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章 狸猫换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2099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0

光阴流转,往事如烟。多年以后,林姜征才向女儿颖颖,缓缓揭开了那段被尘封的过往。

那一年,他的痴心四叔林谨汾,凭借着死缠烂打的攻势,终于俘获了千金小姐李联萍的芳心,两人如愿以偿地坠入了爱河。

而林姜征呢,也老老实实地参加了棉纺厂的招工考试。说来也巧,李联萍因为其父是厂长的缘故,不仅早已在棉纺厂占有一席之地,还摇身一变成了这次招工的主管人员之一,手握大权。

野心勃勃的林谨汾,心中早有盘算。自从和李联萍勾搭成奸后,便时不时在她耳边吹风,哭诉家里的困境,细数自己从小到大受到的来自林姜征的排挤和欺压。如此这般添油加醋,耳濡目染之下,李联萍对林姜征的印象自然是差到了极点。

等到林姜征和林谨汾兄弟俩参加完考试,李联萍便在林谨汾的怂恿和引导下,炮制出了一个阴险至极的计划——狸猫换太子,偷梁换柱,将林姜征的试卷名字,换成了林谨汾的!

彼时的林谨汾,内心也充满了忐忑。他害怕林姜征和家里的其他人知晓真相,更担心引起未来岳父——厂长的反感和不满。几番权衡之下,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,以感谢李联萍的名义,和她突破了最后一层防线,发生了那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。

事后,林谨汾立刻许下海誓山盟,承诺要娶李联萍为妻。两人省略了诸多繁琐的步骤,火速订婚。等到招工考试成绩公布的那一天,林谨汾的名字赫然在列,成为了棉纺厂的正式工人,同时,他和李联萍的婚事也已敲定,只待良辰吉日。

“爸,我实在想不通,当时你为什么就同意了呢?反正四叔都已经订婚了,就算把事情闹大,对李家也没有任何好处啊!”

颖颖满脸的不解,在她看来,爸爸林姜征完全可以选择拒绝,据理力争,而不是任由四叔摆布。

林姜征闻言,轻轻地摇了摇头,叹息道:“你四婶的父亲,虽然不是棉纺厂的一把手,但也是位高权重的副厂长,在厂里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。即便我费尽心思,想方设法地把这件事公之于众,恐怕也难以撼动李家的根基。反而到最后,所有的罪名都会落在你四叔身上。真到了那个时候,你爷爷奶奶非但不会同情我,反而会同情他,而我,就成了罪人,成了破坏他们家庭幸福的罪魁祸首。”

林姜征毫不避讳地道出了林家二老偏心眼的事实。而且退一万步讲,就算他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把本该属于自己的工作夺了回来,如愿以偿地进入棉纺厂上班,那又如何呢?

有李家在背后撑腰的棉纺厂,又怎么可能不怨恨他这个仇人呢?更何况,回到家以后,他每天还要面对来自家人的指责和埋怨,指责他为了一个工作,竟然把自己的亲兄弟逼上了绝路。

如此一来,他在林家的日子,恐怕也会变得更加艰难。

正是出于这种种顾虑,林姜征才选择了隐忍不发,利用当时自己看似弱势的地位,巧妙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一定的利益。

“爸,你可真是白白牺牲了自己,四叔未必会感激你的慷慨,而且你还耽误了自己的前程。”

颖颖带着一丝埋怨的语气说道,这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。

然而,林姜征的心里却并不后悔。毕竟,他还有很多事情是家里人所不知情的,也是在当初那个特殊的环境下,不能轻易说出口的。

在林姜征看来,他所做的事情,并不一定需要得到所有人的理解。比起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,他更在乎自己的实际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,以及自己未来的发展。

“谁说爸爸吃亏了?”林姜征听了颖颖的话,笑着调侃了一句,“当年我也狠狠地坑了他们一笔钱呢!而且,如果不是爸爸回到了村里,你可就不一定能够出生了。”

如果他当年没有回到村里,而是选择留在城里,或许会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,娶一个城里的女人,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。那样的话,他一生的基调也就定格于此了。

“可是,村里的生活很苦啊!比起爸爸你受苦,我宁愿自己没有出生。”颖颖也轻轻地反驳道。

直到现在,颖颖依然清晰地记得,上一世自己离开人世后,爸爸一个人孤独地等待着自己归来的场景。

如果林姜征没有娶何慧芳为妻,如果他们之间没有林颖这个牵绊,或许对林姜征来说,反倒是一件好事。

他完全可以和一个真心喜欢他,或者只是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人结婚。那位女性,可以是一位有工作的女强人,也可以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。但无论如何,她都能够陪伴在林姜征身边,与他携手共度一生。

在林姜征和何慧芳的婚姻里,显然林姜征付出的更多。在那个年代,在很多人的眼中,这种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婚姻关系,并不符合当时的社会价值观。

但这只是颖颖的想法,而林姜征的想法却截然不同。

林姜征无奈地摇了摇头,说道:“颖颖,你是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待过去的事情,所以才会觉得我当初的决定实在是太荒唐了。可是在那个时候,很多事情和现在是不一样的。”

看到颖颖还是一脸不解的样子,林姜征便耐心地和她解释了一番。

除了之前他所说的,他对李家在棉纺厂的强大势力的忌惮之外,更重要的原因是,林姜征觉得在城里的生活,对他来说,远不如在村里更有价值。

事实上,在那个时候,即便他把原本属于自己的工作让给了林谨汾,他依然有机会去参加其他工厂的招工考试。或者说,即便他错过了这一次机会,以后也并非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。

但是,林姜征并没有这样做,而是选择以一副落魄的姿态回到了村里。

“以前爸爸不能和你说,其实在那些年里,爸爸并不缺钱。”

林姜征回到村里以后,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示人,不仅老林家的人对他充满了同情,就连村里其他人,也都觉得林姜征一个高中生,被迫回家务农,实在是太惨了。

农村人大多比较朴实善良,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大家平日里对林姜征都格外照顾。

“在亲戚相处中,你要明白一个道理。亲戚就是‘恨你有,笑你无,嫌你穷,怕你富’。在我表现出自己弱势的时候,反而给我争取来了更多的自由。”

即便林姜征表现出自己不会干农活,也没有其他人指责他,甚至还会安慰他说,林姜征不会干农活是很正常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