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花匠到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1868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4
李叔望着湘娘子,眼眶湿润,热泪盈眶。
这些年来,自从他腿脚不便,家中的花田便日渐荒芜,被迫出售了许多。
妻子对养花一窍不通,他自己又体弱多病,儿子更是对种花毫无兴趣。
如此一来,养出的花卉品质自然大不如前。
“还犹豫什么呢!这位定是东家吧,真是年轻有为,一表人才!”
“沈家村?莫非就是前些日子县太爷口中常提起的那个沈家村?”
沈光微微颔首,不仅知晓,她还是这故事中的重要角色呢。
城西与城东相隔甚远,李嫂子虽然没能亲眼目睹那场热闹,但也从旁人那里听说了不少。
“李嫂子既然听说了此事,想必也对我如今所经营的生意有所耳闻吧。”
“这位姑娘其实就是我的东家,我所售卖的商品,皆出自她家的作坊!”
李叔闻言,略感惊讶。湘娘子自年后便未曾再来,他还以为是生意不景气,殊不知对方早已另谋出路。
“实不相瞒,我名下有十亩土地,打算用来种植花木,而作坊正需要大量的鲜花。而且,区区十亩地肯定远远不够,日后还会扩大种植规模,因此想聘请您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帮我掌眼。”
沈光语气诚挚,所言皆为实情。
十亩地,听起来似乎面积不小,但若仅用于采摘鲜花,实则产量有限。更何况,鲜花提炼成纯露,需要数斤鲜花方能提取出一斤纯露,这还是因为提纯技术不够精湛的缘故。
“好,我跟你走。至于你所说的学徒,我可是要亲自挑选的。”
李叔提出了一个条件。
在这个时代,收徒弟几乎等同于收半个儿子,李叔提出这样的要求也在情理之中。
李叔家中如今还种植着土地,但只剩下三亩桃林。
沈光大手一挥,决定全部承包下来。
正好可以将这三亩桃树,都移栽到她的土地上去。
李叔家的桃树可不是普通的桃树,而是树龄几十年的老桃树了。
不仅花香浓郁,结出的果实也格外香甜。
这正是李叔一家一直守护着这片桃林的缘故,到了夏日,桃子还能卖些钱补贴家用。
李嫂子是个做事干脆利落的人。
随即就开始收拾行李。
几人约定好,三日后,在沈家村碰头。
湘娘子带着沈光回到铺子里,将这段时间以来的收益交给了沈光。
总计是两千一百五十七两银子。
考虑到李叔一家即将搬迁过来,沈光又购置了一些被褥、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。
开春之后,天气也逐渐转暖,沈光又买了几匹新布带回去。
湘娘子还提到,最近到她铺子里来购买香皂的人,很多都是从临安府赶来的。
由于限购规则的限制,那些人每天都来购买六块,毫不避讳。
不管是好是坏,都购买了许多。
据说,其中有不少都是走街串巷的货郎。
他们以每块八两银子的价格从青山购入,然后在府城,甚至更远的地方以十两银子的价格出售。
沈光一听,这不就是典型的倒买倒卖中间商赚差价吗。
这样也好,货郎来的越多,就证明市场对这种香皂的需求量越大。
而且,能买得起十两银子的香皂,想来也不是什么小户人家。
大户人家,人口众多,消耗量自然也大。
沈光在静静等待,等待着谁会率先采取行动。
回到家中,沈光将自己聘请花匠的事情告诉了沈小波和柳氏。
“既然花匠师傅要来,那就把咱们现在住的这个院子让给他们住吧,咱们搬到作坊里去住。”
柳氏率先开口说道。
最近这段时间,二房内部已经隐隐有不和的苗头。
她每天都能听到王氏和沈老太在争吵。
而且她们争吵的内容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明里暗里都在指责他们大房。
作坊在建造之初,沈光就已经考虑到了住宿的问题。
作坊的最后一排是仓库,空出了两间屋子,是考虑到以后找人来看守库房用的。
沈小波和柳氏自告奋勇地要去照看库房。
沈光也觉得,请外人来看守,还不如让自家亲人来看着更放心。
沈清清带着秦彦住在两人隔壁。
秦婉婉则仍然和沈光住在一起,住在作坊第一排最靠边的屋子里。
等到李叔一家来到沈家村的时候,二房才恍然大悟,原来大房这几日一直忙碌着搬家。
沈家的院子原本就有三间屋子,后来又搭建了两间小屋。
因此李叔一家住进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。
李嫂子更是直呼,这地方太好了。
李叔来到沈家后的第一顿饭,是柳氏亲自下厨烹饪的。
李嫂子尝了一口后,赞不绝口,尤其是李叔十岁的儿子,更是狼吞虎咽地吃了两大碗饭。
两人原本还担心儿子会不适应新的环境,没想到区区一顿饭就把这小子给彻底征服了。
第二日,李叔就迫不及待地去了田里,种花不仅要看天气,还要看土地是否适合。
而李叔家的那些桃树,湘娘子也派人陆续送了过来。
草色渐染新绿,稻田里的秧苗也茁壮成长了不少。
沈小波自从抽苗后,便每日都守候在田里。
只因他发现,自家的稻苗长势格外喜人,甚是粗壮!
起初,沈小波只是觉得自家的稻苗长势稍微好一些。
前些日子下了一场春雨后,稻苗的长势更是惊人,如今看来,一株抵得上别人家的两株大了。
昨天还有人特意跑来询问他是否在田里施了肥。
沈小波无法解释稻子的异样,只能笑而不语,默认了对方的猜测。
这几日,田间地头多了不少施肥的身影。
沈小波家是整个沈家村最早在田里蓄水的人家。
大约十天左右,杂交水稻的稻苗已经长到了十多公分高。
是时候插秧了。
沈光站在田埂上,呼吸着湿润泥土所散发出的独特气息,只见沈小波正弯着腰,双手灵巧地将秧苗插入水田之中,动作干脆利落,秧苗整齐划一地排列在水田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