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 村名难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1839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9:00

此时此刻,村长李建新愁眉紧锁,哪有心思理会那些村民的窃窃私语?他满脑子想的都是该如何向公安机关交代。

谁能想到,在他们这群淳朴老实的庄稼人里,竟然出了王武这么一个丧尽天良的家伙,简直是道德沦丧!竟然做出贩卖亲生骨肉的禽兽之事!

这事儿要是传扬出去,向阳村以后还怎么在十里八乡立足?适龄男女的婚姻嫁娶恐怕都会受到影响!

要知道,村长平日里总是笑呵呵的,待人温和。今天,他罕见地动了真怒,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,顿时鸦雀无声。不管大家是真心悔悟还是害怕得罪村长,都屏气凝神,静静地听着村长训话。

“栓子,你赶紧去把村里的老人们都请过来,咱们一起商量商量,看看到底该咋办。”村长焦头烂额地说道。

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公安,更不知道王武一家会受到怎样的处罚,还有向阳村未来的发展,这些事情让他没了主意,只能求助于村里的老人们,听听他们的意见,集思广益。

“建新呐,你有没有想过,以后大美和小美这两姐妹该咋过日子?”林奶奶慈祥地问道,打破了院子里的沉寂。

林颖暖也关切地看向村长,她对这个问题同样十分好奇。

王小眉和王小美说到底还是两个孩子,无论王武等人最终会不会被判刑,可以肯定的是,她们姐妹俩不可能继续在王家生活下去了。

那么,在这种情况下,该如何妥善安置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呢?

村里人都知道王小眉是个懂事能干的孩子,可也不能随便找个人家把她娶了吧?如果真那样做了,那才是真的要出大事了!

说白了,现在王小眉和王小美就是两个吃闲饭的人。

要是放在十几年前的集体公社时期,村长还可以直接拍板,用集体的粮食养活她们姐妹,再给收养她们的人家一些补贴。甚至不给补贴都可以,毕竟两个姐妹也能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。

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,谁要是收养她们姐妹,就得从自己家省出口粮来,小女孩干的活儿也不值几个钱。

所以,如果王小眉和王小美不能继续留在王家生活,她们就真的无处可去了。

村长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,可他毕竟只是一个村长,也不可能强迫任何人收养王小眉姐妹。

等到村里的老人们陆续赶来后,村长把自己的想法和老人们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,可几个老头都默默地抽着旱烟,谁也不吱声。

林爷爷和林奶奶在村里也是辈分比较高的长辈,所以也坐在其中,颖颖自然也跟着他们。

“我看啊,以后不如让家里孩子少的人家把大美和小美养了,也算是给家里添个人。”说话的是林爷爷的一个堂兄弟,他家人口众多,显然是想把自己家摘出去。

“女娃娃嘛,实在不行就看看谁家的小子年龄合适,就当是提前领个童养媳回去,以后感情也好培养。”说这话的人家里儿子多孙子也多,满脑子想的都是怕以后孙子们不好娶媳妇,才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。

“咚咚”,年纪最大的六太公用烟杆敲了敲地面,然后环视了众人一眼,缓缓开口道:“你们几个在这里说那么多,还不如去问问大美和小美的意思,再说了,如果人家公安有别的安排,你们非要一意孤行,那能行吗?”

六太公冷笑了一声,带着警告的意味说道:“别一天到晚只想着自己那点儿破事儿!我看你们就这点儿出息!”

六太公的话虽然刺耳,但因为辈分的原因,也没有人敢反驳,大家都不敢再吭声了。

就在这时,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:“村长!你快出来!公安来了!”

唉,看来他们也没时间再左思右想了,还是先看看这个案子到底有多严重吧。

说不定,以后向阳村的名声就要毁于一旦了。

“欢迎欢迎!各位公安同志!我们村里的人现在都在这里,就等着听你们的指示!”村长一看到公安的身影,立刻热情地迎了上去。

走近了才发现,来人竟然是熟人,这不是之前帮忙打听林姜征消息的刘芳吗!

其实,林颖暖、林爷爷和林奶奶在出门的时候也看到了刘芳,可是他们现在的关系有些尴尬,也不好主动打招呼。

不过,刘芳似乎并不介意之前的事情,依然热情地称呼林爷爷和林奶奶为“大伯”、“大娘”。

“我们把孩子带回来了,让王武和他的妻子出来一下。”刘芳公事公办地说道。

村长有些不解,他焦急地问道:“他们……是不是要被枪毙了?”

村长的问题听起来有些可笑,但也反映了现在农村人的普遍认知。

在很多人的印象里,一旦惊动了官府,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。

这也导致了在农村,很多人不愿意报警,既是害怕,也是无知。这种观念根深蒂固,很难改变,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几个人的普法和宣讲,更需要很多人去学习,提高整体素质。

这是需要基础教育的普及才能做到的,而且短时间内,老一辈人的观念依然难以转变。

刘芳笑了笑,安抚道:“没有那么严重,我们只是有几个问题想要问问你们和他们。”

“这是……难道我们也有罪?”一位老叔公惊恐地问道。

别看老叔公平时文质彬彬的,看起来博学多识,实际上却更加害怕当官的。当然,他是旧社会成长起来的人,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想法。

他这句话说得让其他人都无言以对。

现在已经是新社会了,怎么还有人觉得会搞连坐那一套?而且看样子老人家已经六七十岁了,又是事前完全不知情,总不可能去惩罚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家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