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2章 鹊占鸠巢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1752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0

“是吗?吕奶奶,她确实是我堂姐,比我大一岁呢。真没想到,她竟然也来读一年级了。”颖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疑惑,她不太明白林清的用意,为何要舍近求远,跑到这儿来读一年级。

“哦?现在的小孩儿,大多都是七岁才上学。颖颖你这是提前了一年。”吕秀梅并未察觉颖颖的异样,只当她是不知道如今孩子们的入学年龄。

颖颖摇了摇头,知道吕奶奶误会了她的意思:“不是的,我四叔在棉纺厂上班,四婶也是。按理说,林清堂姐应该在他们厂的子弟小学才对呀。”

听颖颖这么一说,吕秀梅也恍然大悟:“你说的有道理啊!棉纺厂离这里可不近呢!这孩子跑这么远来上学?她爸妈也放心把她送到这里来吗?每天来回多不方便啊!”

“我也不知道四叔他们是怎么想的。而且,我四叔和四婶跟我们家来往也不多。”如果不是知道这次是偶发事件,颖颖真的要怀疑林清是故意来给她添堵的。实在是处处都透着古怪劲儿。

“你那个四叔啊,看着挺精明的,实际上就是喜欢把所有人都当傻子,然后自己还洋洋得意。”在吕秀梅看来,林谨汾就是一个会耍小聪明的普通人罢了。至于他的妻子,“你四婶这人,不好相处。作为一个长辈,有些刻薄了。”

颖颖心想,吕奶奶还是不好意思把话说得太直接。她四婶可不止是刻薄而已。李联萍这个人,实在是有些拎不清。太不合时宜了。

但凡是一个有心眼儿的人,在外人面前也不会对一个小孩子如此刻薄,还把自己的喜怒全都摆在脸上,实在不像是一个长辈该有的做派。

“我不喜欢四叔和四婶!他们让我觉得不开心!”颖颖难得孩子气地说,直接向吕奶奶表达了自己的喜恶。

“咱们跟他们来往不多,不舒服就没必要附和他们。”吕秀梅像林姜征一样,叮嘱着颖颖。

颖颖点点头,又说道:“不过,我还是最不喜欢林清堂姐了!她为什么要问我那么多问题啊?我不知道的问题,我怎么回答她嘛!”

自从察觉到林清不对劲以后,颖颖就立刻警觉了起来。她忽然明白了自己之前觉得哪里不对劲了。

就是表现得有些太懂事了!她好像能明白所有人的话,这可不像是一个孩子该有的样子。

她不想让其他人知道自己重生的秘密,所以应该适当的表现出一些孩子气,就像现在这样。

吕秀梅觉得颖颖的说法很可爱,不过还是认真地跟颖颖解释道:“你那个堂姐,也不简单。你可要特别注意她才是。”

其实,吕秀梅活了这么大岁数,什么事没见过呢?

颖颖虽然偶尔会说一些成年人才会说的话,可是她仔细观察过了,颖颖大约是因为从小就没了母亲的缘故,难免会比同龄的其他小孩子懂事和明理一些。但颖颖本性善良,是个好孩子。

直到今天看到了林清那个孩子,吕秀梅在她身上感觉到了一种说不出的不舒服。

“那个孩子,实在是不像个孩子。还有她的言行举止,看起来比咱们这些大人还要世俗。这可不是一般的孩子能有的。”

吕秀梅最后还是总结了一句。

在大头和吕奶奶的各种劝说下,颖颖总算放平了心态,准备等林清出招后再见招拆招。

不过,主要原因并非是他们的劝导,而是大头叔的厨艺起了作用。

在颖颖无意中说过自己想吃火锅之后,大头叔立刻就明白了颖颖的意思。对于一个厨子来说,就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。如果有,那就继续研究罢了!

于是在当天晚上,颖颖就在家里吃上了北方最正宗的涮羊肉。

九月份的天气刚刚好,尤其是傍晚的时候,更是凉爽宜人。三个人坐在院子里,吃得满头大汗,也让吕奶奶想起了很多小时候和父亲兄弟们在一起的往事。

到了最后,不仅是颖颖吃得心满意足,更是让大头叔对自己的父亲、爷爷和叔叔们有了更多的儿时印象。

当然,最关键的还不是这些,而是让吕奶奶想起了小时候,也感觉自己还年轻,她还可以做很多事情。

总之,吃过一次涮羊肉之后,三个人都收获了快乐。

基于此,大头叔觉得现在的天气还不算冷,他们总吃涮羊肉也不行,就主动开始研究其他的火锅。比如,著名的麻辣火锅。

也就是从第二天开始,大头叔开始在院子里支起的炉灶上炒起了火锅底料。

那霸道的麻辣鲜香味道,引得住在附近的很多人都饥肠辘辘。甚至有人主动跑到了大头叔的家门口,想要一探究竟。

颖颖觉得很有趣。果然,无论是现在还是几十年以后,国人都无法抵挡火锅这种浓烈的味道。

对于八十年代的人来说,他们的日常调味料只有油盐酱醋。而火锅底料里的调味料可不少,能引起大家的注意,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。

不过,看着每天围在她家门口的人越来越多,颖颖就不太理解了。

“吕奶奶,咱们不是做了一大锅火锅底料吗?难道都吃完了?”那可是一大锅啊!毫不夸张地说,足够他们吃一整年了。

吕秀梅摇了摇头:“这就是你不懂了。他们知道这是调味料之后,一个个非要跑过来买你大头叔的调料,非要说这东西炖菜也好吃。”

颖颖心想,别说是现在,就是以后也有很多人直接用火锅底料炒菜。而且,还有很多著名的连锁火锅店,更是捧出了一个首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