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3章 棉坊代理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1905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4
“代理权一事,诸位不必勉强。”
沈光语气坚定,掷地有声。在她看来,即便无人问津,也无伤大雅。棉坊的潜在收益,绝不逊于皂坊,甚至可能更胜一筹。当然,这话她只敢在心中盘算,不敢轻易宣之于口。
起初,沈光还在棉坊是否沿用代理权一事上犹豫不决。但转念一想,终究还是觉得有此必要。棉布的价格,必须从源头加以管控。若是一开始便放任自流,日后想要压低价格,恐怕难如登天。
原本,沈光的设想是采取批发与零售相结合的模式。然而,她深知这其中必然会被有心之人钻空子,利用地域和时间上的差异,从中攫取暴利。棉花本应是普惠百姓的福祉,若沦为他人牟利的工具,便彻底背离了其出现的价值。
因此,沈光最终决定效仿皂坊,推行代理权制度。在棉花产业的萌芽阶段,便将价格牢牢掌控。如此一来,即便日后大齐境内涌现出其他棉花商人,棉布的价格也能维持在寻常百姓可承受的范围之内。
“这棉坊的前景尚不明朗,宁安侯便急于出售代理权,未免有些过于草率了吧?”有人质疑道。
“万一……万一棉坊真的能赚大钱呢?”另一人反驳道。
“要我花费五万两白银,去赌一个前途未卜的项目,实在不划算。”
“还是先观望观望再说吧。”
不少人心中都打起了退堂鼓,就连那些权贵们也不例外。
早知如此,当初就该不惜代价拿下皂坊的代理权。至少皂坊的盈利能力是实打实的,而这棉坊究竟能否带来收益,还是一个未知数。
沈光将众人的神情尽收眼底。幸好她提前声明了红利分成一事,否则若是有人贸然拍下代理权,却又对分成方式心生不满,那可就真的颜面扫地了。
“棠记棉坊代理,城北分坊,起拍价一千两,每次加价不得少于十两。”
一千两,与之前的皂坊起拍价相同。
“一千五百两。”
然而,这一次的叫价,与皂坊的火爆场面相比,显然逊色不少。
当初竞拍皂坊代理权时,众人都是一千两一千两地往上加,甚至有时还出现几千两的跨度。但如今这棉坊的拍卖,大家明显都保守了许多。
在场之人,有一半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。
“一万两。”
虽然参与竞价的人数不及皂坊拍卖,但棉坊代理权的价格,也最终突破了一万两的大关。
然而,价格突破一万两之后,追价的人便寥寥无几了。
“一万五千两。”
终于,坐在上首的某位权贵开口了。
此人不是别人,正是坐在承恩侯身边的太尉。
太尉戎马一生,向来欣赏沈光的胆识与魄力。况且,他也亲眼见过棉衣棉被,深知其对百姓而言,是不可多得的御寒佳品,即便对于一些清贫的官员来说,也是雪中送炭的存在。
如此实用的好东西,绝不可能无人问津。既然你们都在犹豫观望,那老夫就先下手为强了。
衣食住行,衣为首。太尉坚信,这棉坊必将大有作为。
果不其然,太尉一出价,商人们便纷纷偃旗息鼓,不再追价。
场上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一种默契。
沈光原本预料到棉坊代理权的价格不会太高,但一万五千两的价格,还是略低于她的心理预期。
太尉起身,向众人拱手致意。
“我说老哥,你花这么多钱买这个,夫人知道了不会生气吧?”有人打趣道。
“就是,这一万五千两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。”
权贵们没想到率先出价的竟然是太尉。
“无妨,我觉得棉花是个好东西,应该不会亏本。实在不行,以后就捐给将士们御寒。”
“太尉高义!”
有了太尉的一万五千两开路,接下来城南的代理权拍卖,就相对顺利了许多。
最终,一家经营绸缎生意的老板,以两万八千两的价格,成功拿下了城南的代理权。
这位杨老板体态略显富态,一张圆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。
“多谢诸位,多谢诸位。”
多谢各位有眼不识金镶玉,让我以两万八千两的低价捡了个大便宜。
杨家世代经营绸缎生意,自从沈光的棉花问世以来,杨老板便寝食难安。毕竟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这棉花的价值所在。
他深信,大齐的百姓,终将被这柔软温暖的棉花所征服。
正当杨老板为此忧心忡忡之际,便传来了宁安侯要出售棉坊代理权的消息。
这简直是瞌睡了送枕头,正中下怀。杨老板上扬的嘴角根本无法抑制,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在太尉和杨老板与沈光签订协议之后,这场代理权拍卖也即将落下帷幕。
“今日在场的,都是本朝举足轻重的人物。沈光在此宣布,本次拍卖代理权所得的一成契银,将成立棠记基金会,用于大齐的建设救助等事业,匡扶百姓,造福社稷。”
沈光站在高处,宣布了本次拍卖的最后一个重磅消息。
“基金会?那是什么东西?”
“用于大齐建设?具体建设什么?”
“一成契银,少说也有万两白银,这宁安侯还真是舍得啊!”
“……”
众人议论纷纷,对这个横空出世的基金会充满了好奇。
权贵们坐在席位上,脸色有些不悦。
沈光此举,分明是在当着他们的面,宣布自己要成立一个匡扶百姓、造福社稷的基金会。
一成契银,万两白银,说捐就捐。这要是传扬出去,沈光的名声岂不是要更上一层楼?
而他们这些人,与沈光一同前来,两相对比之下,岂不是显得他们格外自私?
好一个宁安侯,真是心思缜密!
但这次权贵们是真的冤枉沈光了,她只是单纯地想在这个时候将基金会成立,并无其他深意。
她只是想借着今日人多,让大家共同见证而已。
“不仅如此,除了今日的一成契银,往后只要是加盟棠记的商户,都将抽取一成契银投入基金会。棠记还会在年底清算后,抽取当年收益的一成,投入基金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