知道错了。你父亲还有各位兄长,都深感懊悔,你便随母亲回家吧!”

“你一个未出阁的姑娘,怎能住在燕少将军府?传扬出去,日后你还如何嫁人?我作为母亲,岂会害你?”

她泣不成声,三玖却面无表情。

原本众人只是看热闹,但柳氏提及燕杜,总有人按捺不住。“明华郡主竟住在燕少将军府?这孤男寡女的……”

三玖终于有了些许反应,看向那说话之人:“孤男寡女?燕少将军府上,难道就他一人?”

那人被噎得不轻,讪讪地闭上了嘴。

三玖转而看向柳氏:“你刚刚说虞家其他人也都深感懊悔,想来今日他们也来给老封君祝寿了,为何不见他们来向我赔礼道歉?”

柳氏见她将话题从燕杜身上引开,心中暗叫不妙,却又不得不回答:“你父亲和你兄长们都抱恙在身,所以未能……”

“他们没来,你却来了。难道虞主簿卖妻求荣,讨好上官的传闻,竟是真的?”三玖话锋一转,目光在周老封君和柳氏之间来回扫视,她恍然大悟般,露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容。

柳氏和周老封君差点被这话噎死。

在场的女眷们也倒吸一口凉气。“这……这竟还有这种事?!”“这一趟来得真是值了!”

许老太君猛然起身,仿佛避之不及般,皱眉看向周老封君:“我说老妹妹,你们周家也太不讲究了吧。”

牛夫人更是补刀:“难怪我家老齐说,周尚书最近总爱吃饺子,原来……竟是吃嫂子啊!”

许老太君与牛夫人的补刀,如行云流水般丝滑。三玖在心中默默为二位竖起大拇指,只待日后周家宴席,定要请二位坐上首座。

“无稽之谈!这简直是无稽之谈!”周老封君气得浑身发抖,指着三玖,声音因愤怒而颤抖:“你怎敢胡说八道,败坏我周家名声!”

“虞三玖,我可是你母亲!你怎能如此害我?我这一趟,乃是周老封君亲自相邀!”

三玖“哦”了一声,意味深长地点头:“受邀而来啊——”

现场气氛骤然转变,柳氏本想将三玖与燕杜牵扯到“苟且”之事上,三玖却避开了锋芒,她深知“自证清白”无济于事,玩弄阴谋诡计,谁又不会?

泼脏水这种事,不过是张口即来。此刻无论柳氏和周老封君如何解释,都透着一股欲盖弥彰的意味。

原本柳氏出现在这里,周老封君为其撑腰,就已显得不合常理,如今,这“理由”不就来了吗?

“虞三玖,我可是你母亲啊!你怎能如此污蔑于我!”柳氏声嘶力竭。

三玖戏谑地盯着她,不疾不徐地说道:“虞夫人这话说的,你刚才说为人母亲的不会害自己的女儿,同理,为人女儿的自然也不会害自己的母亲……”

“除非啊……是有些人不配为人母,既不配,又哪来的女儿呢?”

“您说是吧,虞夫人。”

柳氏明知那“色骨香”会让人失心,却还是将其用在自己身上,这样的人,又怎配为人母?既然她不惜毁坏自己的清白,三玖又何必给她留半分颜面?

“啊,不对……”三玖压低声音,但那声音却能被在场所有人清晰地听到:“我是否应该改口称呼您一声‘周夫人’了?又或者……‘周姨娘’?”

三玖既已开口,便不再给柳氏任何辩驳的机会。她缓缓脱下身上的大氅,露出了脖颈。那雪白细腻的肌肤上,一道道乌青的指痕依旧清晰可见。

或者说,虞家人曾经在她身上留下的每一道伤痕,都还在!即便用尽世间最好的药膏,它们也无法彻底消失。

因为她曾真正地“死去”过,她虽“活着”,却又未完全活过来。

在与虞家之间的因果了结之前,这些伤痕,注定不会消失。

三玖脖颈上的痕迹一经显露,在场的女眷们无不倒吸一口凉气。

“虞夫人口口声声说不会害我,让我与您一同回家,又说燕少将军好心借我一处容身之所,是存了苟且之心!”

“当初我被你们囚禁在冰冷的柴房,虞闵武更是要亲手掐死我!若非燕少将军以续命金丹相救,虞夫人现在只能去我的坟前哭泣忏悔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