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章 钱途?花灯!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2010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41
几人兴冲冲回到前院,七嘴八舌地将发现两只母鸡的“重大事件”告知江德和林偌,嚷嚷着要去村里“寻亲”,看看是谁家丢了这么重要的“下蛋功臣”。林偌听着,心里忍俊不禁,心想:这鸡明明就是自己“安排”的惊喜,还煞有介事地问个啥?于是,她赶紧拦住了江拓:“大哥,这两只鸡个头不大,正是下蛋的好时候,谁家丢了不得急疯?肯定早就满村找了。咱们先别声张,要真有人来认领,咱们再还回去也不迟,没必要挨家挨户问。”
江德也深以为然,江拓这才打消了立刻“寻亲”的念头。
眼看着天色渐晚,林偌寻思着晚上加一道“番茄炒蛋”犒劳犒劳两个小馋猫。
当晚,餐桌上摆着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肉末茄子,一盘鲜艳欲滴的番茄炒蛋,还有一盘香气扑鼻的尖椒炒香肠。每人再配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稠米粥,瞬间驱散了所有疲惫,从舌尖暖到了心田。两个小家伙更是对那盘番茄炒蛋爱不释手,吃得小肚子圆滚滚的,还不停地打着饱嗝。
夜幕悄然降临,一阵清凉的微风温柔地拂过大地,驱散了白天的燥热,带来了丝丝凉意。
呼吸着清新的空气,林偌感觉整个人都变得轻盈而舒畅,心情也格外宁静。一家六口人围坐在院子里,悠闲地消着食。
“要不咱们家也打口井吧?”江拓仰望着缀满繁星的夜空,一边用蒲扇轻轻扇着风,一边提议道。
林偌连忙附和:“嗯,要是家里有口井,那可就方便多了。以后就不用大老远地跑到村里的井边去挑水了。”
康宁村里一共有三口水井,呈三角形分布在村子的不同方位,方便周围的村民取水。当然,也有一些比较富裕的人家,会在自家院子里打井。
因为靠近水源,村里的水井并不需要挖得很深就能出水。自家要是能打一口井,的确能省不少事。
江德则在院子里踱着步,认真地思考着这个问题。他赞同地点点头:“等我去了县学,家里就只剩下大哥了。很多事情都要大哥自己操持,要是家里有一口井,也能减轻大嫂和林偌的负担。”
江德考虑得更加周全。他不仅想到取水方便的问题,还考虑到自己和大哥都不在家时,两个女人取水的辛苦。
林偌倒觉得打井只是锦上添花,就算没空去挑水,她农场里的井水也能派上用场,只不过拿出来稍微麻烦了点。
江拓见大家都同意打井,便开始琢磨着明天就去找挖井的师傅,商量一下井口的位置。
“除了打井,阿德也该去县学看看入学事宜了。时间不等人啊!”文氏一边哄着昏昏欲睡的豆芽,一边抬眼看着自家丈夫说道。
江拓应了一声,掰着手指算了算日子,说道:“咱们明天先去县学看看情况,然后顺便找找挖井的师傅。反正都要去一趟县城。”
说完,他看向江德:“明天你和我一起去,也好提前准备需要的东西。”
江德点点头表示同意。
就这样,一家人早早地回房休息了,因为明天林偌还要和文氏好好商量一下接下来的生意计划。
第二天一大早,文氏就忙活开了,给两兄弟准备了丰盛的早饭。两人吃完饭,便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。
林偌则睡到日上三竿才慢悠悠地起床。这些天,她每天晚上都在自己的小农场里忙得不可开交,种植了大量的蔬菜和玉米,这些都是给农场里的鸡、羊、猪准备的饲料。她还恶补了很多关于养殖的视频,并且额外种植了一些大豆,准备做成豆饼给它们改善伙食。
经过她不懈的努力,棚子里的小猪崽子都明显长了一圈,鸡崽子们也整天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,仿佛在宣告着自己的成长。而那两只怀孕的母羊,肚子也越来越大了,让她开始发愁到时候该怎么接生。
她一边学习如何饲养这些牲畜,一边学习母羊的生产和产后护理知识,每天都熬到半夜才睡,导致她每天都顶着两个黑眼圈,精神状态有些萎靡。
“偌偌,昨晚没睡好?”文氏看到林偌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,忍不住打趣道。
林偌知道文氏误会了,但她又不能解释自己和江德到现在还分床睡的尴尬现实,只能默默地承受着,扯出一个勉强的笑容作为回应。
她坐在廊下,一边喝着粥,一边思考着。现在还不到农忙时节,家里分到的那点地,江拓带着江德已经去拔过一次草了。反正现在地里也种不了什么,沙土地也不适合种植花生,只能等着大房那边地里的收成。
“大嫂,花灯会是不是快开始了?咱们要不要去摆个摊,卖点东西?”林偌突然灵光一闪,问道。
文氏正专心致志地绣着手帕,头也没抬:“咱们去卖小吃?还是卖鸡柳?”
上次卖鸡柳的生意,真是出乎她的意料。既赚钱又简单,唯一的缺点就是东西带多了有些麻烦。不过,想到能赚回之前给江德买书的钱,她就觉得一切都值了。
“不行,咱们已经把鸡柳的生意都交给董掌柜了,怎么能在花灯会上再卖同样的?”林偌放下碗,否定了文氏的提议。
花灯会是一年一度的盛事,通常在中秋佳节前后举办,热闹非凡。届时,附近几个郡县的人都会慕名而来,只为一睹花灯会的盛况。到了晚上,湖面上漂满了各式各样的荷花灯,美轮美奂。湖面上还有装饰精美的游船缓缓行驶,一些大型游船上还会表演歌舞节目。
而湖的周围,则聚集着各种各样的杂耍艺人和小摊贩,热闹非凡。各色人群在湖边熙熙攘攘地游逛着,一盏盏花灯将周围照得亮如白昼。
如此热闹的花灯会,林偌当然不想错过。她突然想起了上次从县城回来时,一直被堆在房间角落里的那一包碎布。
林偌三下五除二地喝完碗里的粥,转身跑回屋里,将那袋碎布抱到了文氏的面前。
这时,大丫也醒了,起床后连辫子都没扎,就急匆匆地往后院跑去。文氏哭笑不得地喊道:“大丫,鸡喂过了,别跑那么快,小心摔着!”
自从搬到这里以后,两个孩子的个头都猛蹿了一截,身上也长了些肉,再也不是以前那副面黄肌瘦的样子了。
不一会儿,大丫就咯咯笑着从后院走了回来,手里捧着两个热乎乎的鸡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