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 债如山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2148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55
想要同时兼顾挣钱和家庭,对于潘韵蕊来说,简直难如登天。
她内心如同拉锯一般左右摇摆,最终还是鼓起勇气,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婆婆吴琴桐,希望能得到一些建议,一起商量未来的日子该如何度过。
婆媳二人秉烛夜谈,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,最终决定由潘韵蕊先行一步,前往县城去探探路,摸清情况,等一切都安顿妥当之后,再回来接吴琴桐和两个孩子一同前往。
潘韵蕊闻言,起身从角落里拿出了一个破旧的布包,又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些钱,递给吴琴桐,轻声道:“妈,这些钱你先留着,当作家里的生活费。”
吴琴桐见状,连忙推辞,说什么也不肯收下:“你出门在外,用钱的地方多着呢,妈去捡些废品,再帮人做些零工,也足够我们祖孙几个吃了。”
“妈,我这儿够用的,你放心吧,我都已经安排好了。这些钱,我原本是要全部还给雇主家的,可她人好心善,体谅我们家有难处,就只收了一部分,剩下的,等以后有钱了再慢慢还。”潘韵蕊一边说着,一边将钱一张一张地摊放在桌面上,又从旧布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小叠借条,平铺在钱的旁边。
“我想着,把这些钱分成几份,明天先给那些借钱给我们的人家送去一点利息。虽然不多,但也算我们的一点心意,总归要让大家看到我们的诚意。”潘韵蕊将自己的打算,仔仔细细地告诉吴琴桐,并在她的帮助下,将事先计算好数额的钱和对应的欠条一一分好。
做完这一切,潘韵蕊的心里顿时安定了不少。虽然又变得身无分文了,但她觉得守住了做人的底线,保住了诚信。
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,甚至还有心情开了一句自嘲的玩笑:“这刚揣进兜里的钱,还没来得及捂热乎呢,就又出去溜达了一圈。现在啊,咱们家的家底,比脸都干净。”
吴琴桐也被她逗乐了,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:“俗话说得好,有借有还,再借不难。做人呐,就得说话算话,这样路才能走得长远。”
“韵蕊,你做得对,咱们就算把裤腰带勒得再紧,只要还能喘过气来,就先把欠人家的钱给还上。”
“是啊,先把欠的还上,再把挣的攒着,咱们家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。”潘韵蕊的脸上也洋溢着欣慰的笑意,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希望。
“妈,您也早点歇息吧。”潘韵蕊缓缓起身,在回到自己房间之前,又从口袋里掏出了那枚金戒指,连同吴琴桐坚决不肯收下的两张五十元纸币,悄悄地放在了那张摇摇晃晃的桌子上。
第二天,天色刚刚泛起鱼肚白,潘韵蕊就醒了。她感到口干舌燥,浑身发烫。
她抬手探了探自己的额头,这才意识到,大概是前些日子为了生计,一直都在强撑着,透支了自己的身体。如今,精神一放松下来,反而娇气地发起烧来了。
潘韵蕊感到四肢无力,浑身酸痛,可一想到今天就要迈出还债的第一步了,心头便涌起一股莫名的欢喜,支撑着她缓缓地从床上爬了起来。
她简单地吃了两口东西,稍微缓了缓劲儿,便揣着那个破旧的布包,踏出了家门。
大街小巷,各家各户,潘韵蕊拖着那双疲惫不堪的双腿,不知疲倦地奔走着。她那虚浮的步伐里,却透着一股坚定的力量。
每从一户人家里出来时,潘韵蕊原本有些佝偻的脊背,就会往上挺直一点点。
最后一户,是她的娘家。
潘韵蕊提着一小袋番薯干和几个土鸡蛋,刚走进院子,就看到她的父亲潘长征正坐在门口剥豆子,“爸。”她轻声唤道。
潘长征的眼底迅速地滑过几分欣喜,他连忙就要起身迎接,可屁股才刚刚离开板凳,却又重重地坐了回去,有些别扭地低着头,继续择着菜,只是朝着屋里高喊了一声:“阿英!”
罗凤英听到喊声,从屋里走了出来,嘴里还不停地抱怨着:“喊什么呢,这么急匆匆的。”
“妈。”潘韵蕊笑着迎了上去,她眉眼间的放松,让罗凤英心里感到无比的踏实。
“阿花来啦。”罗凤英一把拉住潘韵蕊的手,将她拉回屋里,一边热情地张罗着招待她,不知何时也跟着走进屋里的潘长征,突然插了一句:“又不是没来过。”
潘韵蕊现在越来越能看懂潘长征的嘴硬心软。他这句话的意思,其实就是想说,别把她当成客人一样对待,显得生分。
罗凤英听了,没好气地瞪了潘长征一眼:“剥你的豆去,明天早上还得拉到菜市场去卖呢。”说完,她才又转过身来,对着潘韵蕊笑道:“别理他,就那死鸭子德性。”
潘韵蕊闻言,低声轻笑了起来,看着父母斗嘴,也感到一种别样的幸福滋味。
罗凤英支走了潘长征去干活,这才仔细地打量着潘韵蕊那张有些肌瘦苍白的脸庞,眼中充满了疼惜,“瞧瞧你,都把自己折腾成什么样了……我的孩子啊,怎么命就这么苦呢……”
“妈,我不苦。日子都在慢慢地走上正轨了。”潘韵蕊笑着安慰道,又和罗凤英聊了几句,把自己接下来的打算告诉了她。
聊着聊着,罗凤英又开始多愁善感起来,自顾自地絮絮叨叨个不停。
“还有那两个小的,小小年纪就吃尽了苦头,还好两个孩子都乖巧又懂事……”
“特别是小蝶,幸亏是找回来了,不然我这辈子都不知道该怎么过下去了……”
潘韵蕊静静地听着,直到罗凤英把心里所有的担忧都念叨得差不多了,才轻声地说了一句,“妈,我饿了。”
“好,好,妈马上给你做。”罗凤英听了,立刻起身走向灶台,开始忙碌起来,她还特意拿出了珍藏的桂圆干,一颗一颗地剥了起来。
潘韵蕊见状,也起身走到院子里,坐在潘长征对面的凳子上,像小时候那样,一颗一颗地剥起了豆子。
“要去城里了?”潘长征欲言又止了好几次,最终还是问出了声。
“嗯。”潘韵蕊轻轻地应了一声。
“要是没混出个名堂来,就别回来了!”潘长征依旧嘴硬,说不出什么好听的话。他知道,在那么多的孩子里,就只有这个小女儿最像自己,倔得厉害,一旦下定了决心要做的事情,十头牛都拉不回来。既然劝不住她,那就由她去吧,让她去干出个漂漂亮亮的模样来。
“好!”潘韵蕊重重地应了下来,这也是她对自己提出的要求。
“阿花,外面风大,快进屋来吃饭。”罗凤英朝着屋外喊了一声。
这声充满着熟悉感的喊吃饭的声音,让潘韵蕊感到有些恍惚,仿佛回到了小时候,她在外面的院子里,跟着几个哥哥一起瞎跑疯玩,闻着屋里飘出来的饭菜香味,望着烟囱里冒出来的炊烟,听着罗凤英扯着嗓子高喊“开饭啦!”的场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