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章 乍富还贫?另寻财路!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2367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2

和那客户熟络之后,对方倒是坦诚得可以,说自己和另一个同事能力不相上下,最终选择和她合作,原因竟然只是因为她长得更好看些。

姜云听得一阵无语,心里却更加笃定了一个“真理”:形象这东西,在很多时候,的确是走在能力前面的。尤其是在后世那个略显浮躁的社会,第一印象往往至关重要,尤其是在人际交往,甚至两性关系中。

顾诚泽付了账,总共四块钱。

这个年代的物价真是淳朴得让人感动,那么一大碗浓郁鲜美的驴肉汤才一块钱,喷香的小笼包也是这个价。

两人用过早餐,便打算去菜市场采购食材。顾诚泽推着一辆略显笨重的木板车,权当饭后散步消食,而姜云的目光却在四周店铺间逡巡,心里盘算着其他的生财之道。八十年代的城市,还没有后来的那些严格的城市管理,沿街摆摊的小商小贩随处可见,售卖着各种各样的商品,吃的、穿的,应有尽有。当然,市中心也有几家国营百货商店,里面的衣物价格昂贵,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,更多的选择还是这些路边摊。

在这个物资并不丰裕的年代,新衣服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奢侈品。寻常百姓的穿衣风格大多是“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”。在原身女配的记忆里,小时候几乎没穿过什么新衣服,总是捡拾哥哥姐姐们穿旧的衣物,在偏远的农村,穿着带着补丁的衣服更是司空见惯。也只有在嫁给男主之后,女配才拥有了几件像样的新衣裳。

就在这时,一个略显杂乱的服装小摊引起了姜云的注意。

只见两位穿着朴素的女同志在那里挑拣了半天,似乎也没找到合心意的衣物,嘴里还小声地抱怨着老板的衣服款式老旧。

那小老板听了这话,也有些恼火,语气不太好地说道:“不买就别乱翻,都给弄乱了!”

其中一位女同志被激怒了,竟是将手里的一件皱巴巴的衣服扔到了小老板的身上,嘴里骂骂咧咧地离开了。

小老板一肚子怒气没处发泄,恰好看到姜云朝他的摊位走过来,连忙堆起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,热情地招呼道:“同志,看看我这里的衣服,都是最新款!”

然而,摊位上的衣服如同小山一般堆叠在一起,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。姜云随手翻看了几件,质量实在不敢恭维,便开口询问价格。老板说一件五元,十元可以买三件。款式也确实有些过时,大概只能做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的生意,年轻人恐怕是看不上的。

再看看那老板,一个穿着朴素的男人,审美方面显然不太在线。

姜云的商业嗅觉却异常敏锐,她立刻捕捉到了一丝新的商机。

服装行业的利润向来可观,尤其是在这个改革开放初期,不少胆大的人通过倒卖服装迅速积累了财富。那利润,可比她现在一碗面条的利润要高出太多了。如果她能去外地批发一些时髦的服装,再运回冀北省这边来卖,肯定能赚到不少钱。

姜云穿越过来的这座城市是冀北省的河山市,在整个省份里都算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。在后世,这座城市唯一能拿得出手的,恐怕就是还算清新的空气了。就眼前这个小老板的这些衣服,在河山市里或许不太受欢迎,但在下面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,说不定还真有一定的市场。

她的脑海飞速运转,各种想法如同潮水般涌来。回过神的时候,两人已经来到了之前买菜的那个热闹的菜市场。

姜云径直走到一个肉摊前。那位憨厚的大叔一看到今天还跟来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,顿时打开了话匣子,热情地问道:“姑娘,这位是你弟弟吧?”

姜云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,脸色像是吞了一只苍蝇般难看。

倒是顾诚泽主动开口解释道:“是,夫妻。”

姜云和那卖肉的大叔都有些惊讶地看向顾诚泽,姜云更是张大了嘴巴,没想到这位冷淡的男主竟然会主动解释他们的关系。

大叔也愣了一下,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英俊挺拔的年轻人,又看了看身旁略显丰腴的姜云,脸上露出了一个略显夸张的笑容,说道:“哎呀,你们俩真是般配得很呐!”

姜云的嘴角再次抽搐,大叔,您这睁眼说瞎话的功力真是深厚啊,良心不会痛吗?她简直快要听不下去了。

果然,眼角的余光瞥到顾诚泽嘴角那僵硬的弧度,姜云心里倒是觉得正常了,这才对嘛!

不过,这位卖肉的大叔也是真的淡定,说起瞎话来竟然一本正经,差点儿就让姜云自己都信了,她和顾诚泽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。

也许是大叔也觉得自己刚才那番话实在太过违心,虽然最后称重的时候一分钱也没少收,但姜云要了两根猪大肠,又额外要了一个猪心的时候,他竟然也痛快地答应了。

姜云的心情顿时明媚起来,弟弟就弟弟吧,要是每次买东西老板都额外赠送这么多,那这声“弟弟”叫得也值了。

有了自行车,姜云又去买了一大袋面粉和一大袋大米。最近不少顾客都嚷嚷着想吃米饭,看来这米饭也该安排上了。

买完菜,两人便推着车,朝着姜云租住的小院走去。

刚一打开院门,顾诚泽便将那两袋沉甸甸的米面放在了地上。

姜云已经麻利地撸起袖子,开始洗菜切肉。

顾诚泽放下米面,便走到一旁,默默地帮着姜云打下手。

“今天不打算做肉夹馍了,”姜云一边利落地切着菜,一边说道,“一来做起来比较麻烦,二来就那么大一个,很多人一个吃不饱,两个又舍不得。”

毕竟现在大家的收入都不高,一下买两个肉夹馍,一顿饭就要花掉两块钱,偶尔尝尝还行,天天吃,恐怕没几个人能承受得起。从长远来看,老百姓还是更注重实惠,肉夹馍这种东西,一个月做个两三次尝尝鲜就行了,不能作为日常的主食。

姜云打算今天做米饭和面条。今天她不仅买了猪肉,还买了一些牛羊肉,以及各种新鲜蔬菜,可以做成美味的盖浇饭和盖浇面,这样就能照顾到既想吃饭又想吃面,以及想喝汤和不想喝汤的不同顾客的需求。

“你安排就好。”顾诚泽在一旁应道,他也觉得肉夹馍的性价比确实不高,就拿他自己来说,一顿吃三个也只是勉强不饿,真要放开了吃,恐怕得四五个才行。

顾诚泽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队友,进了厨房,手脚就没闲下来,这让姜云非常满意。

打定了要做盖浇饭的主意,姜云便支起两口大锅,一口用来炖肉炒菜,另一口则用来蒸米饭。这里的锅和农村老家那种安在土炕上的大锅差不多大小,蒸上一大锅米饭,就足够今天一天的用量了。

姜云在灶台边忙碌着,顾诚泽则在一旁认真地烧着火。

看着男人那专注认真的模样,姜云的心底不禁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。在这个年代,男人很少会主动帮忙做家务活,洗衣做饭这些事情,几乎都是女人的专属。甚至有时候,家里的油瓶倒了,男人都不见得会伸手扶一下。

有了顾诚泽的帮忙,干活的效率确实提高了很多。之前姜云一个人忙活的时候,既要烧火,又要赶紧洗手擀面条,还要照看着锅里炖着的肉,常常忙得团团转,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