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0章 初入堂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1902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48

苏莎看得眼睛都直了,眼前的景象简直美得不像真的,仿佛是从画卷中走出来的人物一般。
刘修远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,轻声唤道:“进来吧。”声音温和而富有磁性。
苏莎微微低下头,掩饰住自己刚才的失态,再次抬起头时,已经恢复了平静的神色。
拜师礼需要在众人的见证下进行,而距离其他学子们上课的时间,已经不足半个时辰了。
除了刘云峰之外,还有另一位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甲等班的学子,所以他们需要在此稍作等待。
苏莎心想,出来的时候,卤肉已经开始炖煮了,而且她也已经教会了张楠如何查看取货单,所以倒也不着急赶回去。
她先将准备好的束脩费递给刘修远,免得待会儿人多手杂,发生什么不必要的麻烦。
刘修远却用手中的折扇,轻轻地将苏莎放在书案上的锦袋推了回去。
“这是修远堂的传统,凡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入学的学子,第一年都可以免除束脩费。不过,学堂每年都会举行一次考试,如果能够继续保持第一名的成绩,便可以免除第二年的费用,往后每年都是如此。但是,如果下一次考试没有考中第一名,那就需要正常缴纳束脩费了。”
苏莎和刘云峰互相看了一眼,这位先生果然如旭文所说的那样,行事作风与众不同。
既然学堂有这样的规矩,苏莎便又将锦袋收了回去。
刘修远是真心喜欢刘云峰这个孩子,在考试的那天,他就对这个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现在反正也只有他们几个人,刘修远一时兴起,便问了刘云峰许多书本上的问题。
刘云峰都一一认真地回答。
刘修远满意地点了点头,这孩子说话的时候,不急不缓,思维逻辑清晰,越看越觉得他日后必定会有所成就。
苏莎站在一旁,安静地听着他们两人之间的对话,眼中的自豪之情几乎要溢出来了。
不过,刘云峰毕竟只是在家中自学,有很多刘修远问到的地方,他还是答不上来。
每当这时,刘修远便会根据他不懂的地方,耐心地进行解答。
刘云峰立刻拿出自己的纸笔,默默地将这些知识点记录下来。
不管什么样的老师,遇到这种既乖巧又勤奋好学的孩子,都会格外地喜爱。
刘修远自然也不例外。
他随即从自己的书案上抽出两本书,递给刘云峰,说道:“这是这段时间甲等班正在学习的书籍,你抽空多看看。”
师长赐予,不可推辞。
刘云峰双手接过书,高举过头顶,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。
很快,课堂内开始陆陆续续有学子走了进来,他们看到屋内多了几个人,也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讶,而是朝刘修远行礼后,便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。
进来的这些学子,看上去年纪都比刘云峰要大上几岁。
苏莎不禁有些担心,刘云峰在这里能不能适应。
也许是感觉到了她的担忧,刘云峰悄悄地朝她靠近了一些,握住她的手,轻轻地捏了捏,算是给她一些安慰。
待学子们来得差不多的时候,那位以第二名的成绩入学的学子也姗姗来迟。
只见那孩子与刘云峰的年纪相仿,身穿一件红色的锦袍,看起来十分的耀眼和富贵,而带他来的妇人,也是一身华丽的装扮。
苏莎仔细观察了一下,这满屋子的学子,身上穿的衣服都特别的素雅,除了白色和天青色之外,几乎没有其他的颜色。
幸好,刘云峰本身就不喜欢张扬,日常的穿着也是以青色和白色为主,最多会搭配一些黑色。
所以,当他们一进来的时候,苏莎便看到刘修远的眉头微微皱了皱,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。
既然人都已经到齐了,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拜师礼了。

所谓的拜师礼,就是先生坐在上方,学子们双手端着准备好的束脩礼,行三叩九拜之礼。
先生接过束脩礼后,学子们再奉茶。
在奉茶的这个环节,先生会给学子们准备礼物,大多是笔墨纸砚或是书籍之类的东西,这被称为“赠智”。
现在人已经来齐了,拜师礼便正式开始了。
刘修远坐在正上方,刘云峰和那位身穿红色锦袍的孩子一同跪在下首,由年纪最大的学子将束脩礼端给他们。
整个仪式还算简单,刘修远给两人准备的都是一样的回礼,一套笔墨纸砚。
至此,拜师礼就算完成了。
新入学的学子在第一天是不上课的,由专门的小厮带着他们参观学堂,收拾自己的东西,父母则可以先行离开。
苏莎又交代了刘云峰几句,朝刘修远行过礼后,便告辞离开了。
她离开的时候,无意中看了一眼,那位身穿红色锦袍的少年还拉着妇人的衣袖,不停地跺着脚,似乎是不想让她离开。
想想也是,他们两人衣着华贵,家中的条件肯定很好,一时之间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,也是情有可原的。
苏莎离开后,刘云峰拎着自己的包袱,和其他新来的学子们一起,跟在小厮的身后,来到了他们睡觉的地方。
修远堂的地方很大,无论是外面的庭院环境,还是屋内的建筑,都修建得非常精致。
而他们居住的屋子,是在一个单独的小院中,正屋有五间,东西厢房也各有五间,每一间屋子住八个人。
正屋现在住的是那些先来的学子,所以他们被分到了西厢房这一排。
随后,便是抽签决定,谁和谁分到同一个屋子。
很快,屋子就分配好了。
因为他们这一批有五十个学子,所以有两名学子被单独分到了一间屋子,其中就包括刘云峰,和另外一个看起来高高壮壮的孩子。
分完屋子后,小厮便先行离开了,剩下的事情就要他们自己来做了,收拾自己的床铺。
刘云峰径直朝自己的房间走去,他选择了一个靠窗的床位,而那位高高壮壮的少年,则是选择了离他最近的一个床位。
“我叫高远,你叫什么名字?”高远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