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章 忤逆子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2404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4

“青天大老爷饶命啊!民妇冤枉!”
人群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撕裂,王氏如同疯妇般冲了出来,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跪倒在地。

沈大河紧随其后,两人一路小跑,气喘吁吁地赶到县衙。
当他们看到沈光孤身一人站在堂下时,心中暗自窃喜,脸上堆满了虚伪的笑容,还不忘偷偷瞥一眼大房那边,想看看他们的笑话。
然而,他们并没有看到,沈文正站在一群学子的前方,被人群遮挡得严严实实。
谁能想到,县太爷接下来的话,却如同晴天霹雳,狠狠地劈在他们头上。
“沈文,念你年轻无知,着实可恶,判罚二十大板,十年内不得参加科举!”
二十大板!对于沈文这个年纪的读书人来说,简直是要命!
就算侥幸不死,恐怕也要落下终身残疾。
更何况,十年内不得参加科举,这简直是断送了沈文的前程!
对于一个农家子弟来说,读书本就是倾家荡产的豪赌,如今沈文被判十年内不得参加科举,无疑宣告着这场赌局的彻底失败。
往后的十年,家里再也不可能为一个无法参加科举的废人提供任何资助。
沈文的科举之路,彻底断绝了。
所以,当林知县宣判的那一刻,王氏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她一把拉住沈大河,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,拼命地跪在地上,声嘶力竭地哀嚎。
“大人!青天大老爷!我儿子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的!求大人明察啊!”
王氏哭天抢地,声泪俱下,她恶狠狠地瞪着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沈光,仿佛找到了罪魁祸首。
“大人,是她!一定是沈光那个贱人嫉妒我儿子有出息,是他们大房故意陷害我们啊!大人,您要为我们做主啊!”
林知县看着堂下突然冒出来的疯婆子,眉头紧锁,心中升起一丝厌恶。
“爹,娘,你们怎么来了……”
沈文看到自己的父母,脸上闪过一丝慌乱,眼神躲闪,不敢与他们对视。
“大人,我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,绝对不敢欺瞒大人!大人,这十年不能科举,我儿子的前程就全完了啊!求求您开恩,放过我儿子吧!”
王氏一边磕头如捣蒜,一边声嘶力竭地哀求,嘴里还不干不净地咒骂着沈光,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她心中的痛苦。
林知县重重地拍了一下惊堂木,发出“啪”的一声巨响,震得王氏浑身一颤。
“肃静!本官念你们无知,姑且原谅你们的冒犯。此事苦主乃是沈光,你们若想让本官收回成命,便去问问苦主是否愿意原谅你们吧!”
林知县轻描淡写地将难题抛给了沈光,毕竟他刚刚收了人家一份厚礼,现在也只是投桃报李,卖个人情罢了。
王氏听到要征求沈光的同意,脸色瞬间变得铁青,难看至极。
她恶狠狠地瞪着沈光,恨不得将她生吞活剥。
就在这时,她突然看到了人群中的沈小波和柳氏,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,疯狂地冲了过去。
“大哥!大嫂!阿文不能出事啊!阿文可是咱们老沈家的希望啊!你们不能见死不救啊!”
“大嫂,我知道我以前有很多地方对不住你们,但我求求你们,看在阿文还小的份上,原谅他这一次吧!他还是个孩子啊!”
王氏和沈大河死死地抓住沈小波和柳氏的胳膊,不顾他们的挣扎,硬生生地将他们拽到了堂前。
“要我说啊,这都是亲兄弟,没必要这么绝情吧?得饶人处且饶人嘛!”
“就是啊,何况人家都已经认错了,你们还揪着不放,也太铁石心肠了吧?亏得还是一家人呢!”
“你们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!要是你们的铺子被人砸了,你们被人先告上公堂了,你们能原谅他们?”
“可不是嘛!现在自己做错了事,被抓住了,还想让别人原谅你,哪有这么便宜的事?”
沈小波和柳氏费了好大的力气,才勉强挣脱了王氏的纠缠。
沈小波叹了口气,无奈地摇了摇头,“现在我们家,都是棠棠当家做主,我们说了不算。”
沈光缓缓走到沈文面前,目光如炬,仿佛要将他看穿。
“沈文,你怂恿同窗去湘掌柜那里闹事的时候,有没有想过事情会败露?有没有想过会连累整个沈家?”
“你说那些诗文是你自己做的,如果这件事真的成了,你就能青云直上,成为人人称赞的少年天才。那我呢?当我百口莫辩,被所有人指责的时候,你可曾考虑过我的感受?”
沈光的声音不大,却字字诛心,如同利剑般刺痛着沈文的内心。
“你不会,你只会想着你自己,你的心里只有你自己!你品行恶劣,根本不配做一个读书人!甚至直到现在,你害怕的也只是受到惩罚,而不是真正地悔过!”
沈文被沈光看得无地自容,他撇过头,不敢与她对视,仿佛自己所有的伪装都被她无情地撕碎。
他心中暗暗懊悔,早知如此,当初就不该如此鲁莽,应该更加仔细地筹划才是。
“同窗待你如亲兄弟,你却利用他们,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道义,这是为不义;你的父母辛辛苦苦供你读书,你却不思进取,只想抄袭别人的诗文,欺世盗名,这是为不孝!”
“你这样不孝不义之人,还有何颜面再自称读书人!”
沈光义正言辞地斥责着沈文,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,如同惊雷般在众人耳边炸响。
说完,沈光利落地转身,对着林知县掷地有声地说道:“大人明镜高悬,公正严明,民女对大人的判决心服口服。只是大人也看到了,我们沈家与沈文一家,已经没有任何和解的可能。”
“民女一家,实在不屑与这样不孝不义之人为伍!还请大人为我们做主,出具一份断亲书!”
“我们要与二房一家,断绝关系!”
“嘶——”
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,所有人都被沈光的举动震惊了。
断亲!这可不是一件小事!
在古代,断亲意味着两家彻底断绝关系,从此以后,恩断义绝,老死不相往来。
不管双方以后是富贵还是贫贱,都与对方没有任何瓜葛,如同陌路之人。
“不!不行!我不同意!我绝对不同意!”
沈大河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,猛地跳了起来,声嘶力竭地嚷嚷着,脸色涨得通红。
“家里的老母亲还在二房,这要是断了亲,她老人家一定会伤心欲绝的!她肯定不会同意的!”
如今大房的日子蒸蒸日上,如日中天,就算大儿子没有前程,还有小儿子可以指望。
但是如果失去了大房这个靠山,他们以后的日子恐怕只会更加艰难,除非……
“大哥!你们要是执意要断亲,那就给我们一百两银子的赡养费!否则,我们绝不答应!”
沈光冷笑一声,看着贪得无厌的沈大河,眼中充满了鄙夷。
“二叔,你可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!当初分家的时候,分家文书上写得清清楚楚,大房只需要负责给二房祖母养老送终即可!”
“二叔要是担心祖母的养老问题,不如这样,祖母由我们大房来赡养,我们也不多要你们的钱,你们每年给上五百文钱和粮食就行了!”
沈大河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。
这当然不行了!他们把沈老太留在二房,为的就是能借此从大房那里捞钱。
这要是让大房把沈老太接走了,他们还拿什么借口要钱啊!
“大胆刁民!竟然敢在本官面前如此嚣张,还敢狮子大开口,要一百两银子!你可知道一百两银子能买多少粮食!”
林知县看着眼前这闹剧,心中早已了然,他猛地一拍惊堂木,怒斥道。
沈大河吓得浑身一哆嗦,连忙跪倒在地,磕头如捣蒜。
“大人息怒!小的实在是被逼无奈啊!我那老母亲,就喜爱油腻荤腥,但是我们家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