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5章 喜临门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2754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51

其实,对于添置电视机这件事,陆英锐并非囊中羞涩,只是阮雅觉得眼下荧幕上的剧集乏善可陈,实在没必要在家中摆一台,徒增高调罢了。

于是,购买电视的计划便暂时搁置了。

一九七六年岁末,阮明夫妇风尘仆仆地从乡镇赶至江城。

再过一年,便是意义非凡的七七年。这对饱经风霜的夫妻也终于沉冤昭雪,恢复了名誉。然而,他们并未选择重返繁华的京城,而是毅然决然地扎根在了江城这片土地上。

阮明重执教鞭,在江城医科大学担任教授,继续他的杏坛生涯。而张柠,这位在现代社会便已叱咤商界的巾帼,又怎会错过这改革开放初期,遍地黄金的时代机遇呢?

她毅然投身商海。

对于本就具备卓越经商头脑的张柠而言,在这竞争尚未白热化的年代里,一切都显得得心应手,如鱼得水。

转眼间,已是农历二月,江城的天气也渐渐回暖。就在这万物复苏的时节,阮雅的腹中传来了动静。

临近预产期,陆英锐提前告假,寸步不离地陪伴在爱妻身旁。

阮雅稍感不适,他便立刻抱着她赶往医院。

张柠也早早地收拾好了待产包,匆忙给还在学校授课的丈夫去了个电话,便紧随女儿女婿一同赶往医院。

抵达医院没过多久,阮雅便被推进了产房。

陆英锐焦躁地伫立在产房外,目光紧锁着那扇紧闭的大门。只要有护士从里面出来,他便会迫不及待地迎上前去,询问阮雅的状况。

张柠同样对女儿的情况忧心忡忡,但看到女婿如此如热锅上的蚂蚁,她反倒觉得他有些过分紧张了。

身为岳母的她,不得不反过来安慰女婿,让他别太担心。

这情景,倒好像她不是亲妈似的?

好在阮雅肚子里的宝宝们十分乖巧,并没有让他们的母亲遭受过多的痛苦,很快便顺利降生了。

护士喜气洋洋地抱着襁褓中的两个小家伙,从产房里走了出来。

她满脸笑容地向陆英锐等人道贺:“恭喜恭喜!阮雅同志生了一对龙凤胎!”

“男孩是哥哥,女孩是妹妹,以后哥哥可要好好照顾妹妹哦!”在那个年代,龙凤胎还颇为罕见,护士一年也接生不了几对。

因此,她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
陆英锐只匆匆瞥了一眼两个孩子,便迫不及待地追问阮雅的情况。

“我媳妇儿怎么样了?”

“她没事,等会儿就出来了。”

“我现在可以进去看看她吗?”陆英锐急切地想要进入产房。

护士笑着婉拒道:“不好意思,里面还有其他的产妇。”

今天生产的人比较多,阮雅生产时,产房里还有七八位同样在经历生产之痛的产妇。

虽然中间隔着一层帘子,但毕竟还有其他女同志在,贸然让一位男同志进去实在不合适。

陆英锐这才作罢,只得在外边焦急地等待着。

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,他的内心也愈发慌乱。尤其是产房里不时传出的阵阵痛苦呻吟,更是让他的心揪成了一团。

不过,好在没过多久,阮雅也收拾妥当,被护士推着缓缓走了出来。

陆英锐立刻迎了上去。

“媳妇儿,雅雅……你有没有觉得很疼?有没有哪里不舒服?”陆英锐语气中满是关切,双手紧紧握住阮雅的手,恨不得替她承受所有的痛苦。

阮雅脸色略显苍白,但看到丈夫如此紧张地关心自己,脸上还是浮现出了幸福的笑容。

“我没事。”

“孩子呢?”

她刚才在产房里,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孩子。现在出了产房,自然是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宝贝们的模样。

“妈把孩子抱回病房去了,我们这就回去。”

“好。”

来到病房,看到并排躺在小床上的两个小家伙,阮雅的心瞬间变得柔软无比。

孕晚期的种种不适,以及生产时所遭受的痛苦,在这一刻都变得微不足道了。

在医院住了几天后,阮雅便出院回到了家中。

坐月子期间,由母亲和丈夫轮流悉心照料。在他们的严密看护下,阮雅硬是足足坐满了四十二天的月子,才被允许外出活动。

这四十多天的时间里,孩子们与刚出生时相比,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原本还有些红彤彤的小家伙们,一个多月的时间,便变得白白胖胖,眼睛也闪烁着明亮的光芒,可爱极了。

每天,父母还有陆英锐从外面回来后的第一件事,便是去看望孩子们。

看着孩子们一天一个变化,慢慢长大,作为父母的,心中充满了成就感。

等到孩子们十个月大的时候,就已经会含糊不清地叫“爸爸”了。

这让阮雅感到有些郁闷,百思不得其解,为什么孩子们先学会叫的是爸爸,而不是妈妈呢?明明每天都是她在家里细心照料他们的呀!

真是奇怪了。

家中请来帮忙照看孩子的阿姨,听到阮雅的嘀咕,忍俊不禁地告诉她,孩子先开口叫谁,就说明谁比较辛苦。

用阿姨的话来说,是两个孩子心疼阮雅,所以才没有先开口叫妈妈的。

阮雅也不知道阿姨这番话是真是假,不过得知孩子们心疼自己,她自然是十分高兴的。

她也就原谅孩子们先叫爸爸的事情了。

不过话说回来,不原谅,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,不是吗?

一九七七年十一月,一件举国欢庆的大事发生了——恢复高考!

而且,对于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的人的年龄、学历等,都放宽了各种限制条件。

阮雅在家中照看孩子,听着外面大街小巷传来的欢呼雀跃之声,脸上也露出了淡淡的笑容。

过了春节,孩子们马上就要满一周岁了。

陆英锐接到了从京城打来的电话,得知老爷子身体抱恙,阮雅便与陆英锐买了车票,一同前往京城探望。

此番前往京城,除了探望老爷子之外,还要处理一些其他事务,所以就没有带孩子们一同前往。



长途跋涉,顾及到孩子们尚且年幼,阮雅实在不忍心让他们在拥挤的火车上受罪。

所幸,父母始终陪伴在侧,能搭把手,一同照料孩子。

阮明此时还在放假,便成了家里的带娃主力,阿姨在一旁协助。

原本,两个人照看两个孩子,倒也勉强应付得来。可张柠却不放心把心肝宝贝外孙,全权交给阮明照看。

因此,在女儿女婿不在家的这段日子里,她特意放下手头的工作,回家专心致志地照顾外孙。

恰好两个小家伙正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,多一个人便多一份助力。三个人一同照看两个孩子,倒也不会显得过于吃力。

阮雅他们一行人在火车上颠簸了几日,总算抵达了京市。

她深知陆英锐与他父亲的关系并不融洽,所以在陆英锐返回陆家之前,她特意叮嘱他,切莫与家里人发生争执。

然而,事与愿违,那素未谋面的公公,以及陆英锐的继母,还是让他受了一肚子气。

看着丈夫竭力压抑着自己的情绪,阮雅心疼不已。

她上前轻轻抱住他,在他脸颊上落下一吻,柔声安慰道:“别理会他们,至少,我永远爱你。”

“除了我,还有我们的孩子,还有爸妈。”

陆英锐轻轻地应了一声,在京市处理完事务后,便向老爷子告辞,带着妻子踏上了归途。

对他而言,只有江城,那个有媳妇儿,有孩子,还有爸妈的地方,才是他真正的归宿。

至于京市这边?他心里真正认可的,也只有哥哥和父亲而已。

回到江城,生活依旧平淡而充实。

这段时间,又有一批参加高考的学子,金榜题名,迈入了大学的校门。

一连三届高考,阮雅都未能参与。

她充分利用孩子们上幼儿园之前的空余时间,潜心钻研医术。等到孩子们入了园,她母亲便将手中的一家公司交由她打理。

八零年,阮雅芳龄二十四,已然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女老板了。

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,她手中的生意越做越大,竟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,也成为了一代企业家。

陆英锐的职位,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。

夫妻二人,一个掌握着权力,一个掌握着财富,看似没有任何共同语言,但他们的伉俪情深,却一直是江城百姓茶余饭后的美谈!

直到多年以后,当他们都已是须发皆白,人们在提及恩爱夫妻时,仍会以他们作为典范。

他们的子孙后代,也同样以家中的长辈为榜样,无论是嫁娶,都务必以一生一世一双人为目标。

这,已经成为了陆家心照不宣的家规,世代相传的家训!

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