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2章 招生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2071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2
参加完小姑子的升学宴,姜云和顾诚泽便踏上了返回京北的旅程,他们心中牵挂着店铺里堆积如山的事务。
姜云心中还盘算着在电视台投放一则极具吸引力的品牌招商广告。
眼下,社会上已经悄然涌现出一批“万元户”,他们或经营着不起眼的小生意,或通过早期资本积累完成了财富的原始积累——尽管其中某些手段可能并不那么光明磊落,比如走私。
然而,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生意总是伴随着巨大的风险,稍有不慎便可能身陷囹圄。因此,许多人都在积极寻找崭新的、更稳妥的致富途径。
姜云敏锐地察觉到,将招商广告提上日程的时机已经成熟。每多招募一位加盟商,就意味着多一个人为她销售商品。要知道,在当下这个年代,家里能拥有一台电视机,无疑是率先富裕起来的那批人。
至于如何有效地投放这则广告,还需要进行周密的策划。
首先,必须前往电视台咨询广告费用,如果价格过于离谱,那么电视广告的计划恐怕只能暂时搁置。
不过,可以考虑先在报社刊登广告。现如今,报纸仍然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,许多招聘信息都通过报纸发布。那么,招商广告是否也可以在报纸上占得一席之地呢?
公婆倒是希望小姑子能一同前往首都,与他们一同生活。
“让她跟着你们在店里帮帮忙,这孩子都这么大了,多学点东西总归没错。”婆婆发话了,姜云自然无法拒绝。
在她看来,多学习一些销售技巧,对于日后的人际交往是大有裨益的,至少能够锻炼出识人的眼力。这对小姑子来说,只有好处,没有坏处。
“去了京北,要听你哥哥嫂子的话,不许任性耍小脾气。”顾爸爸板着脸,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叮嘱道。
顾承欢连连点头,“爸,您放心,我一定言听计从。”
顾承欢简直是姜云的忠实粉丝,哥哥的话或许可以打个折扣,但嫂子的话,她绝对会认真听取。
顾诚泽在心里暗自庆幸,幸好当初买的是四合院,家里的房间足够多,否则妹妹这个“电灯泡”去了,恐怕会影响到他和媳妇儿的亲热。
姜云还热情地邀请公婆有空去首都游玩,家里有足够的住所,可以多住几天。
但老两口都有工作在身,去首都就意味着需要请假。
思前想后,他们还是婉拒了儿媳妇的好意。
顾承欢之所以会报考首都的大学,与哥哥嫂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如果不是哥哥嫂嫂都选择去首都发展,她恐怕也不会报考那里的大学。
毕竟,去了京北,有哥哥嫂嫂照应着,心里才不会发慌嘛!
“嫂子,我能考上这么好的大学,全都多亏了您。要不是您教我那些高效的学习方法,我能勉强过本科线就不错了,更别提考上这么好的大学了。”顾承欢这番话,绝非夸大其词。自从得到嫂子的指点之后,她的成绩就像坐了火箭一样,突飞猛进。
过去,她的成绩一直在本科线附近徘徊,但经过嫂子的指点后,她仿佛一下子开了窍。
五百多分,这在以前简直是她做梦都不敢想象的高分。
按照她之前的成绩,能上个大专院校就已经很不错了,本科对她来说都是一种奢望。
如今,她却能进入首都一所优秀的大学深造,这让她感到由衷的高兴。
“还是欢欢你自己厉害,学习方法只是起到辅助作用。”姜云笑着回应道。
如果小姑子自己不用心学习,就算把再顶级的学习方法摆在她面前,也不见得能取得好成绩。
顾承欢听后,更加高兴了,“嫂子,您是在夸我聪明吗?”
姜云笑着点了点头,“当然,我们欢欢就是最棒的!”她还竖起了大拇指,给小姑子点了个赞。
姜云的夸奖,比任何人的赞美都能让顾承欢感到开心。
在顾家父母眼中,女儿的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。于淑燕虽然觉得这其中有自己基因的功劳,但儿媳妇提供的学习方法也至关重要。
好的学习方法,再加上女儿遗传了她优秀的基因,两者珠联璧合,最终成就了女儿的好成绩。
儿子也遗传了她的好基因,而儿媳妇又如此聪明,她坚信,未来的孙子一定也会是人中之龙。
“儿子,儿媳妇,你们俩什么时候让我和你爸抱上孙子呀?”于淑燕看着眼前的这对小夫妻,顾承欢考上大学后,她在院子里好好地炫耀了一番,现在她唯一羡慕的就是别人家那可爱的小孙子了。
姜云再次面临催生,她尴尬地笑了笑,下意识地看向顾诚泽。
顾诚泽安抚地握了握妻子的手,柔声道:“妈,我们正在努力,相信很快就会有好消息的!”
这倒是实话,他每天晚上都缠着媳妇儿努力“造人”,相信小宝宝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。
听到儿子这番话,于淑燕总算放下了心。
看着小两口如此恩爱甜蜜,她坚信,可爱的小孙子很快就会降临到这个家庭。
第二天,三人踏上了前往京北的火车。于淑燕和顾文兵亲自前来送行,而最高兴的莫过于顾承欢了,她即将前往京北,一个她从未涉足过的城市。
首都,多么神圣的地方啊!她要去天安门广场,要去攀登雄伟的长城。顾承欢越想越激动,内心充满了期待。
相比之下,于淑燕的心情则有些低落。孩子们都长大了,即将离开她和丈夫。
儿子已经成家立业,一年也难得回来几次。现在女儿也要去外地上大学,以后也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团聚了。
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地将两个孩子从小拉扯大,如今他们却都要一个个地离开自己,于淑燕不禁感到一阵心酸。
将三人送上火车后,在返回的路上,于淑燕忍不住流下了眼泪。
顾文兵吓了一跳,连忙关切地问道:“你怎么了?是不是哪里不舒服?”
于淑燕瞪了他一眼,带着几分嗔怪的语气说道:“我没有不舒服,我只是想到女儿要去外地上学,以后家里就剩下咱们两个人了,感觉冷清了不少。”
虽然顾承欢在家的时候,有时会惹于淑燕生气,但作为母亲,她还是非常想念女儿的。
顾文兵不解地问道:“那你还要她现在就去京北,距离开学还有二十多天呢。”
他觉得,提前一个星期去就差不多了,先去学校熟悉一下环境,然后在京北好好地玩上几天,等到九月一日再开开心心地去学校报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