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5章 花名册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1934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4

“明儿个,摊位上留两个人守着就成了,咱明儿要去学堂门口。”沈光放下手中的笔,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,对着众人说道。

想必明日定有不少人家带着孩子去学堂,招生摊子只要留下两个能解答疑问的人便足够了。

翌日,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,学堂外已是人头攒动,熙熙攘攘地挤满了翘首以盼的人家。

早春的寒意料峭,吕夫子推开学堂那厚重的木门,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幅景象:一户户人家紧紧地依偎在一起,孩子们裹着厚厚的棉袄,瑟瑟发抖,在学堂门外排成了一条蜿蜒的长龙。

“开门啦,学堂开门啦!”一个稚嫩的童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。

“夫子,这是我家孩子,老大叫阿福,老二叫阿贵……”一位衣着朴素的汉子迫不及待地挤上前,满脸堆笑地介绍着自己的孩子。

“夫子,这是我儿子……”人群瞬间沸腾,家长们争先恐后地向前拥挤,生怕自己的孩子被埋没在人潮之中。

“各位稍安勿躁,我去请人来一同登记。”吕夫子略显慌乱地安抚着众人,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。

仆从们手忙脚乱地将书案摆在了学堂门口,刚刚摆好书案,准备好笔墨纸砚,沈光一行人的马车也缓缓驶来。

百姓们看着那辆装饰华丽、气派非凡的马车,纷纷自觉地向两旁退让。

只消一眼,便知晓这绝非寻常富贵人家。

心中对着学堂也莫名的安心了几分。

“有序排队,莫要拥挤,凡是寻衅滋事者,学堂一概不予录用。”看着人群中有人开始互相推搡,沈光的声音不大,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,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
果然,此话一出,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下来,秩序井然地排成了一条长队。

沈光目光扫过人群,发现其中果然有带着女孩儿前来的人家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欣慰之情。

无论这些家长出于何种目的,愿意送女儿来学堂,总归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。

她只希望这些女孩儿不要让她失望,哪怕只有一个女孩儿能够觉醒自我意识,有所作为,她所做的一切便不算白费。

“张大虎,今年十岁,张二虎,今年八岁,家住城南西六街洋槐巷子……”

“方成才,今年九岁,家住城南东三街……”

……

百姓们带着自己的孩子,依次上前,安静地报着姓名和年龄。

“李大花,今年十三岁,李二花,今年十一岁,李三花,今年十岁,李四花,今年八岁,李小花,今年七岁,家住……”吕秀才看着眼前这位满脸堆笑的妇人,以及她身边那五个如出一辙的女孩儿,一时之间竟有些愣住了。

“先生,这是我家的五个闺女,她们都想来学堂念书。”妇人说着,还推了推站在最前面的两个年纪稍大的女孩儿。

或许是被人注视着,两个大一点的女孩儿显得有些羞涩,低着头,不敢抬头看人。

“哟,她家竟然带了五个姑娘来?”

“嘁,肯定是听说女孩儿能管饭才送来的吧。”

“没事没事,先生们不是说了吗,学堂里有考核,考不过就得回家。这送来混饭吃的,最多也就吃上一个月,就得灰溜溜地滚回去。”

……

妇人身后传来一阵窃窃私语,夹杂着不屑和嘲讽。

妇人见吕秀才已经开始提笔登记,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。

这学堂果然是收女学生的。

至于能不能考过,那是以后的事情,先混一个月饱饭再说。

尽管妇人心中如此盘算着,但嘴上却不敢表露分毫。

“哼,夫子说了,女孩儿将来也能跟男孩儿一样参加考试。说不定我家女儿学得比你们家儿子都好,到时候丢人的还不知道是谁呢!”妇人语气强硬地反驳道。

周围的人被噎得说不出话来。

正当他们准备回击时,吕夫子已经登记完毕,开始喊下一位。

妇人带着五个女儿离开了学堂门口。

“你们几个,都给娘争口气。要不是娘说学堂里能管饭,你奶奶才不会同意让你们出来念书。”张氏恨铁不成钢地瞪着几个女儿,压低声音说道。

张氏一连生了五个女儿,才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儿子。

当初生下几个丫头的时候,张家甚至一度想要休了她,幸好她争气,前几年生了个儿子,这才保住了自己在张家的地位。

只是苦了这几个女儿,投生到她肚子里,这些年几乎没吃过一顿饱饭。

也就是今年,有了那千金稻,家中的粮食才稍微宽裕了一些。

饶是如此,张家老太太仍然牢牢地把持着家中的财政大权,非要把粮食拿去换钱,几个女儿依旧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。

昨日赶集,得知女孩儿也能去学堂念书,而且还管饭,张氏还没来得及开口,张老太太居然主动提出要将几个孙女儿送到学堂里去。

要不是儿子年纪还小,恐怕也要被送到学堂里来。

甚至出门的时候,她那平日里抠门至极的婆婆,竟然难得和蔼地对几个孙女儿说道:“见了夫子要懂事,平日里多帮着做些事情。好好念书,你们几个一定要好好考试,听说前几名可是有奖励的。

老婆子也不指望你们能得个第一第二,但这前十总该没问题吧。”

张氏只能找借口说时间来不及了,这才带着几个女儿匆匆离开。

“娘也希望你们能好好念书,留在学堂里念书,总比在家里强。今天你们也瞧见那几辆马车了吧?

一看就是贵人,想必你们以后中午能吃上一顿饱饭了。”张氏语重心长地对着几个女儿说道。

“大花二花,你们是姐姐,以后在学堂里要好好照顾几个妹妹。”

大女儿和二女儿乖巧地点了点头。

“娘,我知道的,我会照顾好妹妹们的。”

也会好好念书,但这句话,大花并没有说出口。

而除了张家这样为了混口饭吃才将女儿送来的人家,还有很多。

今日来学堂登记的几个女孩儿,几乎个个面黄肌瘦,一看就是在家中吃不饱饭的。

对于这些人家,沈光等人心知肚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