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2章 点亮山村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2332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52
因为冯念念的到来,小小的槐树村正悄然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,陆晏偌看在眼里,心中对她充满了敬佩。
“我觉得这事儿靠谱!”陆晏偌兴奋地搓着手,眼神闪亮,“现在的丁书记和田书记,跟以前那些尸位素餐的领导可不一样,他们肯定会支持咱们的。想当年,县里的技术员下来的时候,我跟建国就像两个小尾巴似的,天天跟在他屁股后面跑,他老人家说了,只要资金到位,半年之内保证通电!现在再过两个月就是枯水期,正好开工建水电站,说不定明年上半年,咱们就能用上电了!”
陆晏偌越说越激动,仿佛已经亲眼看见了夜幕降临后,整个村子都亮起了灯光,家家户户灯火通明,村里的道路两侧也竖起了高高的路灯,把路面照得亮如白昼,宛如天上的星星落入了凡间。
“这件事还得跟孙叔好好合计合计,让他老人家出面才行,咱们光在这儿空想没用。”陆晏偌一拍大腿,拉起冯念念就走。
两人一路小跑来到村委会办公室,只见孙队长正被一群村民围在中间,忙得满头大汗,耐心地解答着他们关于养猪的各种问题。
上次卖菌子的时候,冯念念和陆晏偌就曾向孙队长提过修建水电站的事情。孙队长深知村里通电之后能带来多少好处,可资金问题就像一座大山,横亘在他们面前,让人望而却步,几乎觉得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实现。
当时,孙队长吧嗒着旱烟,冲着冯念念直摇头,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无奈:“丫头,建小水电站这事儿,前几年县里的技术员就下来考察过了,说咱们清溪河这地形,最适合建水电站。可那得要多少钱啊!咱们县里穷得叮当响,根本没钱!就算国家能给咱们贷款,可咱们周边几个大队加起来,也凑不出这么多钱。这次卖菌子的钱,就算一分不花全投进去,也还差一大截呢!”
可现在,听了冯念念和陆晏偌的提议,孙队长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,激动得泛起了红光。“这个法子好啊!咱们今年砍下来的竹子,正愁没地方用呢!要是能卖给造纸厂,那可真是太好了!”
每年秋收之后,村里都会组织劳力砍伐一批竹子。一是因为老竹子会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,为了让来年春天的新笋能够茁壮成长,必须砍掉一部分老竹子,给它们腾出空间。二是因为老竹子容易生虫,导致新竹也跟着遭殃,所以必须清理掉。
往年,村里人都是把砍下来的竹子编成背篓、箩筐、撮箕、竹席之类的竹制品,但这些东西的用量实在有限,竹子根本用不完,最后都只能劈开当柴烧了。
今年,因为秋收之后紧接着就是全村人出动采菌子,紧接着县里又刮起了一阵风,接着又是养猪的任务,孙队长被各种事情搞得焦头烂额,还没来得及组织大家砍竹子。现在,如果能把这些竹子卖给跃进生产队,换成大把大把的钞票,那岂不是天大的好事?
“哎呀,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灵光啊!我听到造纸厂招工的消息,光想着以后作业本能便宜点儿了,你们倒是想着怎么把咱们的东西卖出去!真是后生可畏啊,不服老不行咯!”孙队长看着陆晏偌,忍不住感慨道。
陆晏偌嘿嘿一笑,赶紧把冯念念拉到身前,把她推了出来:“孙叔,这主意是念念想出来的,建水电站也是她提议的。”
办公室里所有人的目光,瞬间都聚集到了冯念念身上。这个从城里来的女学生,刚来的时候连韭菜和麦子都分不清楚,对村里人的态度也爱答不理的,可现在却一心为村里着想,接连帮村里做了好几件大好事。现在,大家的日子能过得这么舒坦,她可是功不可没。
“大家伙儿都好好看看,人家冯知青,时时刻刻都想着咱们村里,所以才能想出这么多好点子!你们都要多向冯知青学习学习!”孙队长热情地表扬了冯念念,脑子飞快地转动着,很快就有了主意:“这事儿咱们得兵分两路,分头行动才行!”
按照他的计划,第一队由会计带着他媳妇去跃进大队,务必要让对方答应买下槐树村的竹子。会计媳妇的娘家就在跃进大队,而且她的亲哥哥还是大队委员,在队里很有话语权,这层关系当然要好好利用起来。
“现在这消息刚传出来,估计还有很多生产队没反应过来呢,咱们得抢占先机才行!”孙队长用力挥了挥手,仿佛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钞票向他们飞来。
正好会计也在办公室,孙队长立刻让他回家拉上媳妇,立刻出发,还把村里的驴车派给了他,免得路上耽搁时间。
会计也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,答应一声,撒腿就往外跑。
另一队则由孙队长亲自带队,和建国、陆晏偌一块儿去公社找田书记,请田书记出面,再帮他们一把。
这样公私双管齐下,应该就万无一失了。
孙队长那一队进展得很顺利,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田书记,把他们的打算向田书记做了详细的汇报。
“田书记,我们这次卖竹子的钱,打算在清溪河旁边建个小水电站。以前县里的技术员来勘探过,说咱们这儿很适合建水电站,而且这小水电站的发电量,足够咱们周边几个大队用了。”孙队长满怀希望地说道。
田书记听了,表现得非常感兴趣,却并没有立刻表明自己的态度,而是笑着问了孙队长一个问题:“通了电,除了照明之外,还能干啥?你们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啊?”
孙队长一听,立刻明白了田书记的意思,笑着说道:“田书记,您这是要考考我啊?”
田书记摆了摆手,笑着说道:“我可不是要考你,我就是想看看,你们心里到底有没有数。”
孙队长暗自庆幸,当初冯念念和陆晏偌说服他修建小水电站的时候,详细地列了一张计划表,一二三四五,一条一条地讲解给他听,他全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。这会儿,正好可以一股脑地汇报给田书记。
孙队长听到田书记要考他,立刻把自己从冯念念和陆晏偌那里听来的好处,全都一股脑地汇报给了田书记。
“田书记,这通了电,好处可多着呢!咱们开垦的那些梯田,只要一遇上干旱,就没法浇水,旱得厉害。光靠人力一桶一桶地往上挑水,那得累死个人啊!通了电,就能用水泵把水抽上去,再也不怕老天爷不下雨了。现在咱们又有了养猪的肥料,可以多施肥,再精心管理,一亩田收个千八百斤稻谷,那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!咱们村里那六十多亩田,就能生产六万多斤粮食,咱们村里不到两百号人,一人头上能多分三百多斤稻谷!这样一来,咱们以后就再也不用愁没饭吃了,国家也能少发咱们村几万斤回销粮,这不是天大的好事吗?有了钱,有了电,饭也能吃饱,咱们还想搞个打米坊,再搞个磨面坊、榨油坊!这样一来,周边大队的乡亲们,都能到咱们村里来磨面打米,不用跑到那么远的公社去了,他们省时省力,咱们也能挣上一笔钱!照这样发展下去,咱们村子肯定会越来越富裕!当然,我们还想搞点其他的副业,具体搞什么,我们还在考虑,一定要找到最适合咱们村子,最能见成效的。反正只要有了电,干啥都方便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