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章 待嫁时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1729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41

江拓心中对每天晚上的生意,怀着前所未有的热忱,手脚麻利地帮着林偌清洗浸泡好的糯米。

湖安县,王员外府邸的小院内,柳氏正细细审阅着大女儿出嫁的嫁妆采买清单,身旁的仆人恭敬侍立。

她放下手中的册子,略施粉黛的玉手轻抚眉间,身经百战的李妈妈便知夫人又在为大小姐的婚事礼单犯愁了。

王员外经营着南北走货的生意,人脉四通八达。府内一妻一妾,正妻柳氏为其诞下两女一子,妾室高氏则育有一子一女。

虽是商贾之家,王员外却家风醇厚,两位妻妾相处和睦,如今又到了为大女儿王佳梅筹办婚事的时候。

“夫人,歇息片刻吧,大小姐的婚事琐碎繁杂,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理顺的。”李妈妈奉上一盏香茗。

柳氏接过茶盏,紧蹙的眉头却未舒展,她抬了抬手中的礼单,轻声道:“梅儿此番要嫁入州府的李家,那可是诗书传家的望族。他们家出过一位翰林,两位进士,如今又有三位举人老爷,可谓是朝廷中的显赫人家。咱们家是高攀了,这嫁妆自然不能有丝毫马虎。”

李妈妈深以为然,若是那举人老爷日后更进一步,未尝不能高中状元,李家世代簪缨,又是书香门第,大小姐能嫁入此等人家,着实是天大的福分。

“夫人说得极是,李家少爷对咱们大小姐也是情深意切,李家门风清正,大小姐嫁过去定能享福。”

提及李家少爷,也是从小在李老太爷身边长大的,为人端方正直。而这位李少爷的母亲与柳氏是同乡,年轻时便是闺中密友,情谊深厚,再加上王员外的生意做得远,两家自是早有交集。

后来,李少爷的母亲相中了王佳梅的娴静温婉,觉得与自家儿子甚是般配。李家没有门户之见,便定下了这门亲事。

“嗯,少君是个懂事的孩子,隔三差五便会送来些州府的新鲜点心,梅儿嫁过去也能轻松些。”

柳氏对这门婚事也是极其满意,故而更加上心。

两人正说着,妾室高氏款步而来,她刚踏进门便掩唇轻笑,仪态万千地向柳氏请安。

“哎呀姐姐,你这是从哪儿买来的这些新奇玩意儿,可把佳音给稀罕坏了!”

高氏生性活泼,但对柳氏却也极为敬重。这并非因为身份的悬殊,而是高氏为人通透,个性爽朗。

柳氏见到她,方才的愁闷之情稍减,脸上也浮现出一丝笑意。“怎么了?是玥儿又逗佳音了吗?”她暗忖着,待会儿定要好好说说自家孩子。

高氏连忙摆手道:“小玥乖巧得很,昨日得来的小荷包分给了佳音好几个,就连最心爱的小狮子头都让佳音带走了,小丫头高兴坏了。我来是想问问姐姐,昨日你们是在哪里买的这些玩意儿,我也觉得稀罕。”

“娘!”话音未落,一个稚嫩的身影便从外面跑了进来,正是王佳玥,而腰间原本别着狮子头的小荷包,已被一块莹润的白色玉珏所取代。

柳氏心知这是高氏对孩子的补偿,默默记在心中,随即笑骂着对跑进来的小姑娘说道:“慢点!都十二岁了!还这般毛毛躁躁,一点儿也不像个大家闺秀。”

王佳玥笑嘻嘻地依偎在母亲身边,李妈妈眼疾手快地递上一块芙蓉糕给二小姐。

“姐姐,梅儿的婚事定在明年,只是这新娘的喜服要在咱们这边赶制,尺寸早已量好。只是绣娘方面,珠光阁的人手不够,咱们是不是要另外寻些手艺好的绣娘?”

高氏敛起笑容,正色道出了来意。

王员外一家上下都极为重视王佳梅的婚事,娘家重视,婆家才能高看一眼。而嫁衣的刺绣,更是重中之重。

“唉……”柳氏轻叹一声,礼单之事尚未敲定,嫁衣的裁制又要劳心费神。

高氏见她愁眉不展,立刻又笑着说道:“此事宜早不宜迟,咱们可以请一些手艺精湛的家妇,只要身家清白便可。”

柳氏知她办事妥帖,便点头应允。突然想起什么,便说道:“绣这些荷包的人家就在花灯会上,今日让玥儿带你们去看看,她家的绣功着实不错。”

“嗯,我也瞧过了,针脚细密,女红精巧,是个有真本事的人。”

商议妥当后,高氏便告辞离去,留下柳氏独自为礼单之事继续斟酌。

二房的活计都已忙完,文氏依旧在屋檐下埋头刺绣,林偌劝了她好几次让她歇息,她却恍若未闻。

无奈地摇了摇头,林偌只好带着豆芽和大丫,前往后院的竹林挖竹荪。

许久未来,又接连下了几场雨,竹林中又冒出了许多尖尖的竹笋,在一些隐蔽的角落里,还长出了不少鲜嫩的竹荪。

左右都是玩耍,两个小家伙一人背着一个小竹篓,在竹林里四处跑动,不时发现一两个小蘑菇。

林偌一边小心翼翼地挖着竹荪,一边不忘照看两个小家伙。

三人一路悠闲地走到了上次她割银耳的地方。

夕阳西下时,她们才从竹林中慢悠悠地往回走,豆芽走累了,林偌便将她抱在怀里。

晚上,林偌将切好的肥肉倒入锅中,煸得滋滋冒油,再倒入腌制好的酸豆角,酸香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,整个厨房都充满了诱人的香气。

她从井中取出吊着的鲫鱼和豆腐,将鱼在锅中煎至两面金黄,倒入热水后,用铲子将鱼肉捣得稀烂,白色的汤汁浓稠肥美。待汤汁咕嘟了一会儿,便将鱼渣捞出,放入豆腐和菘菜,继续焖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