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章 慧眼识珠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2168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46

一踏入古玩店,苏云的目光便如同磁石般,牢牢锁定在墙上悬挂的那幅画作上。她语气笃定,脱口而出:“这应该是林风眠先生的戏剧人物系列画作之一。”

此言一出,原本正请黄志耀掌眼的那位中年人,立刻被苏云吸引了注意力,他略带审视地转过头,瞥了苏云一眼。当他发现对方不过是个年轻女孩,还带着几分学生的稚气,便不屑地转回了头。

黄石松见状,连忙打圆场:“小孩子嘛!她对古书画挺感兴趣的,可能略有研究。没想到,她还喜欢现代画作啊!”

然而,黄志耀的反应却有些出人意料,他颇感惊讶地问道:“这位小友,你对这画作有所了解吗?”

“略知一二,但我也只是凭感觉,不敢妄下定论真假。”苏云实话实说。她并非什么鉴定大师,那种一眼定乾坤的神技她并不具备,她所依靠的,不过是自己脑海中储备的知识罢了。

一旁的中年人听到苏云如此说,顿时嗤之以鼻:“黄老板,别听这小屁孩胡说八道!咱们继续看画,别被她干扰了!”

苏云只是淡淡一笑,并未理会对方的轻蔑,而是礼貌地问道:“请问,我可以仔细观摩一下这幅画吗?”

黄石松面露尴尬之色,转头看向黄志耀,征询他的意见:“二爷爷,您看……”

“让她看看也无妨,反正就算她看上一眼,这画也变不成真的,不是吗?孙总?”黄志耀笑眯眯地对着那位中年人说道,语气中带着几分长者的宽容。

中年人被黄志耀这么一说,顿时骑虎难下。他心想,就凭这黄毛丫头,又能看出什么端倪?于是,他大手一挥,故作大方地说:“看吧,随便看!”

苏云闻言,这才走上前去,她神情专注,仔仔细细地端详着眼前的画作。这幅画乍一看与真迹别无二致,苏云曾在香港的林风眠先生画展上见过它。画中,一男一女两位旦角,面容灰黑,眼神深邃,仿佛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。据说,林风眠先生因艺术运动受挫,又遭受当权者的打压,心情郁结,以至于画风也变得深沉忧郁。

然而,这幅画作虽然整体色调深沉阴郁,但色彩的饱和度却异常之高。

苏云有些疑惑地挠了挠头,转头对白清羽说道:“你,帮我拿个手电筒过来。”

白清羽原本心中嘀咕,凭什么要我拿?但转念一想,苏云第一个叫的是自己!这难道不是一种亲密关系的体现吗?这说明她在开始信任自己了!

想到这里,白清羽顿时眉开眼笑,屁颠屁颠地跑到柜台前,问道:“老板,有手电筒吗?”

“你等等,我找找看,店里有的。”

经营书画行的店铺,通常都会备着手电筒之类的工具,以供顾客鉴赏画作细节。

很快,黄石松就将一个小型手电筒递给了苏云。苏云接过手电筒,打开明亮的灯光,对着画作细细照射。片刻之后,她突然扬起眉毛,语气肯定地说:“这画是仿品。”

“你胡说什么呢!你说它是仿品就是仿品?你这丫头,别在这里胡言乱语!给我滚出去!”中年人一听这话,顿时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,愤怒地叫嚣起来。

白清羽见状,立刻挺身而出,挡在苏云身前,怒视着中年人:“她只是说出了自己看到的东西,你这么激动干什么?难道是心里有鬼不成?”

“谁心里有鬼啊!你们这两个小鬼头,是不是故意来捣乱的?看看你们这副模样,毛都没长齐,就敢在太岁头上动土!”

中年男人一边骂骂咧咧,一边撸起袖子,一副要动手的架势。

黄石松见势不妙,连忙上前拦住他,语气焦急地劝道:“孙总,别生气,别生气!您消消气,她们只是两个孩子,心直口快,看错了也没关系。我二爷爷还在这里呢,让他老人家给您掌掌眼!”

这时,众人才猛然想起,黄志耀还站在一旁呢!他一直没有说话,只是默默地观察着那幅画作。

在仔细观察了许久之后,黄志耀这才转过头,神色凝重地看着苏云,问道:“小友,你为什么说这画是模仿的?我仔细观察过了,这画的画技和笔法都与真迹如出一辙,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破绽啊!”

苏云无奈,只好耐心解释道:“这画的仿制水平确实很高,几乎可以以假乱真,我也无法断定它是否是林风眠先生亲手所绘。但是,这幅画使用的是丙烯颜料,而林风眠先生的这系列画作,创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左右。那个时候,丙烯颜料根本还没有出现,直到现在才开始流行。因此,那个年代是不可能出现丙烯颜料的。”

黄志耀听了苏云的解释,顿时恍然大悟,他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,叹息道:“你瞧瞧我!光顾着盯着画像左看右看,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问题!真是人老了,不中用了啊!”

此言一出,在场众人无不惊讶地看向苏云。他们万万没有想到,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女孩,竟然比从事字画古董行业几十年的黄志耀还要眼尖,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。

然而,那位中年人却依然不依不饶,他梗着脖子,大声辩解道:“黄老板,你怎么能听一个小丫头片子胡说八道呢!我这画可是从一位有名的画家那里收来的!他总不可能卖假货给我吧!”

苏云听了这话,忍不住低声嘀咕了一句:“也许就是人家自己造假卖给你的呢……”

“……”

“咳咳!”黄志耀毕竟是开门做生意的人,处事圆滑,手段高明。他轻咳两声,叹了口气,说道:“老朽眼拙,今日精神不佳,实在是看不出这画的真伪。这位小友虽然说是假画,但我瞧着其技法纯熟,颇有林风眠先生当年的风格。只是我也不敢妄下定论,不如孙总再找些厉害的专家去鉴定鉴定,亦或者我来给您介绍一家香港的鉴定行去瞧瞧?”

听到黄志耀这番话,中年人的脸色顿时青白交加,难看至极。他狠狠地跺了跺脚,一把将画作收了起来,语气不善地说道:“黄老板!你今日不收这画,可是要吃大亏的!别怪我以后不卖给你!”

“老朽能力有限,无福消受。”黄志耀笑呵呵地将中年人送到了门口。

直到那中年人走远了,黄石松这才朝着地上啐了一口,愤愤不平地说道:“这个无赖,他就是知道香港和台湾都在举办林风眠先生的画展,知道以后画作肯定会涨价,所以才想来偷鸡摸狗,骗我们当冤大头!真是差点就上了他的当了!”

苏云算了算时间,林风眠先生早期在内地郁郁不得志,后来改革开放后,他才前往香港寻亲定居。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,他的画作开始在香港、台湾、日本等地相继展出。

他所定居的香港,是当时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,卖画方便,画作的影响力也容易扩大。再加上香港信息灵通,这使得林风眠先生在香港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,创作出了大量的画作,也被收藏家们大量收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