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桃花债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2607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4
沈光的目光,扫过桌案上那一张张被朱笔勾勒过的名字,心中感慨万千。几家欢喜几家愁,几家选择留下,自然也有几家黯然离场,放弃了这唾手可得的代理权。
那些空缺的地方,都是先前那些商人主动放弃的。他们不识货,白白错失了良机,如今,就将这些机会,留给真正有眼光的人吧。
今日前来的商贾,大多都是临安城附近的,路途不算遥远,消息也相对灵通。
“沈东家,您就别卖关子了,快跟我们说说,还有哪些府城,我等还有机会染指?”一个性子急躁的商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,迫不及待地开口询问道。
沈光微微一笑,清了清嗓子,缓缓说道:“接下来要竞拍的,是台州府城的代理权,起拍价,一万两白银!”
她的话音刚落,人群中便有人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中的牌子,生怕慢了一步,就被别人抢走了先机。
“一万五千两!”
许华显然不想陷入无休止的竞价之中,干脆利落地将价格抬高了一大截。他志在必得,必须拿下台州府的代理权!原因无他,只因他的家族在台州也经营着一些产业,对那里的情况了如指掌。其他地方的代理权,他或许还兴趣缺缺,但台州,他绝不容许旁落他人之手!
果然,许华这一手釜底抽薪,直接将价格抬高了一半,顿时震慑住了在场的其他竞争者,一时间,竟无人再敢出价。
接下来的几个府城,竞争相对缓和,价格也并未出现太过离谱的攀升,最终都以一万两千两到一万四千两之间的价格成交。
待到在场的所有商人都或多或少地拍得了一块代理权后,沈光便示意沈梨将事先准备好的样品呈了上来。
最先展示的,自然是名声在外的“一枝春”。
“想必各位老板也都听说了,前些日子,一枝春也出了一本诗集。届时,等诗集刊印完毕,我会给各位老板都留上一份,不为别的,就当是与诸位分享一下这文雅之事。”沈光笑着说道。
众人纷纷称好,一个个脸上都乐开了花,能与沈东家攀上交情,日后好处肯定少不了。
“各位眼前所见的这些香胰,就是如今市面上所售卖的品类。除此之外,这段时间,我们作坊又潜心研发出了一款全新的香胰。”沈光一边说着,一边示意沈梨将一个托盘端了上来。托盘之上,静静地躺着一块指甲大小的皂块。
“好香啊!这……这是桃花的味道!”一位眼尖的商人凑上前去,轻轻嗅了嗅,顿时惊呼出声。
没错,正是桃花的香气!这香胰所用的,正是李叔家那几棵移植过来的桃树上采摘的桃花。
沈光又让人取来了清水,供众人亲身体验这款新香胰的奇妙之处。
一时间,整个会客厅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桃花香味,沁人心脾,令人陶醉。
“哈哈哈,以后啊,我等出门在外,便用这桃花香胰洗洗手,看谁还敢说我等身上满是铜臭味!”一位商人笑着打趣道,引得众人哄堂大笑。
“是极是极!有了这香胰,我等也能附庸风雅一番了!”
玩笑过后,沈光收敛了笑容,正色道:“接下来,我来说一下关于定价的问题。县城的各位老板,精品香胰定价为八两银子一块,普通的香胰则在二两银子到四两银子之间不等。请各位务必注意,精品香胰的售价,不得擅自更改。”
“至于府城的各位老板,城里富贵人家众多,消费能力也更强。因此,精品香胰的价格可以在八两的基础上适当上浮,但最高不得超过一两银子。普通的香胰,定价仍旧是在二两银子和四两银子之间。”
沈光之所以要统一定价,也是为了维护市场的平衡,防止有人从中恶意抬价,扰乱市场秩序。
“这是拟好的契书,各位老板先仔细看一下,若没有问题,咱们就签字画押,正式签约。”沈光一边说着,一边从桌案上拿起一沓早已准备好的契书,分发给在场的各位商人。
众人拿到契书,仔细浏览了一遍,顿时又是一阵惊喜。这契书写得滴水不漏,条款清晰明确,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规定得清清楚楚。
更为难得的是,契书通篇都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,既不会让沈光一方吃亏,也不会让商人们感到被压榨,真正做到了互惠互利,合作共赢。
契书中还明确规定,每一次的盈利,都将在下一次来作坊提货的时候,一并交上账本和利钱。
魏诚快速地扫了一眼契书的内容,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,便立即拿起笔,在契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,并按下了鲜红的手印。
有人带头,其他人也纷纷效仿,生怕晚了一步,就被别人抢占了先机。
契书一式三份,沈光和商人各执一份,另外一份,则留在作坊里存档,以备不时之需。
大家一边兴高采烈地交钱,沈光一边有条不紊地收钱、记账,使用的是现代的阿拉伯数字,简洁明了,一目了然。
“沈老板,您这记账的方式,瞧着甚是简单明了啊!”一位上了年纪的商人忍不住赞叹道。
沈光闻言,微微一笑,谦虚地说道:“这是我无意之中学到的一种方法,各位老板若是有需要,等会我可以给大家讲解一番,确实很是好用。”
作为一个专业的财务人员,沈光深知记账的精髓在于简洁明了,一目了然,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每一笔账目的来龙去脉。
“真的吗!那敢情好啊!”
在这个时代,每个掌柜都有自己独特的记账方式,因此,那些精通账目的大掌柜,月钱都开得极高,堪比一些小地主一年的收入。
沈光如此毫不藏私,愿意将自己独门的记账方法分享给大家,着实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。
“大家以后就是合作伙伴了,跟自己的伙伴,又有什么不好分享的呢?”沈光笑着说道,语气真诚,令人如沐春风。
今日前来的商人,大多都携带了大量的银票,因此,沈光收钱的速度也很快,没过多久,就将所有的账目都清点完毕。
得知沈光愿意教授大家一种更加简单易懂的记账方法,所有人都翘首以盼,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。毕竟,刚才交钱的时候,沈光所使用的那种表格样式的账本,实在是让人觉得账目清晰,一目了然。
沈光让人拿了一块木板进来,用毛笔蘸了清水,在木板上开始书写起来。
“我的字,写得不是很好,就献丑了。”
“各位老板,我这种记账方法,叫做进销成本记账。这张表格,涵盖了销售货物的日期、买家的姓名、数量、银钱……”
沈光讲解得非常仔细,生怕大家听不明白。她也希望这些商人能够采用她的记账方法,这样一来,日后她对账的时候,也能更加方便快捷。
“妙!实在是妙啊!沈老板,这表格,我们能否拿回去给我们自己的铺子用啊?”一位商人激动地问道。
“当然可以,各位老板都比我年长许多,能看得起这表格,也是我的荣幸。”沈光笑着说道。
因为今日有竞拍活动,沈光特意交代了厨房,多准备一些菜肴,款待远道而来的客商。
“想必大家也知道,棠记起家于沈家村,村中没有什么好酒好菜招待大家,各位若是不嫌弃,可以来尝尝我们作坊的手艺,吃点山野小味,新鲜一下。”沈光热情地邀请道。
大家自然是给足了沈光面子,纷纷起身,跟随沈光来到了作坊的食堂。
作坊里的工人们早就知道今日作坊里要来贵客,而且沈光也说了,这次生意要是谈成了,就给大家发奖金,所以一个个都干劲十足,卯足了劲想要给这些客商留下一个好印象。
“沈老板,作坊的工人们都吃这么好吗?”一位商人看着桌子上摆满了各种荤素搭配的菜肴,忍不住惊讶地问道。这肉和菜的品质,甚至比一些普通人家吃的都要好。
“工人们辛勤劳作一天,吃得好,吃饱了才能有力气干活不是?”沈光笑着回答道。
要想马儿跑得快,就得让马儿吃饱草。
只有让大家一起发财,才能保证作坊高效运转,这才是沈光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。而且,她开出的条件,放在现在的任何一家店铺,都是几乎炸裂的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