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 柳暗花明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2034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41

“系统,你确定我现在这身体没问题?”林偌还是有些不放心,再次向系统确认。

她刚刚穿越过来,得知自己穿成了一个古代的农家女,这身份落差已经够让她震惊的了,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,原主竟然是个病秧子,成亲当天就嗝屁了。

系统给出的回答依旧干脆:“宿主请放心,系统已经对这具身体进行了全面优化,各项机能都已恢复到最佳状态,保证健康无虞。”

听到这话,林偌总算松了一口气,没再追究系统用词的“高科技”成分。毕竟,小命要紧。

“驾!驾!”

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鞭响,牛大爷的牛车缓缓驶入了湖安县的地界。车上的人们也陆续醒来,揉着惺忪的睡眼,准备迎接新的一天。

文氏从怀里掏出一个鸡蛋,剥开后递给身旁的豆芽,小家伙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,吃得津津有味。这鸡蛋是今天早上林偌特意煮的,香喷喷的,补充体力。

湖安县的城门,和林偌前世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,高大巍峨,气势恢宏。城门上方,用端正的楷体写着“湖安县”三个大字,显得庄重而肃穆。这里紧邻着沁水湖,风景秀丽,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,也带动了周边几个县镇的经济发展。

付了十文钱的进城费后,林偌和文氏背着竹篓,带着孩子们,走进了这座古色古香的县城。

湖安县依湖傍水,还紧挨着一条贯通南北的运河——蒲江。蒲江水运发达,漕运繁忙,林偌的大哥江拓,就在县城西边的码头上做搬运工,靠力气吃饭。

因为水系的滋养,县城里河道纵横,桥梁众多,形成了独特的“水乡”风貌。

不过,林偌现在可没心思欣赏这美丽的景色,她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赚钱养家。

她四处张望,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桥边一处人流量较大的空地。这里地势开阔,视野良好,非常适合摆摊。

“大嫂,咱们就在这儿吧!”林偌招呼文氏放下竹篓,开始布置摊位。

她们带来的东西不多,除了事先准备好的鸡肉和鸡杂,就只有一个小炉子和一口铁锅。林偌从旁边一家饭馆借了些炭火,交了两文钱的费用,将炉子点燃,开始预热铁锅。

文氏则在一旁忙着裁剪油纸,这些都是林偌事先教她的,用来包裹炸好的鸡柳,方便顾客食用。

孜然、辣椒粉、胡椒粉等调料,也整齐地摆放在摊位上,散发着诱人的香味。一切准备就绪,就等着顾客上门了。

随着锅中的油温逐渐升高,林偌小心翼翼地放入一些切好的鸡柳,开始炸制。鸡柳在热油的包裹下,发出“滋啦滋啦”的声响,诱人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。

炸鸡柳是个技术活,火候的掌握非常重要。第一遍炸至金黄即可捞出,第二次复炸的时间则要控制好,否则鸡柳容易变老变硬,影响口感。

经过两次炸制,原本就香气扑鼻的鸡柳,变得更加酥脆诱人,金黄的色泽更是让人食欲大增。桥上来往的行人,纷纷被这股奇特的香味吸引,驻足观望。

“小姑娘,你这是什么?”一位好奇的大哥忍不住停下了脚步,指着锅里炸得金黄的鸡柳问道。

林偌立刻露出了一个甜美的笑容,热情地招呼道:“大哥,这是鸡柳,酥脆可口,香味十足,您要不要尝尝?”

说着,她用筷子夹起一根鸡柳,递给那位大哥。

那大哥接过鸡柳,放入口中轻轻一咬,“咔嚓”一声,酥脆的口感瞬间引爆了他的味蕾。他眼睛一亮,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。

“好吃!真好吃!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!”他连连称赞道,对这新奇的小吃赞不绝口。

“这东西怎么卖?”他迫不及待地问道。

“八文钱一包,十五文两包。”林偌笑着回答。

“好!给我来两包!”那大哥毫不犹豫地掏出钱,递给了林偌。

“好嘞,您稍等!”林偌麻利地用油纸将鸡柳包好,递给了那位大哥。

开张啦!

文氏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,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。这才刚开始炸,就卖出去两包,赚了十五文钱,这可比在家种地强多了!

看到文氏惊讶的表情,林偌自信地朝她一笑,说道:“大嫂,快来帮忙,等会儿人多啦!”

文氏这才回过神来,连忙擦了擦手,开始帮林偌炸鸡柳。

林偌将炸鸡柳的要领告诉了文氏,让她多加练习,自己则忙着招呼客人。

大丫拉着豆芽,乖巧地坐在摊位旁边的墙角边,林偌给了他们一些炸好的鸡柳,让他们在一旁吃着玩,两个小家伙高兴得合不拢嘴,也不吵闹,安静地吃着美味的鸡柳。

趁着早上人流量还没有完全上来,林偌又向饭馆借了一个小炉子和小锅,将事先卤好的鸡杂和卤汁倒入锅中,用炭火加热。

原本就香味浓郁的鸡杂,经过炉火的烘烤,香味更加浓烈,飘散到空气中,引得路过的行人纷纷侧目。

陆陆续续地,越来越多的人被林偌的鸡柳香味吸引过来,甚至还有一些吃早饭的人,专门跑到她的摊位上买一份鸡杂,就着早饭一起吃,别有一番风味。

随着太阳渐渐升高,县城也彻底苏醒了过来,桥上和周围的人流量越来越大,对林偌的吃食感到好奇的人也越来越多。

一包、两包、三包……鸡柳和鸡杂很快就被抢购一空。文氏忙得有些手忙脚乱,林偌则麻利地收钱、递鸡柳,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。

当太阳变得火辣辣的时候,这波小高峰才渐渐平息下来。鸡杂早就卖完了,鸡柳也只剩下一些。

日头渐烈,文氏看着剩下的鸡柳,有些着急起来。

“偌偌,还剩下十几包鸡柳呢,现在人少了,太阳又这么大,放久了该坏了。”

林偌却不慌不忙,她知道,快到午饭时间了,人们都急着赶回家,这时候摆摊确实没什么生意。

她想了想,将剩下的鸡柳一股脑地全部炸了出来,用小筐装着,走到旁边借炉子的饭店。

这时候,饭店正是最忙碌的时候,大堂里坐满了吃饭的客人。

林偌的鸡柳毕竟是小吃,在这里不能当饭吃,所以她没有直接去招揽客人,而是来到了柜台前。

她看到,柜台上正在打算盘的掌柜,旁边也放着一个油纸包,正是她卖的鸡柳。

“掌柜的。”林偌脆生生地叫了一声。

那掌柜抬起头,看到柜台外站着的小姑娘,笑着问道:“什么事儿,您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