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 筒粽飘香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1685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41
饭桌上,热气腾腾的二米饭已摆好,大丫麻利地摆放着碗筷,与豆芽一同稳稳当当地坐在小凳子上,等着开饭。
林偌正端着香气四溢的鸡汤,院外便传来一阵人声。
院墙旁的黄杨树长势喜人,已有一人多高,茂密的枝叶将小院围得严严实实,既能遮风挡雨,又透着几分隐秘。
文氏放下手中的绣品,起身迎向门口,只见江拓与江德兄弟二人走了进来。
“爹!”大丫兴奋地喊着,小小的身子却稳稳地坐在凳子上,并未起身。
而豆芽则摇摇晃晃地站起身,朝着江拓的方向蹒跚而去,嘴里含糊不清地喊着:“爹…爹…”
江拓一把抱起豆芽,在他胖乎乎的脸颊上狠狠亲了一口,看着满桌丰盛的饭菜,心中更是喜悦:“县学的事情,都问清楚了。”
江德将手中的东西递给迎上来的文氏,随后打来一盆凉水,擦了擦脸,又递给大哥清洗。
“嗯,县学的情况,倒没有张师傅说的那么复杂,和大嫂说的差不多,咱们只需准备好束脩礼即可。”江德在桌旁坐下,拿起筷子,说道。
林偌早已通过视频了解过,这束脩礼共分六样,倒也不难准备。
江拓放下豆芽,一家人围坐着开始吃饭,他夹起一块豆腐,放在豆芽的碗里:“嗯,肉、水芹菜、龙眼、莲子、红枣和红豆,咱们家都有。”
“嗯!我和大哥买了肉、龙眼和红豆。”江德喝了一口滚烫的鸡汤,舌头有些打结。
林偌点点头,心中也开始盘算着剩下的几样。
一家人一边吃饭,一边商量着要准备的东西。文氏提出要给江德缝制新的褥子等物。
毕竟是新婚燕尔,两人用的褥子也是半旧不新的。江德考虑到家里还要负担他的学费,坚决不让文氏做新的,就用他现在床上铺的就好。
林偌小心翼翼地撕下两个鸡腿,放在大丫的碗里,小丫头顿时眉开眼笑,欢快地喊道:“婶婶最好啦!”
豆芽年纪尚小,吃不了太多,文氏便往他的饭里添了不少鸡汤,将米饭搅拌得软烂一些,喂到他嘴里,小家伙儿也吃得津津有味。
饭后,江德拿出在县里买的小木马和头绳,两个孩子顿时高兴地在院子里疯跑起来。
文氏与林偌收拾完厨房,便开始为江德收拾行李,准备让他明日就去学堂报到,不能耽误了课程。
两人收拾了两个包袱,又将六礼放在一个篮子里。除了这些,林偌还特意放了两串香肠。
香肠经过几天的风干,已经变得干巴巴的。只要在水中清洗一下,上锅蒸上两刻钟,切片装盘,又是一道美味的肉菜。
她相信,将这些东西呈给先生,定能表达江德的敬重之心。
文氏还在思索着是否还有遗漏,院子里挖井的师傅便上门了。江拓领着师傅在院中查看位置,不一会儿,便确定了水井的位置,就在林偌房屋南边围墙旁。
确定好位置,众人便开始忙碌起来。
傍晚时分,水井终于挖好了。江拓结清工钱后,便开始清扫周围的泥土。
江德也上前帮忙,两人一小筐一小筐地将泥土堆到墙角,为黄杨树又增添了一层新土。
整个下午,林偌都在小农场里研究鸭子和鹅的喂养。农场里带水池的棚子里,现在满地跑着小鸭子和大白鹅,一旁的母羊再过十来天就要生产了,也要将它们分开饲养。
林偌一边翻看着视频讲解,一边将羊棚隔出两个小房间,让它们安心待产。
小猪崽子们长得飞快,又大了不少。这两对猪崽子,林偌每天都精心喂养,等以后生下小猪,公猪全部阉割,这样就能吃到猪肉啦。
她还检查了一下大笼子里的四对兔子,经过系统扫描,发现已经有两只怀孕了,林偌便将它们单独拎出来饲养。
小池塘里,林偌买了些小虾和小鱼苗。小鸭子和小鹅每天都欢快地游来游去,自己找吃的,倒也不用她太操心。
林偌还想养鱼,但水池已经被小鸭子和白鹅占用了,放进去也养不大,会被它们吃光。只能作罢,想吃鱼的话,只能去沁水湖或者蒲江里捕捞,不过在湖安县,想吃到鱼还是挺方便的。
一切准备就绪后,她便来到厨房,琢磨起竹筒粽子的做法。
她截取了一节竹子,按照视频中的步骤,做好了六个竹筒,但却缺少木塞子。于是,她直接在院子里找了几块木头,拿给江德,让他按照竹筒的尺寸制作木塞子。
江德知道她主意多,肯定又在研究什么新东西,也没多问,便开始制作木塞子。不到一个时辰,十二个圆形木塞子便做好了。
糯米和黑米是提前放在农场里泡好的,直接端出来用。文氏见她在厨房忙活,也由着她来。
林偌觉得将这两样米放在一起煮,味道肯定不错。糖在这个时代,既稀缺又昂贵,但对于穷苦百姓来说,用蔗糖还是比较方便一些,只是颜色没有白糖那么好看。
林偌将蔗糖细细地碾碎了一些,使其颗粒没有那么大。将所有材料备齐后,她便将竹筒装满糯米和黑米,放入锅中蒸煮。
足足煮了半个时辰,天都要黑了,她才将竹筒取出来,放在凉水中冷却。
拿出鸡汤,林偌将中午没吃完的鸡肉一点点地撕成小条,放在米汤中慢慢熬煮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