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章 血泪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2281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34

黄志高仔细端详着那份名单,一个名字映入眼帘——陈旭,赫然名列其中,是这次行动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。

“黄秘书!”

一声呼唤打破了沉寂。陈旭或许对黄建设并不熟悉,但对于黄志高这位人物,显然是如雷贯耳。

“陈旭?”黄志高确认道。

“正是在下,黄秘书,我就是陈旭。”陈旭肯定地回答,随后转向苏思,补充道:“我整理的笔记都在她那里,交给黄秘书查阅即可。”

所有的关键资料,都妥善地保存在苏思手中。

苏思闻言,素手轻抬,一本笔记凭空显现。

这一幕,让黄建设和黄志高看得目瞪口呆,简直匪夷所思,如同亲眼见证了一场魔术表演。

苏思并未过多解释,径直将手中的笔记递给了黄志高。

黄志高双手微微颤抖地接过笔记,小心翼翼地翻阅了几页,只见上面还残留着已经凝固的血迹。

他声音哽咽,双手颤抖着:“是,这正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技术!”

“黄秘书,我有一个请求,能否将我的骨灰带回我的家乡,交给我的家人,我……”陈旭语气沉重,带着一丝希冀。

“放心,我一定会将你的骨灰安全送达你家人手中。”黄志高郑重承诺。

“多谢黄秘书!”陈旭感激道。

苏思看了看时间,夜色已深,便提议大家先休息,剩下的事情留待明日再议。

“也好,你们先好好休息。”黄建设点头表示同意。

苏思随即施法,将他们三人收入空间之中,然后走进了黄月的房间。

目送苏思进入房间后,黄建设心领神会地向黄志高递了个眼色,两人便一同走进了书房。

整整一个晚上,黄志高都未曾合眼,直到天色微亮,他才神色匆匆地从书房走出,带着陈旭的骨灰和那本珍贵的笔记,离开了黄家。

黄建设一夜未眠,年事已高,加上精神上的巨大压力,他甚至没有来得及吃早饭,便匆匆去休息了。

黄月和黄彬是在中午时分才过来的,他们抵达时,黄建设还在睡梦之中。

“苏思,下午我带你四处逛逛,怎么样?”黄月提议道。

不出意外的话,下午苏思就要带着段晨和陈旭去见一些重要人物,她想尽可能地陪在苏思身边。

“我下午可能还有些事情要处理,黄月,你不用特意陪我,我这次来京都主要是为了办事,事情办完后,我也要尽快赶回去。”苏思婉拒道。

“好吧!”黄月有些失望。

黄彬倒是和苏思聊了几句关于大田村的事情,大多是当地的风土人情,并没有深入探讨其他话题。

果不其然,午饭过后不久,黄志高便领着一位神色匆匆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。

黄建设也刚刚起床没多久。

当他看到那位中年男子时,心中顿时有了底。

“你好,苏同志!我是陈旭同志的领导,我叫赵齐,听黄秘书说你将陈旭同志的遗骸和笔记带回来了,我代表单位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谢!”赵齐语气诚恳地说道。

“您好,这都是我应该做的,不管是谁遇到这种情况,都会伸出援手的。”苏思谦虚地回应道。

“我听黄秘书说,你对技术方面也有一定的了解,可以进行指导?”赵齐带着一丝怀疑的目光看向苏思。

他实在难以相信,眼前这位年轻的姑娘,竟然能够指导技术工作。但考虑到苏思将陈旭的遗骸和笔记带了回来,他还是决定亲自来感谢一下。

至于黄秘书所说的她能指导技术,他心里并不相信,如果后续需要去机械厂一趟,倒是可以让试试,不过这都无所谓。

“略懂皮毛而已。”苏思略带心虚地回答道。

她实际上根本不懂技术,完全是依靠陈旭的口述来表达。

“赵厂长,既然如此,我们现在就去一趟机械厂吧,尽快将事情处理妥当,也好让人家早点回去,人家可是支援边疆的知识青年,特地请假过来的。”黄志高催促道。

赵齐无奈地点点头,带着他们一同离开了。

黄建设也放心不下,跟着一起去了。

下午,机械厂内,赵厂长带领着几位技术人员来到了一个车间。

车间里摆放着一台已经报废的机器,这台机器还是他们从国外淘汰下来的,当时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购买回来,但运行了不到半年就彻底瘫痪了。

而这台机床所生产的零件,正是航空母舰上急需的,这种小螺丝需要极其精确的工艺。

他们也曾尝试过其他的替代品,但都无法满足要求。

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,一位在国外学习的技术人员申请回国,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一线希望,但谁曾想,最终竟是全军覆没,无一生还。

“苏同志,你所说的就是这台机器,需要我提供什么帮助吗?”赵齐问道。

苏思摇了摇头:“不用了,我自己可以。”

“那这里就先交给苏同志了,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,就不在此奉陪了。”赵齐说完,便转头对身边的人说道:“小王,这里就交给你负责了。”

名叫小王的后勤人员很有眼色,立即跑去搬椅子,倒茶,忙前忙后地伺候着。

陈旭轻轻抚摸着这台从国外高价购买回来的机器,眼眶微微湿润。

他并不惧怕国外的刁难,不害怕他们的冷嘲热讽,不害怕他们的辱骂嘲笑,他最害怕的是自己学不到真本事回国。

他最害怕的是自己辜负了国家和人民的期望!

他牺牲的那一刻,心中所念的不是家人,而是对国家的深深愧疚。

明明已经踏上了祖国的土地,明明只差一步之遥就可以将自己所学带回祖国了。

待苏思做好准备,再次抬头时,陈旭的脸上已是挂满了血泪。

“开始吧!”

苏思的声音是对着大家说的,但实际上却是说给陈旭听的。

陈旭擦拭掉脸上的血泪,郑重地点了点头,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。

苏思在心中默念了几句咒语后,陈旭便和苏思共用了一双手。

陈旭一边操作,一边详细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。

然而,这里并没有高级技术人员,只有一个初级技术员。

赵厂长对苏思的能力依旧抱持着怀疑的态度。

但他看在苏思将陈旭的笔记带回来的情分上,才做出了这样的安排。

站在一旁的徐技术员早已准备好了笔记本,手里紧握着笔,在认真记录笔记的同时,还不忘及时地为陈旭递上所需的工具。

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进车间里,映照出一个纤细的身影,她手持工具,有条不紊地忙碌着,丝毫不畏惧油污,也不在意手上的伤口,只是边修理边讲解着其中的原理。

黄建设坐在那里,眼眶早已湿润,他知道,曙光已经到来,他所保护的后辈们,终将可以肆意地享受阳光。

黄志高紧抿着嘴唇,默默地看着那道忙碌的小身影,他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了,国家必须尽快发展壮大起来,从跪着的状态一点点地站起来。

小王虽然只是后勤人员,但在机械厂工作了这么长时间,虽然不懂技术,但专业术语也听了不少,他意识到苏思是真的有两把刷子,悄悄地让一个工人去将赵厂长请了过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