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 断亲后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2005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4

“诗集既已面世,那些旧作便无需再占据版面了。”
湘娘子即将动身之际,沈光细心地叮嘱道。

当沈光一行人抵达家门时,却发现村里的里正和几位族老早已等候多时。

“各位若是为了劝说我们家不该断亲而来,那便请回吧。”沈小波毫不客气地挡在众人面前,语气坚定,“这是县令大人亲自批示的文书,若有不满,尽管去县衙找县令大人理论。”

柳氏也紧随其后,语气强硬:“我们一家向来安分守己,可别以为我们老实就好欺负,跑来我家说三道四!”

几位长者脸上顿时闪过一丝尴尬之色。
毕竟,在这十里八乡,还从未有人胆敢断绝亲缘关系,家族若不齐心,传扬出去,整个沈家村都会颜面扫地。
然而,他们万万没想到,刚踏入院门,还没来得及开口,就被沈小波夫妇毫不留情地挡了回去。

还是老里正经验老道,率先打破了僵局:“大山兄弟,哪里的话!那沈文不孝不义,具体发生了什么,我们也不甚清楚,但县令大人定是明察秋毫。我们此番前来,是因为你们如今已经断绝关系,按照族规,你和大河的名字要从族谱中单独分出来了。”

沈大河在一旁默默点头,表示理应如此。

里正叹了口气,这大山一家,膝下只有沈光一个女儿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也算是断了香火。
女儿家自古以来都不上本家族的族谱,而是要记在夫家的族谱上,而且在夫家,也只记姓氏,不记名字。

众人又闲聊了一阵,眼见天色渐晚,里正这才起身告辞。

今日柳氏不在家,晚饭便由沈清清一手操办。

“表姐,今天真是吓死我了!”秦婉婉心有余悸地说道。

沈光闻言,由衷地夸赞道:“婉婉今天表现得真棒!”
她是发自内心的赞赏,毕竟她自己拥有现代的阅历,而秦婉婉不过是个十一岁的孩子,能和她一起站在公堂之上,临危不惧,实在是难能可贵。

沈小波夫妇今天也着实吓得不轻,女儿先是被衙役带走,随后又见到了县令大人。
直到回到家中,才总算放下心来。

柳氏一边给沈小波斟酒,一边缓缓开口:“这断了亲,也好。这些年,一直都是我们大房吃亏。”

她继续说道:“自从棠棠的作坊成立以后,我看到二房的人多次在院子外面徘徊,如今断了亲,也算是解决了后顾之忧。”

“至于你娘,”柳氏顿了顿,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,“如今有了这一百两银子,还怕大河和王氏不对她好吗?”

一百两银子,如果沈老太愿意拿出来共享,沈家四个男丁,只要勤快一点,日子也能过得相当滋润。
但沈光心里清楚,沈老太是绝对不会愿意的。

果不其然,沈光猜得一点都没错。
如今的二房,每个人都心怀鬼胎,各打着自己的小算盘。
沈老太觉得自己有了这一百两银子,后半辈子便衣食无忧,可以高枕无忧了。
沈老二则绞尽脑汁,想着如何才能从沈老太手中将这笔钱骗到自己口袋里。
王氏则对沈老太的无情冷漠感到不满,认为她连自己的亲孙子都不舍得救,实在是太过分了。
而沈文则觉得自己已经彻底看透了整个沈家,认为他们都是一群冷酷无情的人。

大山和大河兄弟断亲这件事,在沈家村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但随着春天的临近,春耕的开始,这件事也渐渐地被人淡忘了。

二月十五,正是一个难得的黄道吉日。
沈家村,甚至周围所有的村庄,都在这一天正式开始了春耕。

卯时,沈家祠堂传来一声响亮的锣鼓声,宣告着新一年的劳作正式开始。
男女老少纷纷奔向田野,脸上都洋溢着充满朝气的笑容。

沈小波和柳氏扛着锄头,走在队伍的最前面。
作坊也放了假,考虑到有些人家里田地较多,沈光特意给作坊放了十天的春耕假。
学堂也放了春耕假,沈光和秦婉婉两人拿着沈小波亲手制作的小锄头,亦步亦趋地跟在父母身后。

当年分家的时候,沈家一共有八亩地,但大房只分得了两亩。
往年,沈小波和柳氏几乎每年开春都要整理所有的田地,如今家中只有两亩地需要整理,两人都觉得格外轻松。

沈光没有什么下地耕种的经验,秦婉婉在秦家自然也没有机会下地。
无论是二十多岁的沈光,还是十来岁的秦婉婉,都对种地有着极大的热情。

过了冬天,地里已经早早地长出了一些杂草。
如今要做的,就是先将地里的杂草拔除干净。

“好累啊!”
沈光只觉得自己弯着腰才弄了一会儿,就已经累得腰酸背痛了。

“表姐,我也好累啊。”
秦婉婉也顾不上往日的淑女形象,学着沈光的样子,一屁股坐在了田埂上。

看着沈小波辛勤劳作,汗水滴落在地里的身影,沈光不禁感慨劳动人民的伟大。

沈小波和柳氏手脚麻利,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,基本上就已经开了一半的田地。
当然,其中只有极小的一部分是出自沈光和秦婉婉之手。

随着太阳越升越高,有不少人都开始来田间送饭。
今天来送饭的是姑姑沈清清。
只是在来的路上,她碰到了同样来送饭的沈雪。

自从两家分开以后,沈清清与沈小波一家走得很近,与二房平时也没有过多的来往。
沈雪主动打了一声招呼,沈清清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,便径直走了过去。

沈雪闻到沈清清的篮子里飘来一股肉香,以及蔬菜用猪油翻炒过后特有的香味。
她又看了看自己篮子里装着的干硬的馍馍,心中更加不忿。

同样是沈家的女儿,凭什么沈光就能过上吃香的喝辣的生活,而她却只能吃咸菜馍馍?

沈老太如今更是吃了饭就蹲在自己的屋子里,一步也不肯出来。
以往她每隔十天半个月,都会给王氏一点小钱,让她去买一小块肉来打打牙祭,如今却变得越发抠门了。

沈家的这几亩地连在一起,沈小波的地在东头,沈大河的地则在西头。
沈雪特意从东头绕过去,一眼就瞧见了坐在田埂上休息的沈光和秦婉婉。

自从香皂卖了钱以后,沈家的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提高,饮食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