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水稻奇迹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1901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4

春风拂柳,沈光与秦婉婉,恰似两朵含苞待放的蓓蕾,在柳氏的精心呵护下,愈发显得娇艳动人。农活虽累,却也赋予了她们健康的肤色,尤其沈光,肌肤赛雪,眉眼如画,宛若从画中走出的仙子。

田埂之上,沈雪眼角眉梢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,手中紧紧攥着竹篮。哼,纵使她们再美,也终究逃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。至少她沈雪,不用亲自下地耕作,在家中操持家务,岂不更加清闲自在?

殊不知,沈光与秦婉婉主动请缨,执意要跟随柳氏下田帮忙,沈小波夫妇劝说无果,只得依了她们。

“二表姐!”秦婉婉热情地向沈雪打招呼,却换来对方冷漠一瞥,径直走过。

秦婉婉不禁嘟起了嘴,满脸疑惑。想当初,沈光神志不清时,沈雪鞍前马后,恨不得寸步不离。如今,见大房日子红火,便立刻疏远自己,转而巴结沈光,真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!

沈清清将午饭送到田间,便催促沈光与秦婉婉回家。“这春日的日头虽不烈,可也禁不住你们娇嫩的肌肤,晒久了可是要吃苦头的。”

姐妹俩乖巧应允,跟随沈清清返回家中。夕阳西下,沈小波与柳氏也结束了一天的劳作,踏着晚霞归来。此时的沈家村,处处洋溢着春耕的喜悦与忙碌。

“爹,这是我买的种子。”沈光从怀中掏出系统出品的杂交水稻种子,递给沈小波。

沈小波接过种子,仔细端详。只见这些种子颗粒饱满,个头硕大,远非自家留存的种子可比。“这种子,价格不菲吧?听说是从番外之地引进的?”

杂交水稻的特殊性,注定与本地种子有所不同。沈光巧妙地用“番外”一词掩盖,避免过多解释,以免引人怀疑。

沈小波心中忐忑,一方面,他从未见过如此优质的种子;另一方面,他又担心女儿年轻识浅,被奸商蒙骗。

“不如这样吧,这些种子与爹的种子一同催芽,看看哪种发芽情况更好,再做决定。”沈小波稳妥起见,决定采取对比试验,毕竟种田之事关乎重大,稍有不慎,便可能颗粒无收。

沈光心中暗笑:爹,您就拭目以待吧!这可是亩产千斤的杂交水稻!

沈小波不敢怠慢,立刻准备稻草,将种子浸泡在水中,再用稻草覆盖,以保持温度,促进发芽。

仅仅过了两夜,沈光的种子便率先破土而出,露出了嫩绿的芽尖!沈小波惊得目瞪口呆,难以置信!

“这,这怎么可能!”沈小波惊呼出声,要知道,大齐本地的种子,通常需要四到五天才能发芽。而女儿带来的种子,不仅发芽速度惊人,而且芽孢粗壮有力,生机勃勃,令人叹为观止。

柳氏也闻讯赶来,看着眼前的一幕,啧啧称奇。“这芽儿长得真好!看来这番外之物,果然名不虚传!”

“爹,就种这个吧!就算收成不好也没关系,咱们现在有作坊撑着呢!”沈光在一旁怂恿道,她对杂交水稻充满信心,相信一定能带来丰收。

沈小波闻言,心中燃起一股豪情壮志。旁人可以说他经商能力不足,但若说他不会种田,那可就触及了他的底线!“好!就种这个!”沈小波拍板决定,语气铿锵有力。

沈光仍不放心,亲自来到田间地头,看着种子播撒入土,才安心回家。穿越至今已有半年,系统任务总算可以正式推进了。沈光此刻最大的愿望,便是这些水稻能够茁壮成长,最终迎来丰收。

春耕结束后,作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,门前围观的人群也逐渐散去。然而,平静并未持续太久。三月,作坊门口再次贴出了一张招工告示。

招募对象:擅长种田开荒的农户。

沈光手中握有柳氏给她的十亩土地。系统提供的杂交水稻种子,只够种植两亩地,剩下的八亩地,沈光打算用来种植花木。

香皂制作需要纯露,日后若想开发精油系列产品,花木更是必不可少。仅仅依靠上山采摘,远远无法满足需求。因此,沈光萌生了自己种植花木的念头。

而香皂总要有一个主打的花香。江南的花卉种类繁多,各有特色,但沈光心中早已有了选择。

栀子花和茉莉花,堪称江南花卉的杰出代表。它们不仅易于养殖,而且香气浓郁持久,深受人们喜爱。若论农家什么最多,那自然是勤劳的庄稼人。

告示一出,一天二十文工钱,立刻在沈家村引起了轰动。村民们纷纷前来应聘,整个村子再次热闹起来。

两天时间,沈小波便挑选好了人手。而沈光则前往青山镇,寻找湘娘子,希望通过她找到一位精通花木种植的花匠。

在富裕人家,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自己的花园。园中不仅种植着常见的花草树木,更不乏珍稀名贵品种。沈光之所以执意寻找花匠,是因为沈家村无人懂得花木养殖之术。她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行家来指导花木种植。

湘娘子欣然应允,带着沈光来到了城西。城东居住着镇上的富户,而城西则住着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。

“这位是李叔,以前经常给我店里送花。”湘娘子主动介绍道。她经营胭脂水粉生意,自然少不了与花木打交道。李叔是她开店之初便结识的老花匠,为人厚道,技艺精湛。

只可惜,前年李叔在为大户人家修剪花木时不慎摔落,未能及时医治,落下了残疾,成了瘸子。腿脚不便后,他无法像从前那样精心照料花木,只能勉强维持生计,靠着老顾客的照顾勉强度日。

当湘娘子得知沈光想要聘请一位有经验的花匠,并且愿意将其带回沈家村时,第一时间便想到了李叔。

“李叔,我这位妹妹,是真心想请您去指导她。”湘娘子诚恳地说道,“李叔,您和嫂子一起去沈家村吧!以后就住在沈家村,一个月给您一两银子的工钱。您也不用亲自干活,到时候,让徒弟们帮您。”

李叔老来得子,儿子小宝今年才十岁。

“小宝的学费我来出,供他读书识字。”沈光补充道,希望能以此打动李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