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1章 飞来横祸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2132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48

大山村地处偏僻,缺医少药是常态。村民们头疼脑热,大多时候都靠硬扛。若非这次苏莎出手相助,那孩子恐怕真的凶多吉少。

苏莎扶起那位面色焦急的妇人,轻声安慰道:“没事了,孩子已经脱离危险,您快带他回去好好休息吧。”

妇人感激涕零,连声向苏莎和族长道谢,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,步履匆匆地往家赶。

苏莎与族长并肩走在回村的路上。她不放心地叮嘱道:“族长,关于那木耳,您一定要跟村里人说清楚,务必煮熟煮透,并且要晒干后充分浸泡才能食用。”

族长听了,连连摆手,语气坚决:“还吃?我得告诉他们,这玩意儿碰都不能碰!”

苏莎耐心地解释道:“族长,其实处理得当,木耳是很美味的食材。只是在制作过程中,确实需要格外小心。”

族长却铁了心,说什么也不让村民再冒这个险。

见他态度如此坚决,苏莎也便不再多劝。心里却想着,不知这山上的木耳产量如何,若是数量可观,倒是可以采摘一些。毕竟,这个季节的木耳,口感一定十分鲜嫩。



元国的边境,一片荒凉景象。一条奔腾不息的江河,将元、魏两国分隔开来。江的对岸,便是魏国的领土。而元国边境的这座城池,名为白城。

说是城池,实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城镇,规模甚至不及幽州的一半。

十万大军,一路风尘仆仆,日夜兼程,连续行军十几日,才终于抵达白城。

身披铠甲的李斯筠,骑在高头大马上,目光如炬,审视着戒备森严的城墙,微微颔首。

此地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即使是兵力强盛的魏国,想要攻破此城,也绝非易事,只是近来魏国不断派兵骚扰边境,百姓苦不堪言。

守城将领听到大军到来的消息,连忙一路小跑,赶出城门迎接。

城门缓缓打开,他满脸堆笑,准备将大军迎入城内。

城内的百姓早已翘首以盼,夹道欢迎。当他们看到领兵之人是声名显赫的怀远将军李斯筠时,顿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。

“怀远将军!我们有救了!”百姓们激动地齐声高喊。

李斯筠身手矫健地翻身下马,他身后的十几名副将也紧随其后,“唰”地一声,齐刷刷地跃下马背。

待守城将领来到近前,他恭恭敬敬地说道:“怀远将军!请随我进城吧!下官已在府内备好了丰盛的酒宴,为您接风洗尘!各位将军也请一同前往,房间都已经准备妥当!”

李斯筠神色淡然地拒绝道:“不必如此,我习惯与将士们同甘共苦。大人您坚守此城已久,想必城中粮草并不充裕,不必如此铺张浪费。”

守城将领听了,面露难色,为难地说道:“这……这怎么能行呢?”

莫白上前一步,替李斯筠婉拒道:“大人不必客气,我家将军不拘小节,您还是快快向将军禀报城中的情况吧。”

“那……将军请随我登上城墙!”守城将领连忙说道。

“斥候营!立刻前去探查四周的情况。军备营!就地扎营!”李斯筠有条不紊地吩咐道。

“是!”将士们齐声应道。

李斯筠伫立在城墙之上,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,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。

他接过士兵递来的千里镜,举目远眺。只见魏国的大军已在江对岸扎下营地,旌旗招展,人喊马嘶,一副蓄势待发的景象。

“看来,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。从兵力上来看,魏国并不占优势。”李斯筠转过头,对莫白说道:“莫白!待营地扎稳后,立刻召集所有将领到帅帐议事!”

说完,他又看向守城将领,语气关切地问道:“大人,如今城中百姓的情况如何?”

守城将领如实禀报道:“回将军,先前已经将一部分百姓送出城,妥善安置。剩下的百姓还未来得及转移,不过将军您的大军一到,百姓们的心里都踏实了!”

李斯筠继续问道:“城中还剩下多少余粮?被围困这么久,想必已经不多了吧?”

听到这话,守城将领的脸色有些不自然,讪讪地笑道:“果然瞒不过将军。”

李斯筠沉声道:“传我的命令下去,从军中调拨一批粮食,在城内搭设粥棚,安排人手每日给百姓们发放。”

守城将领听了,激动得热泪盈眶,连连向李斯筠鞠躬,感激地说道:“小臣替城中的百姓,多谢将军!”

不到一个时辰,军营便已搭建完毕。夜幕降临,李斯筠独自站在帅帐内,背着手,神情凝重地盯着眼前的作战地图,眉头紧锁。

片刻之后,各营的将领陆续赶到,在帐内一字排开,静静地等待着李斯筠发号施令。

李斯筠抬起头,目光扫过众人,缓缓地说道:“各位,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。”

“依我看,我们应该主动出击,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!”一位身材魁梧,满脸络腮胡的副将率先说道,声音洪亮,气势逼人。

“末将认为,贸然出击并不可取。我们尚未摸清敌方的虚实,不如先引诱他们出动。”站在络腮胡副将身旁的莫白,身形略显单薄,语气沉稳地说道。

“我觉得两位将军的建议,可以结合一下!”李斯筠的眼中闪过一道亮光,一个大胆的计划涌上心头。

“结合?”众将面露疑惑之色。

李斯筠微微点头,解释道:“不错。魏军之所以按兵不动,无非是因为江面结冰,无法直接渡江。如果绕路,则会耗费大量时间。那么,我们便想办法逼迫他们渡江。等到他们的大军进入江中,我们便安排神箭手进行攻击。由于江面宽度有限,魏军无法一次性全部通过,这样我们便可以分而击之,各个击破。”

莫白提出了疑问:“可是将军,我们要如何才能逼迫他们渡江呢?现在我们的大军驻扎在此,魏军恐怕不会轻易上当。”

李斯筠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个充满自信的笑容:“明日便安排一队人马,大张旗鼓地假装渡江,魏军必定会出兵迎战。这时,我们再突然撤退,偃旗息鼓,让他们摸不着头脑。如此反复三四天,魏军中定会有人按捺不住。”

“再挑选一些嗓门大的将士,在江边大声叫阵,若是魏军有所反应,我们便故意装出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。”

“到了深夜,再安排一些人手,偷偷地将江面的冰层敲碎。我们再放出消息,让魏军得知江面已经可以渡江。如此一来,不怕他们不上钩。”李斯筠的笑容更加灿烂。

一位将领仍然有些担忧:“可若是魏军始终不上当呢?”

李斯筠哈哈一笑,胸有成竹地说道:“斥候营来报,此次魏军的统帅是二皇子拓跋宇。此人心高气傲,刚愎自用,而且性格急躁,渴望建功立业,最受不得别人挑衅。他绝对会上当的。”

太阳冉冉升起,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。

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由远及近,大地都为之颤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