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3章 免费?学堂?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2021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4
“依我看来,无论是千金闺秀,还是寻常男儿,求学问道本就无可厚非。”
吕秀才一字一句,掷地有声,仿佛要将这番话刻在每个人的心间。他目光灼灼,扫视着眼前略带诧异的邱智学,继续道:“为何女子就不能读书?读书明理,辨是非,知善恶,于人于己都有百利而无一害,这难道不好吗?学问面前,本就不该有男女之别!”
这番话,既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,也带着几分对亡母的怀念。他的母亲,也是一位才情横溢的女子,只可惜红颜薄命,早早离世。
“好好好!”邱智学连声叫好,眼中闪过一丝欣赏,他拍了拍吕秀才的肩膀,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,“跟我来!”
两人一前一后,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,来到城郊一处崭新的学堂门前。朱红的大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,门楣上“第二希望学堂”几个大字苍劲有力,散发着一股勃勃生机。
“以后你便在此处任教,负责为孩子们启蒙。”邱智学指着学堂,缓缓说道,“每日只需上半日课,其余时间由你自己安排。学堂内有宿舍,若你愿意,可在此居住。每月俸银五两,若孩子们学有所成,另有奖金。你,可愿意接受?”
“这……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!”吕秀才心中狂喜,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包吃包住,每月还有五两银子的俸禄,每日只需授课半天,这等好事,打着灯笼也难找啊!
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,故作镇定地问道:“学生自然愿意,只是不知……学堂对学生还有什么要求?”
见吕秀才答应,邱智学也松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:“在此之前,例行公事还是要走的,不知你家住何处?家中还有何人?”
这不仅是对吕秀才的考察,也是对学堂负责。毕竟,教书育人乃是百年大计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
吕秀才不敢隐瞒,将自己的身世娓娓道来。只是当邱智学听完他的叙述后,沉默了许久。
原来,眼前的这位青年,竟也是个命运多舛之人。年纪轻轻,便已失去了双亲,家境更是每况愈下,若非有一身才学,恐怕早已流落街头。
“唉……”邱智学心中叹息一声,对吕秀才的遭遇深感同情。
当日下午,吕秀才便收拾好行囊,住进了学堂的宿舍。
这所谓的宿舍,其实是一座精致的庄子。据说,这庄子是恒王妃捐赠的,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。经过几日的修缮,更是焕然一新,处处都透着一股雅致的气息。
吕秀才走进庄子,心中感慨万千。这哪里是寻常农家能住的地方,简直比他以前住的破庙还要好上百倍!
庄子上早已安排好了仆从和厨娘,都是些忠厚老实之人。他们恭敬地向吕秀才行礼,将他安顿好。
当晚,吕秀才便在学堂的食堂里,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。
“这……这也太好了吧!”看着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饭菜,吕秀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有鱼有肉,荤素搭配,这比他过去几年吃过的任何一顿饭都要丰盛!
“吕夫子,这是主子们吩咐的。”厨娘笑眯眯地说道,“先生们以后教学辛苦,加上各位夫子都是读书人,以后有什么想吃的,尽管吩咐厨房便是。”
“主子?”吕秀才闻言,更加疑惑了。他究竟是进了一家什么书堂啊?
第二天,邱智学便带着绣娘来到吕秀才的房间,说是要为他量身定制学服。
“吕夫子不必紧张,咱们书院以后不管是学生还是夫子的衣服,都会专门定制。”邱智学解释道,“一来是为了方便辨认,二来也是为了给那些穷苦人家一份补贴。”
“邱公子,请恕学生冒昧,敢问这间学堂,是您的吗?”吕秀才终于忍不住心中的疑问,开口问道。
邱智学摇了摇头,笑着说道:“这学堂可不是我的,我只是代为管理罢了。”
他顿了顿,似乎看出了吕秀才的疑惑,继续解释道:“这学堂是宁安侯的棠记基金会成立的,专门面向贫苦人家开放的免费学堂。吕夫子你以后就知道了。”
“免费?学堂?”吕秀才闻言,如遭雷击,整个人都愣住了。
他从未听说过有免费的学堂。在大齐,读书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。普通的书院,都需要缴纳高昂的学费和束脩,才能进入其中学习。
而那些有功名的夫子,束脩更是高得离谱,不是寻常人家能够负担得起的。
可如今,邱智学却告诉他,这间学堂是免费的,而且还聘请了他这样有功名在身的秀才来教学,这怎么能让他不震惊?
他想起吕家为了供他读书,父母两人日夜操劳,最终积劳成疾,早早离世。对于那些贫苦人家来说,读书简直就是一种奢望。
“当然,咱们学堂也不是所有贫苦之人都能进的。”邱智学似乎看穿了吕秀才的心思,补充道,“以后每个月都会对学生进行考核,若是为了混日子,那也是不能留在书院的。”
“咱们学院招收的都是没有读过书的孩子,所以如今你们授课只需要给他们启蒙即可,不仅如此,书院还会包揽他们的午餐。”
邱智学继续说道,“另外若是女子考核通过且成绩比男学生还要优秀,那书院还会有额外的奖励。”
吕秀才闻言,点了点头,觉得这样也合情合理。
“对了,吕夫子,这孩童开蒙需要的东西,还请你抄录一份给我,我差人去购买。过几日,学堂便会开始正式招生。”邱智学将一些事情交代清楚后,便离开了。
果然,没过两日,学堂又来了两位夫子。一位是须发皆白的老秀才,姓冯,还有一位是年近四十,多年未能考中进士的中年男子,姓周。
三人互相认识后,便开始交流学问,探讨教学方法。
五日后,第二希望学堂正式揭匾。
“这为什么要叫第二希望学堂啊?”周夫子好奇地问道。
“因为,这第一座希望学堂,在江南,在青山镇。”邱智学笑着解释道,“各位夫子,今日,就随我们进城招生吧。”
两刻钟后,除了年迈的冯老秀才,吕秀才和周秀才都跟随邱智学,来到了京城最热闹的街道。
几人在一处人流密集的街铺中心,摆起了一张长桌。桌案后,高高悬挂着一幅红底白字的横幅,上面写着:“希望学堂免费招生,不限男女。”
今日恰逢京城百姓赶集的日子,这鲜艳的横幅格外引人注目。加上横幅前还坐着几位相貌堂堂的少年郎,更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