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章 毒妇心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1853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48

顷刻间,周遭人群神色各异,其中,蒋至仁的脸色尤为精彩。
他先是愕然一怔,随后脸色铁青,紧咬牙关,仿佛恨不得将那说话的阿大生吞活剥,其愤恨之情溢于言表。
这个苏莎简直就是他命中的克星!自从她来到这里,他就没有一件事情是顺心如意的。
先前那名年轻的医师挺直了腰板,悄无声息地再次走到人群前方,故作姿态地说道:“哎呀,我就说刘夫人绝非那种不近人情之人!只要咱们踏实肯干,不像某些人一样只会搬弄是非,刘夫人肯定不会埋没咱们的!”
“对对对!”
其他人也纷纷附和,从头到尾,连看都没看蒋至仁一眼。
毕竟,从前蒋至仁仗着自己医馆独大的优势,没少打压这些小医师。如今,好不容易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,更是同仇敌忾,没有一个人站出来,为蒋至仁说一句公道话。
苏莎微微抿唇,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,催促着众人赶紧去巡视病房,这才算是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。
她自己也走进厨房,端起一碗热水,趁着四下无人,将消炎药悄悄地化入水中。
刘达已经苏醒,自然不能再明目张胆地在他房间里取药了,只好躲在厨房,装作熬制好的汤药。
当苏莎来到刘达的房间时,他已经醒了过来。
“青山家的,昨日事出仓促,还未来得及细问,你怎么会在此处?”刘达经过一夜的休息,也恢复了一些精力,只是稍微多说几句话,便要剧烈地咳嗽一阵。
苏莎言简意赅地说明了自己的情况,接着便是一阵沉默。她在等待,如果刘达不愿提及,她也不想强求。
毕竟,她只负责救死扶伤,其他的事情,她也无权干涉。
刘达张了张嘴,鼓起勇气问道:“族人们……都还好吧?”
“还好。他们都已经安顿下来了,虽然住的地方有些破旧,但总算不用再四处漂泊,居无定所了。”
“那就好……那就好……并非我不想与他们一同进城,实在是家中的情况……难以启齿啊……”刘达说着说着,声音哽咽了起来。
看着眼前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眼眶泛红,苏莎又想起那日刘达被自家妇人紧逼的场景。那时,她还想着,这人未免老实得有些过头了,没想到竟一语成谶。
“到底发生什么事了?”苏莎缓缓问道。关于刘达,她好像只知道,他成婚后,就与父母分了家。眼下,刘达的父母跟着他二弟一起生活,都随着苏莎进了城,唯独他们这一房,不知是何原因,留在了城外。
“刚到城外的时候,孩子他娘就找到了她的娘家人。原本我们十分高兴,想着她娘家有两个哥哥,也算有个依靠。可谁知,孩子他娘直接就把我们所有的粮食都给了她的娘家。见我们没了粮食,那两个哥哥便天天冷眼相对,阴阳怪气,没少对我使脸色。”
“咳咳——”刘达一口气说了太多话,又忍不住咳嗽了一声。苏莎刚想让他休息一下,可他却摆了摆手,示意自己没事,继续说道:“我原本想着,只要他们能好好对待孩子,我受些委屈也算不得什么。后来,就是听说了你能带我们进城的事情,我第一时间就找孩子他娘单独商量了。可她怎么都不同意,非要闹着让我来找你,让你把她的娘家人也一起带进城。”
接下来的事情,苏莎大概也明白了。应该就是刘达不肯答应,导致他们对刘达的意见更大,眼睁睁地看着他生病,也不肯伸出援手。
“不止这些……”
“咳咳--”
刘达眼中又多了一丝怨恨,他声嘶力竭地说道:“他们还打了我一顿!看我生病,躲得我远远的,还故意把我藏到了角落里,导致官差许久都没能发现我!要不是最后怕我真的死了,他们怕是也不会把我送过来!”
苏莎越听越是心惊,这天底下竟然有如此狠心的妻子!平日里帮扶自己的娘家人也就算了,怎么还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丈夫被人殴打,仍然执迷不悟呢?
“那……你的孩子呢?”苏莎小心翼翼地问道。
刘达闻言,痛苦地闭上了双眼,缓缓说道:“他……被他娘教得不成样子!嫌我丢人,不肯接近我,还直言自己以后要姓王,不姓刘了!”
苏莎更加沉默了,也难怪刘达会如此痛苦。

刘达的事情总算弄清楚了。
隔离处的病人们的情况也越来越好。
刘达是这里面病情最严重的一个,还会反复发热,不过那是因为他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。
其余的人,就只有那么几个还稍微有些咳嗽,其他人基本上已经没什么症状了。经过统一安排消毒后,他们都被隔离到了观察的屋子里。只要再过三天,没有新的病人进来,他们便都可以出去了。
此刻,阳光正好,苏莎也终于有时间来考虑自己的事情了。
她独自一人坐在厨房内,一边熬着药,一边在心里盘算着:来到这个地方已经一个多月了。之前是因为逃荒,迫不得已才来到这里。现在又遇上了瘟疫,导致她手头上压根就没有多余的银钱。
大山村安置的地方只有一个茅草屋,她之前就想过,无论如何也得盖一间像样的房子才行。可现在,别说盖房子了,就连在城里找个小院子,恐怕也做不到。
还有两个孩子,等到来年开春,云峰就七岁了。老大那房的刘行文,可是三岁就开始启蒙,到了十四五岁才考入了镇上的学院。
虽说苏莎知道刘云峰这孩子聪明伶俐,可他不曾启蒙,已经比旁人晚了一步,还得找个好老师单独教一教才是。
还有刘学义分给他们的农田,过完年,天气转暖,就可以开荒播种了。她自己肯定做不了这些农活,可也不能白白地扔在那里。民以食为天,在这个朝代,农田是根本,万万不能荒废。
即便是不考虑以后,只看眼前,马上就要过年了,总要有银钱给两个孩子做几件新衣服才是。她自己的衣裳,也都破烂得不像样子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