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 分家!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2362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4
“这话,我现在当着乡亲们撂这儿了!既然已经分家,以后就各过各的,谁也别碍着谁!要是再敢上我家门前嚼舌根,搬弄是非,就别怪我不留情面,直接断亲!到时候,咱们就公堂上见!”沈光的声音清脆而坚定,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二房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,想说什么,却又被沈光的气势震慑住,嗫嚅着说不出话来。
“你,你……我再怎么说,也是沈小波的老娘,是你的祖母!”二房梗着脖子,试图用辈分压制沈光。
沈光冷笑一声,眼神如寒冰般锐利:“数到三,如果还不走,就别怪我不讲情面!三——”
她的目光如同利剑一般,直刺二房的心底,让二房顿时感到一阵寒意从脚底升起。二房本能地后退了几步,原本嚣张的气焰也消散了大半。
沈光见状,不再理会二房,径直转身,砰的一声关上了大门。
她的内心却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。直觉告诉她,二房绝对不会善罢甘休。
但是,现在正值大过年,她不想因为这些琐事沾染晦气。
除夕之夜,沈家村笼罩在一片温暖的灯火之中,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笼,驱散了冬夜的寒冷。
袅袅炊烟,混合着诱人的肉香和醇厚的酒香,在寒冷的冬夜上空弥漫,构成了一幅温馨祥和的画面。
柳氏忙碌了一下午,精心张罗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,还特意邀请了邻居桂花婶和沈梨、沈丹两姐妹。
九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,欢声笑语,热闹非凡。
“以后啊,咱们每年都像这样,一起过年!”一位长辈喝了点酒,脸上泛着红光,兴致勃勃地说道。
沈清清听到这句话,眼中不禁流露出羡慕的神色。她虽然脸上带着笑容,但内心深处却隐藏着一丝淡淡的忧伤。
“清清,你也是,如果你不想回去,以后每年都和我们一起过年。”柳氏注意到了沈清清的神情,连忙说道。
“日子是咱们自己过的,不是为了别人而活。人就这一辈子,就应该开开心心地过。”沈光也笑着说道,她举起酒杯,向大家敬了一杯。
“来来来,孩子们,快来领压岁钱!”柳氏笑眯眯地从怀里掏出几个精致的小红袋子,递给孩子们。
就连沈光也感到有些激动,这是她来到古代后过的第一个新年。
虽然没有现代社会那么繁华,但却充满了温馨和幸福。
她的身边有家人,有朋友,她相信,来年也一定会像今天这样温暖美好。
柳氏将红袋子一一分发给孩子们。
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打开红袋子,里面装着一百文用红线穿在一起的铜钱。
“哇!好多钱啊!”双胞胎姐妹惊呼出声,她们从未见过这么多的钱。
秦彦手中的压岁钱则被沈清清以“娘给你攒着,等你长大了再给你”的理由收走了,和现代社会家长哄骗孩子的套路如出一辙。
沈光来到古代后,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物钟,熬夜对她来说已经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。
因为有正月初一不能动刀剪的风俗,所以柳氏带着几个女孩儿在厨房里包饺子。
沈小波则带着外甥秦彦在院子里骑大马,玩得不亦乐乎。
几个女孩儿则聚在屋里,一边包饺子,一边说悄悄话,气氛十分融洽。
“妹妹的手真巧!”沈梨看着沈光手中精致的帕子,忍不住赞叹道。
“我说啊,咱们村里可找不到像你这样心灵手巧的人了。”沈丹也凑过头来,仔细地端详着帕子,满脸羡慕。
“这要是拿到集市上去卖,肯定能卖个好价钱。”沈梨补充道。
“真的!上次我们去赶集的时候,看到有人卖这种帕子,一条就要十文钱呢!而且绣的还远远不如表妹绣的好。”沈丹拿着帕子翻来覆去地欣赏,爱不释手。
周围村庄的村民大多都是普通的农家人,哪里会懂得刺绣这种精细的活计。
她们最多也就是缝缝补补,针脚好就已经算是不错了。
秦婉婉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,似乎想到了什么,但转瞬即逝。
“下雪啦!下雪啦!”院子里突然传来秦彦稚嫩的喊声。
“呀,真的下雪了!”沈梨跑到窗边,惊喜地叫道。
整个村庄都因此而骚动起来,人们纷纷走出家门,仰头望着纷纷扬扬的雪花,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
因为下雪的缘故,桂花婶带着双胞胎姐妹告辞回家了。
瑞雪兆丰年,人们都相信,来年一定会是个好年。
除夕夜,雪下了一整夜,直到天亮才渐渐停歇。
沈光和秦婉婉穿着崭新的衣裳,一人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汤,坐在屋檐下,一边欣赏着雪后的美景,一边悠闲地吃着早餐。
想到昨晚守岁睡得太晚,还没来得及签到,沈光赶紧打开游戏面板。
“恭喜宿主连续签到一百天,获得1000个铜板。(签到即将开始刷新。)”
“另外,恭喜宿主获得百天签到奖励,奖励已自动发送到背包。”
沈光打开系统背包,发现里面有一个小包裹模样的图标。
“现代医疗百宝箱(自动填充版)。”
如果说沈光穿越到古代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,那一定是生病。
在古代,稍微有点头疼脑热,一场厉害的发烧就可能要了人的性命。
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,这个医疗箱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,来得再及时不过了。
沈光仔细地看了一遍医疗箱的说明,发现里面除了常见的感冒发烧药物之外,还有不少消炎杀菌和止痛的药物。
不愧是系统出品,基本上包含了常见疾病的药品需求。
因为过年的缘故,沈光给桂花婶和双胞胎姐妹都放假到年初八。
但是作坊的工人们,年初三就可以开始上工,而且年初三到初七的工钱都会翻倍,因此,基本上所有的工人都愿意来上班。
年初三之后,工人们陆续开始上班,到了年初八,沈光几人就要跟着李夫子去学堂里念书了。
所谓的学堂,实际上就是一间稍微大一点的茅草屋。
里面的桌椅高低不平,地面也坑坑洼洼。
窗户更是破旧不堪,还会漏风,屋内和屋外的温度几乎没有什么差别。
但是,当沈光几人踏进学堂的时候,还是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。
虽然李夫子收了几个女学生的事情已经在周围几个村子传开了,但是当人们亲眼见到沈光她们的时候,还是忍不住偷偷议论。
学堂里坐着的都是些小孩子,年龄最小的不过五六岁,最大的也不过十岁。
人也不多,连带着沈光几人在内,也不过十几个人而已。
但是,明显可以看出来,坐在屋内的孩子穿的都比其他的孩子要厚实得多。
“你们女孩子为什么不在家待着,要来念书?”一个年纪较大的男孩子开口问道,他也是这群孩子里穿着和气色最好的一个。
“为什么你们男孩子能念书,女孩子就不能?”沈丹毫不示弱地回怼道。
“女孩子就应该像我姐姐一样,在家中帮爹娘干活。”那个男孩子理所当然地说道。
“哼,要我说你们年纪小,没见识。在临安府里,有些大户人家,还专门请了夫子去教导女学生呢!”秦婉婉也忙不迭地开口辩驳道。
她说的都是实话,大户人家的小姐大多都是识文断字的,有些厉害的甚至还能吟诗作对。
像秦家这样的家庭,秦父都要让女儿念书识字,更不用说那些豪门大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