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 鸡腿风波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1907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4

午后阳光透过窗棂,在“棠记作坊”的食堂里投下斑驳的光影。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,原本是温馨和谐的氛围,却被几位妇人的窃窃私语打破。

这些妇人大多衣着朴素,脸上带着一丝疲惫,但眼神中却闪烁着精明的光芒。她们面前的餐盘里,赫然放着一只油光锃亮的鸡腿,在其他素菜的映衬下,显得格外诱人。

奇怪的是,大部分妇人都没有立刻动筷,而是小心翼翼地用手帕或者粗布遮盖住鸡腿,仿佛在守护着什么珍宝。

“王嫂,这鸡腿真香啊,你咋不吃呢?”一个年轻的妇人忍不住问道。

被称作王嫂的妇人,年纪稍长,是作坊里手艺最好的绣娘之一。她闻言,神秘一笑,压低声音道:“傻丫头,这么好的东西,当然要留给家里人尝尝了。我家那小子,最爱吃鸡腿了!”

年轻妇人恍然大悟,也跟着笑了起来:“还是王嫂想得周到!我家也一样,孩子馋肉都馋坏了。”

原来,这些妇人并非不喜欢吃鸡腿,而是打算偷偷带回家,给自己的家人享用。在她们看来,这不仅仅是一块肉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和责任。

“都别藏着掖着了,赶紧吃吧!”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响起,打破了妇人们的窃窃私语。

众人抬头一看,只见一个身材魁梧、面容严肃的妇人站在食堂门口,正是作坊的厨娘李婶。

“这食堂的饭菜都是东家花钱买的,是给大家伙补充体力的,不是让你们拿回家的!”李婶的声音掷地有声,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
李婶也是个心直口快的人,她早就看不惯这些妇人偷偷摸摸的样子。在她看来,既然东家已经管饭了,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吃,而不是想着占小便宜。

“李婶,你这话就不对了。”一个胆大的妇人站起身来,梗着脖子说道,“这鸡腿是我们自己吃剩下的,凭啥不让我们带走?难不成还要扔了不成?”

“就是就是!我们辛辛苦苦干活,吃个鸡腿咋了?”

“再说,这鸡腿又不是啥金贵东西,至于这么小气吗?”

有了带头的,其他妇人也纷纷附和起来,七嘴八舌地为自己辩解。

李婶气得脸色发青,正要开口反驳,却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:“各位婶子,这是怎么了?吵吵嚷嚷的。”

众人循声望去,只见沈光缓步走进食堂,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。

“东家!”李婶连忙迎了上去,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地叙述了一遍。

沈光听完,并没有立刻表态,而是环顾四周,将每个人的表情都尽收眼底。她心里明白,这不仅仅是一件关于鸡腿的小事,更关系到作坊规矩的建立和维护。

“各位婶子,你们觉得这鸡腿应该带回家吗?”沈光开口问道,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。

妇人们互相看了看,一时之间,谁也不敢贸然回答。

“我知道,大家都是为了家里人着想,这份心意我很理解。”沈光顿了顿,继续说道,“但是,作坊有作坊的规矩。这食堂的饭菜,是给大家在工作期间补充能量的,如果大家都把吃剩下的东西带回家,那食堂的意义何在?”

“而且,如果开了这个口子,以后是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往家拿?那作坊还怎么经营下去?”

沈光的话语,如同春雨般滋润着妇人们的心田,让她们渐渐冷静下来。她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,意识到自己的确有些贪小便宜了。

“东家,我们错了。”最先站出来反驳的妇人,低下头,羞愧地说道,“我们不该想着把东西带回家,以后我们会注意的。”

“是啊是啊,我们以后不会这样了。”其他妇人也纷纷表示认错。

沈光见状,满意地点了点头。她知道,这些妇人都是善良淳朴的,只要好好引导,她们一定会遵守规矩的。

“既然大家都认识到错误了,那我就再说几句。”沈光缓声道,“这作坊是大家的,只有大家齐心协力,才能把日子过得更好。如果每个人都想着占小便宜,那作坊迟早要倒闭。”

“而且,我相信大家都是有能力靠自己的双手养活家人的,而不是靠着这点小恩小惠。”

沈光的话语,深深地触动了妇人们的心弦。她们抬起头,看着沈光,眼神中充满了感激和敬佩。

“东家,您说得对!我们以后一定好好干活,不给您添麻烦!”

“就是就是!我们要做一个合格的工人!”

看到妇人们的态度转变,沈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她知道,自己的目的达到了。

“好了,大家都别站着了,赶紧把饭吃了吧。”沈光挥了挥手,示意大家继续用餐。

妇人们如释重负,纷纷坐下,开始享用美味的午餐。这一次,她们不再想着把鸡腿带回家,而是尽情地品尝着它的滋味。

一场小小的风波,就这样平息了。

“对了,王厨娘。”沈光突然想起什么,转头看向王厨娘,“今天的猪油渣还有吗?”

王厨娘愣了一下,随即反应过来,连忙答道:“有的,还有一些。”

“这样,把剩下的猪油渣都拿出来,分给今天没有藏东西的婶子们,就当是作坊对她们的奖励。”沈光笑着说道。

“谢谢东家!谢谢东家!”

没有藏东西的妇人们,听到这个消息,顿时欢呼雀跃起来。她们没有想到,自己遵守规矩,竟然还能得到额外的奖励。

那些藏了东西的妇人,则后悔不已。她们暗暗发誓,以后一定要遵守作坊的规矩,再也不贪小便宜了。

沈光看着眼前这和谐的一幕,心中充满了成就感。她知道,只要用心经营,这个作坊一定会越来越好。

傍晚时分,沈文风尘仆仆地赶到了青山镇。他一路打听着“棠记皂铺”的位置,终于在镇中心找到了一间小小的店铺。

店铺的门面并不大,但收拾得干净整洁,门口挂着一块醒目的招牌,上面写着“棠记皂铺”四个大字。

沈文站在店铺门口,看着这熟悉的字迹,心中百感交集。他没有想到,自己苦苦寻找的妹妹,竟然就在这里。

他深吸一口气,推开了店铺的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