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家之重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2080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55

“车到山前必有路,船到桥头自然直。”
潘韵蕊与林建国低声细语,商量许久,最终决定先从林家这边的亲戚着手,能借多少算多少,剩余的缺口,也只能求助于呈会了。好在潘韵蕊手头还有些活计,这批鞋帮如果能顺利完工,家里的经济压力便能稍稍缓解。

计划既定,林建国不敢耽搁,立刻着手去亲戚家奔走。
潘韵蕊本想一同前往,但设身处地地想,这种低声下气求人的事情,又有谁愿意让至亲之人亲眼目睹呢?
于是,潘韵蕊选择留在家中,仔细研究鞋帮的样品,拆解、比对,每一个步骤都力求精准,随后便立刻开始踩鞋帮。虽然一双鞋帮的单价不如制衣高,但只要她加快速度,多踩一些,也能为家里多挣一份收入。

接下来的几天,林建国四处奔波,为出海的事情操劳,潘韵蕊则日夜不歇地踩着鞋帮。
林小唯也主动承担起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,有时陪伴在妹妹身边,有时则拿着鞋舌、里布等零碎部件,到里屋与阿奶吴琴桐一同手工对半撕开,有时,祖孙二人便各持一把剪刀,将鞋帮之间的连线一一剪断,再细心地修剪好线头。
祖孙俩忙碌着,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。潘韵蕊听着这些声音,干劲也更足了,一刻也不敢停歇。就连还在襁褓中的林小蝶,似乎也感受到了家里的氛围,变得格外乖巧,不再像往常那样动不动就哭闹。
一家人铆足了劲,默默地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。终于,他们迎来了第一个好消息,林建国已经把跑船出海的事情安排妥当了!只是,最后的资金缺口仍然难以补齐,最终还是不得不搭上呈会的线,借了一些钱,虽然利息比亲戚间要高出不少,但至少能够解燃眉之急。
临行前夜,一家老小都难以入眠,各自怀着不同的心事。

林小唯依偎在阿奶吴琴桐身边,好奇地问道:“阿奶,海的那边是什么地方啊?很远吗?要走多久才能到呢?”
“应该很远吧。或许要走一百个日夜。”吴琴桐的声音轻柔而缓慢,但其中却难掩一丝寂寥。
“要走这么久啊,那阿爸为什么还要去呢?待在家里不好吗?”
林小唯稚嫩的问话,在吴琴桐的心头久久回荡,让她不禁陷入了回忆。当年,她和爱人为了躲避战乱,东躲西藏,不知逃了多少个日夜,好不容易在战火中幸存下来,却最终被几口粮食压垮了脊梁。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爱人,活生生地饿死在自己面前。

是啊,为什么要去呢?明明知道前路充满了未知的危险,却仍然要拼了命地往外闯,不就是为了混一口饱饭吃吗?
人活一世,不过为了一口粮。可到头来,为了这口粮,又有多少人没能好好地活下来。
吴琴桐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,轻轻地叹了一口气。
“阿奶,是家里不好吗?”林小唯又往吴琴桐身边靠了靠,紧紧地抱着她的胳膊。
吴琴桐慈爱地抚摸着孙女柔软的发顶,“家里当然好啊,可你阿爸是为了让这个家变得更好。”就像你的阿爷,为了让当时的家更好,活生生将自己逼上了绝路啊……
林小唯望着阿奶眼角闪烁的泪光,似懂非懂。
家里好,那阿奶为什么要哭呢?变得更好,不应该开心地笑才对吗?
她感觉到阿奶今晚有些不开心,便伸出小手,轻轻地戳了戳阿奶的嘴角,“阿妈说,笑起来才好看。”
也许就像自己舍不得阿爸一样,阿奶也是舍不得儿子吧。
林小唯学着大人的模样,笨拙地哄着阿奶入睡,然后悄悄地起身,走出房间,拿起纸和笔……

另一间屋里,林建国正抱着小女儿,轻声哼唱着摇篮曲,哄她入睡。潘韵蕊则在一旁,小心翼翼地将两套崭新的衣裳单独包好,放入行囊之中。
“都收拾好了吗?”今晚的潘韵蕊格外地沉默,成婚七年以来,这还是夫妻俩第一次面临生离。
“都好了。我听隔壁村衣锦还乡的老赵说,在外面穿西装、打领带,吃着西餐,日子过得好不威风,他这几年发了财,还打算把老婆孩子都接过去享福呢。”林建国试图用这些话来宽慰妻子。
“在外头人生地不熟的,海上又多变故,你一定要多加小心。要是钱不够用,一定要跟家里说,我们会想办法寄过去的。”潘韵蕊反反复复地叮嘱着,心中始终难以安定。
“放心吧。肯定只有我往家里寄钱的份儿。”林建国难得开了个玩笑,想要打消妻子的忧虑。
“沿途要去那么多国家,到时候我还要给你、给两个宝贝还有妈,都带些漂亮的衣裳回来。”
“还有,这路途遥远,海上通讯也不方便,要是短时间内没有消息传回来,也不要太过担心,可能路上遇到了什么变故耽搁了,只要有机会,我一定会尽快跟你们联系的。”
林建国将这些天来记在心里的经验之谈,一一地交代给潘韵蕊。
两人就这样一直聊到天亮,潘韵蕊的心情总算稍稍平静了一些。

……

一夜辗转反侧,临到分别的时刻,反而变得平静了。
潘韵蕊一大早就起床,给林建国准备了赶路的干粮,又精心烹制了四道菜肴。
吴琴桐也坚持着起身下床,颤巍巍地坐到了那张有些破旧的餐桌上的主位,潘韵蕊、林小唯和抱着小蝶的林建国,则分别坐在桌子的两侧。
一家五口人,围坐在一起,吃了一顿难得齐整的团圆饭。
临走之前,林小唯拿出了两张纸,那是她连夜画出来的全家福。歪歪扭扭的线条,稚嫩而又认真地勾勒出了她心中家人的模样。
“阿爸,这张给你,另一张挂在家里,这样我们就能随时看到每个人啦。”
林建国望着女儿熬得通红的双眼,喉咙里哽咽着,充满了酸涩,他努力地扬了扬嘴角,艰难地挤出一个字:“好。”
潘韵蕊转过身,悄悄地拭去眼角的泪水,才又笑着开口说道:“我们小唯真有绘画的天赋,画得真好!”
临行之前,一家人说着一些家常话。每一张平静的笑容背后,都蕴藏着无尽的不舍和牵挂。
时间到了,不得不走了。
潘韵蕊接过林建国怀中的小蝶时,听到了一句低声的呢喃:“只可惜,不能亲眼看着老二长大了。”
她的手微微一顿,连忙轻轻地安抚着扁着嘴想要哭闹的小蝶,心中充满了千丝万缕的愁绪。
但她没有像旧时送别那样牵衣顿足,哭天抢地,只是用平静而又坚定的语气说道:“我们在家,等你平安归来。”
……

林建国走了,他不敢回头,一路恍恍惚惚地埋头走着,直到与同行的伙伴们汇合,才稍稍缓过神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