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章 孽缘难断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2062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5
“咱家茶楼若做不成滦城第一,简直是老天没眼!” 顾清亭信心满满,语气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豪气。
满堂憨厚地挠挠头,憨笑道:“掌柜的,小的尽力就是了!”
“少拍马屁,懂什么叫市场策略吗?” 顾清亭瞥了他一眼,笑骂道。
满堂一脸茫然,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优,人优我新,跟着姐姐我,保你吃香喝辣!” 顾清亭得意地拍了拍他结实的肩膀,那笑容,像极了诱拐孩童的怪阿姨。
满堂似懂非懂,挠着后脑勺,憨态可掬地反驳道:“掌柜的,我好像比你年长几岁呢!”
“叫你掌柜的就得叫,哪来那么多废话。” 顾清亭瞪了他一眼,故作严肃道。
满堂做好糕点端出去,顾清亭简单收拾了一下后厨,也准备回房休息片刻。
“顾掌柜真是勤劳,原来在这儿忙活呢!” 她刚走出后厨,就看到傅言礼那张略带轻浮的脸,正四处张望。
“傅公子要走了吗?” 顾清亭客气地问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。
“这么早回去多没意思,不如留在这里陪顾掌柜聊聊天。” 傅言礼嘴角噙着一抹玩世不恭的笑意,眼神却紧紧地盯着顾清亭。
“可不敢劳烦傅公子,我乏得很,得回房歇着去了。” 顾清亭淡淡地说道,转身便走。
傅言礼却不依不饶地跟了上来,嬉皮笑脸道:“那不如请顾掌柜带我去闺房参观参观,也好让在下沾沾喜气。”
“你也知道是闺房,岂能让外男随意进出?傅公子请自重。” 顾清亭毫不客气地将傅言礼挡在门外,语气坚决,不留一丝情面。
她原以为这种态度足以表明自己的立场,没想到傅言礼在此之后,几乎天天都来醒狮茶楼消遣。
有时和樊铮一道,有时和陆家兄弟同行,更有时独自前来。
而且每次都会想方设法地在顾清亭面前晃悠,时不时地吐露心声,试图拉近彼此的距离。
直到腊月二十九,傅言礼依旧没有返回俄城的家中,而是继续赖在醒狮茶楼里喝茶,打发着无聊的时光。
顾清亭断断续续地从傅言礼口中得知,他确实是傅家公子不假,只不过是傅老爷年轻时风流,在外面留下的私生子。
他父亲原本答应过他们母子,等他留学归来,就接他们母子回家认祖归宗,共享天伦之乐。
然而天不遂人愿,在他回国前半年前,他母亲不幸病逝。
他父亲倒是催促他赶紧回家,但他怨恨父亲多年来对母亲的不闻不问,至今无法原谅傅老爷。
在回国的邮轮上,他偶然结识了投缘的陆铭贺,便跟着他来到了滦城。
先是借住在陆家,后来又和滦城的一众富家子弟混熟了脸,又被热心肠的樊铮安排到空置的顾家老宅里暂住。
傅言礼总觉得他和顾清亭之间存在着某种冥冥之中的缘分,总是背着人说,睡在顾清亭曾经睡过的床榻上,感觉特别不一样。
顾清亭听了只觉得一阵恶寒,对他那些悲惨的过往经历更是毫无兴趣。
她只是有些心疼顾家老宅,总是被樊铮拿出去随意糟蹋。
她暗暗地为自己定下了新一年的两个目标:一是帮助曲冰倩赎身,二是买回属于自己的顾家老宅。
而实现这两个目标的前提,就是醒狮茶楼必须能够生意兴隆。
“我们今天打烊早,傅公子还是早点回去歇息吧?” 顾清亭难得主动与他搭话,但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驱逐之意。
傅言礼明明没喝多少酒,却装出一副醉眼朦胧的样子,深情款款地说道:“顾掌柜,我那颗无处安放的心,只有在你这里才能得到片刻的温存……”
顾清亭听得胃里一阵翻江倒海,差点把晚饭都吐了出来。
“青黛,我给你念一段十四行诗吧?你知道什么是十四行诗吗?” 傅言礼说着,就要吟诗。
顾清亭紧皱眉头,抱着胳膊,对傅言礼彻底无语,她真想知道,究竟是哪个瞎了眼的女子,才会吃他这一套。
很快,她就知道了答案。
这晚,秦烟儿没有回戏班,而是留下来和顾清亭同住。
省得明天大年三十还要再跑一趟,如今路上行人稀少,她雇佣的车夫和小丫鬟都已经告假回家过年。
秦烟儿告诉顾清亭,傅言礼一面在她面前装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,一面又在她眼皮子底下,对着自己各种撩拨。
顾清亭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,看向秦烟儿,语气带着一丝责备:“你不会是动心了吧?他那身世明显有问题,就算只是个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,也没他那个德行啊!”
秦烟儿连忙向顾清亭解释道:“掌柜的,你放心,我也是见过世面的,怎么会被他那种人迷惑?我只是觉得这件事好笑,所以才想起来跟你说说的。”
顾清亭听了,这才把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里。
“我听说他吃完陆家的,又吃樊家的,反正没少占人家便宜。来咱们茶楼的女客人里,好像有几位对他挺感兴趣的。” 秦烟儿一边说着,一边坐在顾清亭的梳妆台前,慢条斯理地拆卸着头饰。
她一直都保持着前朝末期的装扮,宽大的斜襟上衣,搭配着褶皱繁复的长裙,别有一番风韵。
“我整天都在忙些什么啊?竟然让他在我眼皮子底下做出这些勾当!” 顾清亭懊恼地说道。
“这都是周瑜打黄盖,一个愿打,一个愿挨的事,掌柜的,你又能管得了谁啊?” 秦烟儿耸了耸肩,无奈地说道。
顾清亭和秦烟儿对视一眼,都觉得有些啼笑皆非。
自从醒狮茶楼重新开业以来,几乎每天都是顾客盈门,生意兴隆。
唯独在大年三十这一天,茶楼变得格外安静,董老先生和伙计们都回家过年了。
顾清亭和大家约定好,正月初十六回来正式上班。
如果能提前回来,她还会多给他们一份工钱。
如果按时回来,开工红包也绝不会少了他们的。
董老先生在回家之前,将所有的账本都整理得井井有条,对这大半年的盈亏情况做了一个详细的总结。
总的来说,茶楼勉强算是没有赔本。
虽然迎来了开门红,但是不能忽略前期翻修时的各项投入。
还有后期邀请外援所花费的费用,以及日常茶叶等消耗品的支出。
至于人工、水电等开销,就更不用细说了。
顾清亭心里清楚这些,所以只是催促董老先生安心回家过年。
凡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,做生意更是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