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作坊事宜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1969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4
沈小波的身影消失在门外,柳氏便急匆匆地携着桂花婶,一同赶往村外。后天便是作坊动土的吉日,祭祀用的五牲祭品,她绝不敢有丝毫的怠慢。
沈光几人与李夫子告别,踏上回家的路途。一路上,村民们投来的目光,与往日截然不同,充满了探究与好奇。
回到家中,听闻柳氏与沈小波讲述了二房的所作所为,沈光这才意识到,自己对二房一家,或许还心存一丝幻想。但值得庆幸的是,柳氏和沈小波的态度,似乎与之前判若两人,尤其是柳氏!
在这个时代,以下犯上可是大逆不道的重罪。沈光仔细打量着柳氏,其实柳氏并不老,如今不过三十岁而已。这个年纪,在二十一世纪,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。一个大胆的想法,在沈光心中悄然萌生。
“娘,你平日里,或者说以前,有什么特别喜欢做的事情吗?”沈光轻声问道,“又或者说,娘,如果咱们家有钱了,你最想做些什么?”
柳氏被沈光的问题问住了。九岁那年,家中遭遇了灾荒,她跟随家人四处逃难,后来不幸走散。十来岁的时候,她与几个一同流亡的人,来到了沈家村,为了填饱肚子,每日辛勤劳作。后来嫁给了沈小波,生下女儿之后,大夫却说她早年落下了病根,身子骨不好。从此,她便一心一意地照顾女儿,操持家务。
几十年来,从未有人问过她喜欢什么,就算曾经有过,这么多年过去,也早已忘记了。看着女儿认真的眼神,柳氏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:“娘以前没什么大的想法,就想守着你和这个家,好好过日子。但是如今你这么能干,娘就想着能帮帮你,帮不上你,就照顾好你,不让你操心。”
沈光对上柳氏温暖而明亮的眼睛,鼻子突然一酸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。她最近一直想着让柳氏找到自我,却忽略了柳氏最初的愿望,其实很简单,那就是守护这个家,守护自己。
“娘,那这样吧,过几天作坊动工以后,你就负责给工匠们做饭。”沈光提议道。
前来搭建作坊的工匠有十几个人,都是身强力壮的汉子,柳氏点了点头,表示同意。
翌日一大早,柳氏便早早起身,开始忙碌起来。家中种植的蔬菜,远远不够供应开工的工人食用。因此,她需要向村里人购置一些新鲜蔬菜。
村头住着两位老妇人,一位姓江,一位姓许,年纪都与沈老太相仿,听说是很早之前逃荒来到此地的。江老太膝下无子,唯一的女儿也早早嫁了出去。许老太倒是有个儿子,但是早些年的时候,得了重病,没能挺过去,也撒手人寰,只留下一个六岁的小孙女,名叫七月。后来两人上了年纪,村里人便让她们住在一起,也好有个照应。
往日里,两位老太太都是靠着村里好心人家搭把手,勉强维持生计。两人虽然年事已高,但身子骨却还算硬朗,因此种了不少蔬菜,平日里会给帮助她们的人家送去一些。
柳氏来到两位老人家中的时候,她们正在屋后的菜地里,辛勤地侍弄着蔬菜。小七月放下手中的玉米棒子,蹦蹦跳跳地跑向屋后,去通知奶奶和许奶奶。
“奶奶,婶婶来啦!”七月稚嫩的嗓音,在田埂间回荡。
很快,两位老人家便从屋后走了出来,头发已经半白,但精神却十分矍铄。
柳氏将自己的来意说明,两位老太太先是愣了一下,接着便露出了满面的笑容。
“这菜不值什么钱,你家要用,直接去地里割就是了。”江老太热情地说道。
“是啊,你还跟我们客气什么,之前我们这屋子漏雨,都是大山帮忙补的屋顶。”许老太也笑着说道。
两人异常热情,反倒让柳氏有些不好意思起来。“这怎么行,婶子,如果是我们自己吃,肯定不会跟您客气。但这是做事情,一码归一码。”
“这菜啊,两文钱一斤,您要是洗干净了,就算三文钱一斤。”柳氏坚持道。
“这菜哪里值这么多钱!”两位老太太使劲摆手,坚决不肯收这么高的价钱。
柳氏却异常坚定,不给她们还价的机会。“您要是不接这个生意,我可就去找别人了。”
“七月过了年又长了一岁,你们到时候拿着钱,扯身布给孩子做身衣裳也好。”柳氏看着小七月,那长了一截的袖子,和短了一截的裤腿,心中一阵酸楚。这还是村里人,拿了家里孩子的旧衣服给七月穿的。
察觉到柳氏在看自己,七月仰起头,冲着柳氏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。
“就这样定了,菜,明天吃过早饭以后,我会来拿。”柳氏拍板决定道。
两位老太太将柳氏送到门口,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远处,才缓缓转身,回到家中。
柳氏定好了蔬菜,又去了一趟村里的肉铺富贵家,定好了每天五斤肉和几根大骨头,便折返回家。富贵保证,这些东西会直接送到作坊。
而沈光也不打算再掩盖自己“聪明”的事实。用过午饭后,沈光便找到了李夫子,从书架上抽出了一本完整的三字经,从头到尾认真地读了一遍。是的,她可不是那种过目不忘的天才,她只能通过不断地阅读,来加深记忆。
但即使只是阅读,也让李夫子感到猝不及防,内心久久不能平静。毕竟这本三字经,他才带着她们读过一遍而已。沈光表达了自己可能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启蒙,希望能够学习一些其他知识。李夫子本来教导沈光她们几个,只是抱着教授普通学生的心态而来。但是沈光今天的表现,让他开始叹息,为什么沈光偏偏是个女孩儿!
李夫子又抽出一本书,指着上面的字,念了一遍,然后让沈光跟着读一遍。沉默了许久,李夫子终于接受了这个学习能力极强的学生。因此,她们三人的课程也发生了变化,沈光和双胞胎姐妹错开听课。沈光听课的时候,双胞胎姐妹练习写字,双胞胎姐妹写字的时候,沈光则专心听课。
第二日天不亮,柳氏和沈小波便早早起身,准备祭拜土地神。天亮不久,施工队便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村里,林大成带着十几位兄弟,走进了村庄。
家家户户都充满了好奇,纷纷走出家门,远远地站在空地周围,想要一探究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