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章 骤雨初歇,暗流涌动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2610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2

纵然心中盘算得再精细,前路依旧布满了未知的风险。或许,辛辛苦苦两个月,最终换来的只是一场空。幸好,眼下还有那小吃摊勉强支撑着,如同风雨飘摇中的一叶扁舟,为她提供着一丝喘息的机会。即便服装生意不尽如人意,这两个月的摸索也让她对其中的门道略知一二。

待到寒意渐浓,厚重的冬装便能派上用场,那时,或许真能迎来一份稳定的收入,如同冬日里一抹暖阳,驱散心中的寒意。

下定决心的姜云,整个下午都穿梭于市区的各大服装店之间。

从门庭若市的大店,到门可罗雀的小铺,她都一一仔细观察,如同一个细致的侦探,审视着每一处细节:涌动的人潮,新颖的款式,以及那无声的服务态度。

或许是她身形略显丰腴,衣着也 নিতান্ত普通,店员们似乎都对她视而不见,没有人上前招呼,任由她独自在琳琅满目的衣架间穿梭。

姜云对此并不在意,她本就没打算立刻购买,此行的目的,不过是先行探路,如同将军出征前的细致勘察。

八十年代的服装店,远没有后世那般精致高档,许多衣物如同廉价的商品般随意堆叠在一起,营造出一种清仓甩卖的错觉。

如此陈列,自然显得不够体面,销售人员的态度也带着几分随意。许多小店甚至没有设置试衣间,此时的人们也并不讲究这些,直接就在衣物堆前比划一番,觉得合适便直接拿走,图的是那一份实惠。

至于那些装潢气派的百货商场,试衣间倒是配备齐全,服装款式也颇为新颖。

然而,价格却也令人望而却步,前来消费的,大多是那些有稳定收入的上班族,他们购买几件高档服装,更多的是为了撑起自己的颜面。
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百货商场的客流量反而不如那些看似简陋的小店,甚至还不如一些街头的小摊子那般热闹。

姜云心中不禁感慨,看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普罗大众依旧占据着绝大多数。更多的人,还是将“物美价廉”奉为圭臬。

她接连跑了好几家服装店,质量上乘的,价格自然不菲;而那些价格亲民的,质量却又差强人意。

她也是一名普通的消费者,自然也希望能以最少的花费,购得称心如意的商品。

因此,姜云为自己的服装生意定下了基调——走物美价廉的路线。她深知,广阔的下沉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,如同沉睡的火山,一旦喷发,将释放出惊人的能量。

姜云一边漫步,脑海中依旧在不停地盘旋着她的生意大计,如同织网的蜘蛛,一丝不苟地构建着她的商业蓝图。

就在这时,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打断了她的思绪。姜云心生疑惑,下意识地回过头,一张亲切的面容映入眼帘。

“真的是你!”

对方的脸上也洋溢着惊喜的笑容。

来人正是将旧厂房的厨房租给姜云,给予她莫大帮助的王厂长,王成伟。

“王叔,您好!”

姜云连忙笑着打招呼。若不是王成伟的慷慨相助,为她提供了一个廉价的落脚之地,让她得以安心制作小吃,恐怕她现在依旧身无分文,那些如同天马行空般的赚钱点子,也只能是镜花水月,空想一场。

“可别再叫什么王厂长了,早就不是了。”

王成伟连忙摆了摆手,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。

王成伟的年纪足以做姜云的父亲,姜云便也顺势改口,亲切地喊了一声“王叔”。

“你今天没出摊吗?”

姜云租用了王成伟废弃厂房里的一间厨房,在里面制作一些小吃,这可是一份辛苦的营生,一天下来几乎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。此刻看到姜云在外面悠闲地逛着,王成伟心中难免有些疑惑。

“晚上人比较少,我现在只在中午出一次摊。”姜云解释道。

王成伟点了点头,他明白姜云的难处。本地人大多回家吃晚饭,晚上的销量自然会受到影响。

姜云想起之前和王成伟闲聊时,他曾提起自己在市中心开了一家服装店。这正巧与她打算倒卖服装的想法不谋而合,她心中一动,想向对方请教一些经验。

“对了,王叔,您的服装店……”姜云刚开了个头,王成伟便抬手指了指身后,“喏,就在那儿!”他的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,如同秋日里一片飘落的黄叶,带着几分萧瑟。

两人一同走进服装店,王成伟的店铺与其他的个体户店铺并无太大差异,衣物也如同廉价商品般随意堆放在一旁,等待着顾客前来挑选。更糟糕的是,他店里的服装款式,明显有些过时,缺乏新意,如同蒙尘的珍珠,失去了原有的光彩。

看着店里稀稀拉拉的顾客,再对上王成伟眼底那一抹难以掩饰的黯淡,姜云心中了然,这家店的生意恐怕并不景气,如同阴雨连绵的天气,让人感到压抑。

店铺的位置倒还算不错,位于市中心,人流量相对较大。

生意竟然做成了这般模样,着实令人惋惜!姜云也注意到,王叔店里的衣服,质量还是相当不错的,不像其他一些服装店,只追求低价,而忽略了品质。

还没等姜云开口询问,王成伟倒是先叹了口气,打破了沉默。

“生意是一天不如一天了,再这样下去,恐怕连房租都挣不出来了。”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和无奈,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,随时都有熄灭的可能。

姜云微微蹙眉,心中快速地分析着眼前的状况。

“王叔,您这里的地理位置很优越,衣服的质量也很好,是不是价格方面不太合理呢?”她试探性地问道。

稍微一想便能明白,市中心的店铺租金高昂,再加上进货的成本,以及员工的开支,这些最终都会摊到衣服的价格上,零售价自然不会便宜。

果然,在王成伟报出服装的价格之后,姜云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。

这,这价格着实有些令人咋舌,几乎都能与百货商场里的品牌服装相媲美了。

虽然地理位置不错,但与那些装修精良、格调高雅的百货商场相比,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。

再说这些服装的款式,也显得有些老旧,确实难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,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质量还算过硬了。

一件普通的大衣竟然要一百多元,一件普通的短袖也要二三十元,这可是八十年代,大部分人的月工资也才三五十元。

还要养活一家老小,这样的价格着实让人难以接受,如同高悬在空中的明月,可望而不可及。

看到姜云惊讶的表情,王成伟也倍感头疼,“没办法啊,进货的成本就高,还有房租、员工工资,我总不能白干吧!”他也正为此事发愁呢。

衣服的价格昂贵不说,款式又不新颖,自然难以卖出去。王成伟也清楚店里存在的问题,他倒是想引进一些新款服装,无奈店里积压了太多的旧货,之前的成本还没收回来,手里也没有太多的资金去进购新款。

久而久之,便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:旧货卖不掉,新货没钱进,生意自然一天比一天差。

员工的工资要支付,店铺的租金要缴纳,每天睁开眼都是各种开销,如同无底洞一般吞噬着他的积蓄。生意如此糟糕,他急得焦头烂额,连嘴里都长了口疮,火辣辣地疼。

他倒是想不顾一切地引进新款,又担心新款同样滞销,那样的话,恐怕真的是叫天天不应,叫地地不灵了。

毕竟,市面上卖服装的店铺那么多,很多个体户没有店面,在价格方面,他根本无法与人家竞争。

王厂长之前曾给予自己很大的帮助,现在他的生意陷入困境,姜云也想尽自己所能,帮他出谋划策。

她来自信息爆炸的后世,深知后世的商家为了推销商品,可谓是绞尽脑汁,使出了浑身解数。

姜云只是随意地提出了两个看似简单的建议,却如同拨开云雾的阳光,瞬间点亮了王成伟的眼睛。

两人你一言我一语,热烈地讨论了一个下午,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逝,转眼间便到了吃晚饭的时候,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,洒在两人专注的脸上,映照出他们眼中希冀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