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2章 财源滚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3303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48

转眼间,进入了二月,天气也随之变得暖和起来。
文县的气候明显比之前的清水县要温暖许多,厚重的冬日棉衣也可以慢慢地收起来了。
张楠又开始忙碌起来,着手准备春季的单衣。此外,她还为刘云峰精心缝制了几件合身的长衫,以便他入学时穿着。
今天,是苏莎的卤味生意正式开张的大日子。
一大早,天还没亮,苏莎就匆匆赶到葛老板那里,取回了头一天预定的两百斤猪下水。
正如葛老板所说,这两百斤猪下水果然新鲜无比,散发着淡淡的肉香。
按照五文钱一斤的价格,苏莎痛快地付了一两银子。
葛老板乐得合不拢嘴,恨不得把苏莎当财神爷供起来。
取完货后,苏莎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家中,开始清洗这些猪下水。
张楠早已在家中烧好了一大锅开水。自从苏莎开始做生意以来,家里的一切事务都由张楠一手操办。
空闲的时候,她还会主动帮忙打下手。可以说,苏莎能走到今天这一步,离不开张楠的默默支持和帮助。
感激的话不必多说,两人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,情谊早已超越了家人般的存在。
随后,苏莎和张楠两人齐心协力,将这两百斤猪下水全部清洗得干干净净。
苏莎看着略显狭小的厨房,再次感慨道,盖新房子的时候,一定要把厨房建得宽敞明亮一些,还有灶台,也要多砌两个才行。
就这样,两人忙活了不到一个多时辰,猪下水就全部下了锅,在咕嘟咕嘟地翻滚着。
苏莎已经按照精确的比例,搭配好了独家秘制的卤料包,并且一步一步地教给了张楠。比如,什么时候放调料,什么时候应该转小火等等。这样一来,即便她不在家,或者忙不过来的时候,张楠也能完全胜任。
当锅里的香味开始慢慢飘散开来时,约定的第一家酒楼的伙计便上门取货了。
这家酒楼是距离文县最近的林县里的宜宾楼,老板姓祝,年纪与李掌柜相仿。由于是第一天合作,祝老板亲自带着两个伙计过来。
苏莎热情地将祝老板迎了进来,两人简单地寒暄了几句后,厨房里的卤肉便新鲜出锅了。
闻着那诱人的香味,祝老板有些坐不住了,迫不及待地跟着苏莎来到了厨房。
张楠熟练地将锅盖掀开,只见锅里的汤汁呈现出诱人的红褐色,表面泛着一层油亮的光泽,令人食指大动。
为此,苏莎昨日特地新买了一杆秤,和十个大小一致的木桶。这卤肉可不比肉圆汤,凉了也好吃。而且,再放置一两个时辰,让味道充分渗透到肉里,口感会更佳。
苏莎精准地称了三十斤卤肉,这是先前他们预定好的数量。
不过,苏莎心里有预感,要不了多久,他们就会订购更多的卤肉了。
祝老板先是付清了今日这三十斤卤肉的银钱,一斤按照四十文的价格,总共是一千两百文。
另外,祝老板还额外支付了五百文,作为明日的定金。
苏莎心想,她的卤味生意日后肯定会越做越大,还是要做一套正规的手续才行。
待祝老板一行人离开后,苏莎从空间里兑换了两个账本,还有类似取货单一样的本子。
这样一来,账目就会做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不会出现任何差错。
苏莎先将祝老板这第一桩生意得来的银钱,仔仔细细地抄写到了一个账本上。这卤肉生意赚来的银钱,也单独放到了一个钱盒子里,避免和其他的收入混淆。
如果是卤肉生意上的支出,也会在另外一个账本上详细地记录下来。
苏莎在记账的时候,特意将刘清雨叫了过来,让她在一旁观看学习。
刘清雨看着苏莎一笔一划写得如此规整,若有所思,似乎明白了些什么。
等苏莎将祝老板这笔收入登记好后,紧接着,又有其他的掌柜陆续上门了。
这一次是两位掌柜一起来的,他们这两家酒楼同属于一个县,只是一个位于城镇,一个位于城里。两位掌柜还是表兄弟关系,所以便合乘一辆马车,一同前来,也省去了不少麻烦。
苏莎照例,给每家称了三十斤的卤肉。
另外,她还将事先抄写好的交货单递给了他们。
“这是什么东西?”其中一位掌柜有些不解地问道。
“这是交货单,”苏莎耐心地解释道,“这张单子一式两份,你我各执一份,用来证明你今日已经将货取走,咱们银货两清。另外,还有明日的取货单。这样一来,你只要让伙计们拿着单子来,我便能清楚地知道,需要多少货,是哪家酒楼的货了。”
苏莎继续说道:“这样做也是为了方便,如果有一天我不在家,其他人也能按照单子给你们装货,省时省力。”
两位掌柜听后,纷纷认可地点了点头。
“这个法子好,清楚、简单、明了,日后也能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。哎,这个法子我们先前怎么就没想到呢?我这就回去好好研究研究,也学着做一套。”其中一位掌柜感叹道。



苏莎闻言,嫣然一笑,这可多亏了信息差带来的红利。
两位掌柜麻利地将今日的货款交付给苏莎,每人一千二百文,外加五百文的定金,取货单上记得清清楚楚。
紧接着,另一家酒楼的掌柜也到了。这位掌柜年纪稍长,或许是路上耽搁了些许时间,但也没迟到太久,总算赶在午市高峰前来了。
为了不耽误他回去售卖,苏莎连忙招呼张楠赶紧装货,并耐心解释取货单和交货单的用途。
就这样,四家酒楼顺利取走了各自的货物,苏莎也收到了四千八百文的货款,以及二两白银的定金。
接下来,就剩下离得最近的鸿运楼和最远的吉祥楼了。
苏莎刚和张楠念叨着不知哪家掌柜会先到,就见李信和徐掌柜并肩走了进来。
苏莎朝张楠会心一笑,两人立刻忙活起来,将货物装好。
苏莎再次详细介绍了取货单的用途和好处,徐掌柜由衷赞叹道:“这法子真是妙啊,我得好好研究研究。”
李信也附和道:“从明日起,就让伙计拿着取货单来取货,省得问来问去,也避免有人错拿。”
苏莎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,所以在取货单上做了一个小小的标识。这个标识只有她自己知道,外人根本看不出来。再加上双方的手印,杜绝了冒领的可能性。
当然,即便真有人拿着取货单想浑水摸鱼,也是不可能得逞的。她可是坚持一手交钱,一手交货的原则!
送走李信和徐掌柜,苏莎立刻召集大家,将钱箱里的铜钱全部倒了出来,开始算账!
今日共收入货款七千二百文,定金暂且不算。
猪下水的成本是一两白银,至于那些从空间用积分兑换的调料,成本难以估算。
总而言之,一个上午就净赚了六两二百文。
目前的人工成本只有她和张楠,这么算下来,这门生意绝对大有可为!
苏莎神色郑重地对张楠说道:“这门生意,我算你一份股份,没有工钱,但和你一样,每三个月结算一次分红。”
张楠不太明白“分红”是什么意思,但也能听出苏莎这是要给她钱,连忙摆手拒绝。
她只是帮帮忙而已,哪能要钱!
苏莎却认为,亲兄弟明算账,这并非是不信任张楠,而是再好的关系,一旦牵扯到利益,就容易变得复杂。
而且她的生意肯定会越做越大,日后需要张楠帮忙的地方也会更多。
总不能一直让人家白干活。
不过,苏莎也了解张楠的脾气,索性没再坚持。
到时候直接将她的分红攒起来,留给丫丫当嫁妆也好。

二月二,龙抬头,预示着万物复苏,生机勃勃。
一大早,张楠在厨房忙碌着准备早饭,就听到门外传来喜鹊欢快的叫声,叽叽喳喳,清脆悦耳。
她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,快步走到屋里,喜笑颜开地说道:“今天是云峰入学考试的日子,喜鹊就来报喜,真是个好兆头,今天肯定能顺顺利利!”
苏莎也心情大好,连忙给刘云峰挑出新做的衣裳,让他换上。
因为今天要送刘云峰去参加考试,所以天还没亮,她就去葛老板那里拿了货,现在已经开始炖煮了。
昨天供货的时候,张楠一直在旁边帮忙,而且自己只是送过去就回来,不会耽误太久。就算这段时间有人来进货,张楠也能完全应付得来。
一切收拾妥当后,苏莎亲手为刘云峰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,还特意卧了两个金黄的荷包蛋。
刘云峰一边吃着面,一边疑惑地问道:“为什么要吃面条呢?”
他不明白,明明楠姨已经做好了早饭。
“这是为了讨个好彩头,祝你旗开得胜。”苏莎笑着解释道。
此外,束脩礼苏莎也早就准备好了,只等刘云峰考过之后,入学那天就可以交给老师了。
刘云峰安静地吃完了面条,苏莎又不知从哪里翻出了一枚用红绳系着的平安扣,小心翼翼地系在他的腰间。
“这是什么?”刘云峰好奇地问道。
“这是保平安的。”苏莎随口说道。
她才不会告诉他,这是过年那天特意去文殊寺求来的,一是保平安,二是保学业有成。
“好了,我们走吧。”
苏莎再次仔细检查了一遍刘云峰的状态和仪容,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,便跟张楠交代了几句,赶着牛车出了家门。
修远堂门前,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
虽然这家学堂是新开设的,但因为老师是探花郎出身,名声在外,所以前来参加考试的学子人数众多,粗略估计,现场至少有七八十人。
现在还不到开门的时辰,所以门口聚集了不少和苏莎一样送孩子来考试的家长,各自拉着自家孩子的手,翘首以盼。
苏莎紧紧拉着刘云峰的小手,站在人群中,既不显得过于扎眼,也不会太过落寞。
这正是苏莎想要的效果。毕竟是第一天,还不了解这位老师的脾气秉性,还是低调行事为妙,免得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。
这时,学堂的大门从里面缓缓打开,一个穿着小厮服饰的人走了出来。
他清了清嗓子,高声喊道:“参加考试的学子请进,父母亲请退至十米之外等候。考试时间为两个时辰,考试期间,任何人不得喧哗。”
“两个时辰?”
听到这话,家长们立刻议论纷纷。来参加入学考试的孩子,大多都和刘云峰年纪相仿,甚至还有更小的,看上去只有五六岁的样子。
“两个时辰,我家孩子不知道能不能坐得住啊?”苏莎身旁的一位妇人压低声音嘟囔着,脸上写满了担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