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0章 聚贤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2003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4

用后世的眼光来看,棠记基金会未来必然会涉足教育、医疗、基建等诸多领域,如何妥善保管这笔巨额资金,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。

未来的项目推进,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仰仗基金会的背景和人脉。

虽然她沈光是基金会的重要支柱之一,但她也清楚,自己不可能在所有项目中都充当保护伞。

因此,棠记基金会必须物色几位有家世背景,但又对权势不那么热衷的人选。

而眼前的这几位,正是沈光经过深思熟虑后,认为最合适的人选。

“各位,你们是我认为最适合管理基金会的人!也是我在京城最信任的朋友!”沈光语气诚恳,目光中充满了信任。

如果说沈光说他们最适合管理,他们或许还不敢全然相信,毕竟家中长辈和周围亲友都不认为他们是能担当大任之人。

但沈光说他们是最信任的朋友,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,这代表着一种认可,一种肯定,一种被需要的感觉。

几人闻言,果然双眼放光,激动地看着沈光。

“当真?你真的这么认为?”柯高远率先问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。

沈光肯定地点点头。

安乐侯府,虽然如今已无实权,但好歹也是传承百年的家族,在朝廷上多少还有些影响力。

卫明,则是工部侍郎的儿子,如果他也能参与基金会,那大齐的六部之中,她熟悉户部,之前北狄使团来访时,她也与礼部结下了几分交情。

这样一来,六部之中,她就有一半可以算是朝中有人了。

再加上邱祭酒是有名的清流文臣,他的儿子邱智学本人虽然有些不思进取,但为人处世却光明磊落,值得信任。

更不用说,恒王妃为恒王诞下了小世子,不出意外的话,柯高远日后就是未来恒王的舅舅,身份尊贵。

而她自己,又是当今皇帝眼前的红人,备受器重。

这样的阵容,足以让任何人都对这个基金会的未来充满信心。

更重要的是,他们几人,有的已有兄长承担家中重任,有的则本就无心权势,想必不会产生侵吞基金会的想法。

“这个基金会,目前账上有一万两银子,等过些日子,算出棠记今年的盈利后,还会再划拨一部分银子进来。”沈光缓缓说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。

“我们帮你看着这些银子吗?”安乐侯世子朱毅问道。

沈光点点头,又摇摇头。

“帮我看着,也是帮你们自己看着。你们不要小瞧了这个基金会,我知道你们多半无心权势,但无心权势,也要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才行。”沈光语重心长地说道。

“年后,我打算在城南开设一家小医馆和一家小私塾。医馆和私塾的成立和后续运营开支,都由基金会负责。你们要做的,就是帮我把基金会旗下的这两家医馆和私塾建立起来。”沈光说出了自己的计划。

“建立医馆和私塾?这可赚不到钱啊?”卫明有些疑惑地问道。

“基金会不以盈利为目的,成立的医馆和私塾都是免费的。”沈光解释道。

免费的!

“这要是免费的,那开支可就大了!先不说建立所需的银钱,光是医馆里的药材和坐诊的大夫,就要花费不少!”朱毅惊呼道,显然是被这个庞大的开支吓了一跳。

“莫急,这家医馆是专门为普通百姓设立的义诊医馆,主要为那些穷苦人家看病,治疗一些常见的伤寒风热、跌打损伤。那些需要珍贵药材的疑难杂症,医馆自然是无力承担的。”沈光耐心解释道。

这家医馆本就不是为了治疗那些疑难杂症而设立的,而是为了解决大众常见但发病率高的疾病。

而且,她记得其中一位代理商,家中就是经营药材生意的。

到时候,可以直接从代理商家中采购药材,省去不少麻烦。

至于私塾,等建立起来后,可以聘请一位先生来为孩子们启蒙。

至于孩子们的笔墨纸砚,在目前的条件下,基金会还无法大方地提供。

沈光将这些事情一一告知众人。

“你们要做的,就是将这家义诊医馆办好,将希望学堂办下去。”沈光目光坚定地看着他们,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。

毕竟,免费的东西必然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,如何守护住这些善意,才是最大的难题。

但眼前的几个少年,似乎并没有觉得这是什么难事。

“交给我们你就放心吧!”柯高远拍着胸脯保证道。

“就是,把心放进肚子里吧,区区一家小医馆和学堂,还不是手到擒来!”卫明也自信满满地说道。

“私塾的夫子,旁人我不敢说,我爹可是有很多门生呢!”邱智学也连忙说道,生怕沈光反悔。

几人争先恐后地应承下来,唯恐沈光改变主意。

“你们放心,我也会支付你们工钱的,绝不会让你们白白做事。我还要张贴告示呢,就说要跟着沈光做事,这可是做好事还留名的好机会!”沈光笑着说道,语气轻松。

安乐侯也没想到,儿子组织这么一场茶会,居然又给自己揽到了活儿。

只是一旁的安乐侯夫人却皱了皱眉头,有些担忧地说道:

“这个什么基金会,是不是不归朝廷管啊?这要是不归朝廷管,那毅儿要是跟着宁安侯做了,岂不是也是无用功?”

“妇道人家,懂什么!”安乐侯有些不悦地开口斥责道。

“今天在场的这么多人,为什么宁安侯不找其他人,偏偏找了毅儿他们几个?这还不是看在早前同毅儿他们相识的份上。况且这个基金会,宁安侯说了,是为大齐百姓专门设立的。这百姓受益得惠的事情,哪怕如今没有受到朝廷的关注,以后在民间的威望和口碑想必一定不会差。”安乐侯解释道,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。

他们朱家是百年世家,虽然到了安乐侯这一代已经隐隐有了颓势,但如今儿子能够与沈光交好,说不定他们朱家还能因此而有所起复。

“宁安侯既然同你说这件事,你就好好跟在她身边,哪怕做得不好,也没关系。我瞧着宁安侯是个为百姓做事的人,你跟着总是不会出错的。”安乐侯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道。

当今圣上也是一位明君,如果这个基金会真的能发展起来,儿子的前程也就有了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