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冤家路窄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2354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45
宣青箬小心翼翼地拆开牛皮纸文件袋,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气扑鼻而来。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,将里面的稿费一张张取出,仔细地数了起来。一张、两张、三张……整整四十八张崭新的大团结!
“芜湖!要发达了!”她忍不住在心底欢呼,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涌上心头。
“谢谢李姐,我还是下周五过来交稿。我先回去了!”宣青箬笑容满面地向出版社的编辑李姐告别。
“好,路上小心。”李姐笑着点了点头。
宣青箬心情愉悦,一路蹦蹦跳跳地离开了出版社。
她掐指一算,自己的“好朋友”也快要来了。想到原身一直使用的那种老式月经带,既不方便又不卫生,还容易侧漏,宣青箬就感到一阵头大。
她记得这个年代已经出现了卫生巾,只不过属于稀罕物,不太容易买到。现在正好身处繁华的市中心,不如就去百货大楼碰碰运气。
真是“不是冤家不聚头”!她才刚刚和梁志平见过面,这会儿居然又遇到了那个尖酸刻薄的丽姐!
丽姐一看到宣青箬那熟悉的身影,立马换上了一副谄媚的笑容,一改上次那副趾高气昂的模样,快步迎了上来,满脸堆笑地讨好道:“哎呦,这不是宣小姐嘛!上次的事情都是我的错,您大人不记小人过,千万别和我一般见识啊!”
宣青箬眯起眼睛,狐疑地打量着眼前的丽姐,总觉得这个老女人笑容背后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。
丽姐亲热地拉起宣青箬的手,满脸关切地说道:“看到你身体没事,我真是太高兴了!宣小姐,您想买点什么?今天我请客,全部算我的!”
“你先等等!”宣青箬不动声色地扒拉开丽姐的手,神情严肃地上下打量着她,语气带着一丝审视,“你该不会是想给我买点东西,然后扭头就去派出所告我敲诈勒索吧?”
“哎呦,瞧您说的,我怎么会做那种事情呢!这真的是给您赔罪的!”丽姐连连摆手,极力否认。
她是真的不敢再得罪宣青箬了。
先不说这个女人有点疯疯癫癫的,她的身体也仿佛有什么毛病,动不动就突然躺在地上口吐白沫,跟死人一样,实在是太吓人了!
更何况,宣青箬的老公可是位少校军官,她哪里敢得罪军嫂啊?
最重要的是!
这个疯女人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背景,那天回去之后,她就被那个三年都没见过面的老公打电话狠狠地骂了一顿,说生意出了问题,问她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不该得罪的人。
她仔细回想了一下,那天她只见过宣青箬一个人!
除了这个癫婆,还能有谁?!
“赔礼就算了,我对你那点儿东西不感兴趣。”宣青箬不屑地撇了撇嘴,心里还是对丽姐这种势力的人喜欢不起来,“你知道哪里有卖卫生巾的吗?”
“知道,知道!我带您去!”
丽姐一心想要讨好宣青箬,虽然心里疑惑,一个乡下来的村妇怎么会用卫生巾这种“洋玩意”,但她也不敢多问,生怕一不小心又惹恼了这位“姑奶奶”。
在这个思想还比较保守的年代,卫生巾刚在国内出现没多久,大多数女性还是习惯使用传统的月经带。
她们普遍认为卫生巾这种新兴事物不安全,不敢轻易尝试,又或者是觉得用完就要扔掉的设计太过浪费,舍不得花这个钱。
这种种原因导致卫生巾大量囤积,很多都卖不出去。
在丽姐的带领下,宣青箬很快就找到了售卖卫生巾的柜台。她仔细观察了一下,发现只有直条式的,没有护翼,一包十六片,售价七毛钱。
在这个七毛钱能买一斤猪肉的年代,让女性每个月花费几块钱在这种“奢侈品”上,自然是许多人都不愿意接受的。
但是宣青箬实在是用不惯月经带,直条式的卫生巾虽然不太舒服,但总比没有强。
她大手一挥,直接拿了二十包,准备囤起来慢慢用,反正早晚都用得上。
丽姐被宣青箬的豪气震惊得目瞪口呆,除了那些留洋回来的时髦女郎,很少有人敢用卫生巾这种“奢侈品”,更别说像宣青箬这样,一次性买二十包的!
她暗暗咂舌,心想:这个宣青箬,虽然长相普通,穿着也朴素,可是买卫生巾就像买大白菜一样,眼睛都不眨一下,出手如此阔绰,肯定不是普通人!
丽姐现在更加确定,自己就是因为得罪了宣青箬,才导致老公的生意被人从中作梗!只有想方设法地讨好宣青箬,让她的心情舒畅了,老公的事业才能重回正轨,自己的日子才能过得舒心!
而无辜的宣青箬,对此一无所知,内心OS:我什么都不知道,你们的脑补能力也太强了吧!(无奈摊手)
难得来一趟百货大楼,宣青箬决定好好逛逛,顺便置办一些生活用品。
丽姐就像个殷勤的小跟班一样,亦步亦趋地跟在她身后,明明是个身家丰厚的富婆,现在却恨不得把宣青箬当成祖宗一样供起来,就想找个机会给宣青箬送点东西,弥补一下之前犯下的过错。
然而,宣青箬根本不给她任何结账的机会,自己看中的东西,都利落地付了钱。
置办了几套换洗的衣服后,宣青箬就心满意足地坐上了回村的班车。
她今天买到了非常不错的布料,今晚就可以给祁泠夜准备一个“大惊喜”了!
……
“喂?是祁云朗吗?我是刘兴仁。”
祁云朗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,手里拿着黑色的电话听筒,抵在耳边,神情严肃地说道:“嗯,你说。”
“你前几天不是托我帮你找个高中吗?师资力量好的学校不好进啊,尤其是那种重点班。如果只是想参加高考的话,八中倒是还有个复读班的名额,你看怎么样?”刘兴仁在电话那头解释道。
为了这件事,刘兴仁也算是尽力了。他和祁云朗是大学同学,关系铁到可以穿一条裤子的那种拜把子兄弟,两人学的都是机械专业。
后来毕业的时候,祁云朗选择了参军入伍,而刘兴仁则出国深造了两年,现在回国后自己开了一家小型机械厂,生意做得有声有色。
做生意的人,总会积累一些人脉关系。前两天,祁云朗突然打电话来说,有个亲戚想参加高考,想请他帮忙找个学校。
他二话没说,立马就去找人帮忙办理,可现在的高考名额受到了严格的限制,想要插班入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他问了很多人,才打听到八中还有个复读班的名额。
八中并不是什么特别好的中学,师资力量相对薄弱,但这年头能有书读就已经很不错了,所以学校里的学习氛围倒也不会太差。
主要是八中学生的整体成绩不太理想,每年能考上大学的人数屈指可数,因此,分配给八中的高考名额也相对较少。
这意味着,想要通过八中考上大学,机会将会更加渺茫。
祁云朗听后,默默地思索了一下。如果他没记错的话,宣青箬的弟弟,宣扬,好像就在八中的复读班读书。
现在距离高考只剩下半年的时间了,总不能让宣青箬再等一年吧。
“你能帮忙打听一下,今年八中大概有多少个高考名额吗?”祁云朗问道。
“具体名额还没分配下来呢,但按照往年的情况来看,今年估计也就只有六七个名额吧。”刘兴仁实话实说,“你那个亲戚如果本身学习成绩就很好,进八中问题也不大。但如果本身就基础薄弱,不太行的话,我建议还是再等一年,找个好一点的学校,重新读一年高三,这样更有把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