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绝户路?
类别:
年代种田
作者:
字数:1761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26
“爹,闷声发大财!”青灵压低声音,语气中带着一丝俏皮,“就算咱不说,这凿冰捉鱼的法子,精明人早晚也能琢磨出来。与其藏着掖着,不如大大方方地挣一笔。不过,咱得低调,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!”
何寒素听了女儿的话,恍然大悟,一拍大腿,懊恼道:“哎呀,我这榆木脑袋!咋就没想到这一层呢!还是俺闺女聪明,想得周到!”他心里暗暗赞叹,以前怎么没发现,自己的女儿竟如此机灵?
这“金鑫饭店”,在乡里可是头一份。听说那老板是乡里一位领导的亲弟弟,乡里来了贵客,或者上面来人,都在这儿招待。凭着这独一份的优势,生意自然是红红火火。
这老板也是偶然听人说,集市上有人卖活鱼,心中半信半疑,便寻了过来。结果扑了个空,几经打听,才找到了在胡辣汤摊前吃烧饼的父女俩。
“二位,这鱼咋卖啊?”老板看着桶里活蹦乱跳的鱼,眼中放光。
青灵抢先答道:“大叔,咱是实在人,集市上卖五毛一斤,到您这儿,还是五毛一斤!”
那老板眼睛就没离开过鱼,听了这话,爽快地一挥手:“成!那就麻烦大哥把鱼捞到我的大盆里吧!晚上我定了两桌客人,有这几条活鱼,保管让他们眼前一亮,哈哈!”
何寒素咧着嘴,麻利地开始捞鱼。青灵则在一旁甜甜地说着:“大叔,您说得对!这大冷天的,能吃上鲜活的鱼,保准让客人乐得合不拢嘴!就怕他们吃上瘾,下次还点这道菜呢!”
老板一听,来了兴致,忍不住问道:“哎,我说大哥,小姑娘,我正纳闷呢,这大冬天,你们是从哪儿弄来的活鱼啊?”
何寒素被问住了,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。青灵脑筋飞快转动,一张小嘴伶俐地说:“大叔,跟您说实话吧,这鱼是从几百里外的山里运来的。那地方有一条温泉河,水一年四季都是温的,鱼儿在里面照样活蹦乱跳。我家有个亲戚就住在河边,他把鱼捞出来,用骡车拉到集上批发给我们,我们再来卖。不过,数量不多,毕竟一条河里能有多少鱼呢?”
何寒素听得目瞪口呆,嘴巴张得老大。那饭店老板也愣了好半天,才回过神来,小心翼翼地问:“那这温泉河里的鱼,吃了能治病吗?”
“哎呦喂,您这脑洞可真够大的!”青灵瞪大了眼睛,心想。
她哭笑不得地解释道:“大叔,现在都什么年代了,咱不搞那些封建迷信那一套!这鱼就是鱼,哪能治病啊!真要说能治病,那就是能治馋病!”
“哈哈哈……”那老板听了,仰天大笑。
笑过之后,他又正色问道:“大哥,姑娘,你们的鱼还有吗?能长期给我供货吗?”
青灵和她爹对视一眼,一时语塞。青灵想了想,模棱两可地说:“这个不好说啊,我那亲戚得下午才能到我家,我们回去看看情况吧。要是他送来了,我们明天就给您送过来,您看行不?”
那老板听了,高兴坏了,连连嘱咐他们,一定要记得给他送鱼来。
鱼卖光了,父女俩乐得合不拢嘴,一路笑着往家赶。青灵心想,晚上就不叫青军哥了,毕竟他还要忙着打兔子。就让爹跟她一起去河沟里逮鱼吧。
夜幕降临,父女俩提着木桶,拿着凿冰工具,悄悄地来到了北地河沟。
他们再次满载而归。青灵和爹又熬了一锅鲜美的鱼汤,让全家人都喝得热乎乎的,舒舒服服地睡下了。
然而,到了第三天晚上,爷俩再次满怀希望地凿开一个冰洞,静静地等待鱼儿上钩。可是,他们等得脖子都酸了,也没见一条鱼苗露头。
结果,父女俩两手空空地回来了。
他们苦思冥想:难道是这条河沟里的鱼被他们抓光了?还是鱼儿们学聪明了,不上他们的当了?
总之,这条靠山吃山的致富路,似乎是走到头了。
不过,他们并没有像渔夫的老婆那样贪得无厌。青灵心里盘算着,这三天晚上逮鱼,已经挣了五十六块钱,还让全家人饱饱地喝了三顿鲜鱼汤,真是太棒了!
青灵决定,不能只给二妹买运动鞋,也给三妹买一双。对了,还得给爹买一双大头皮鞋。她去商店问过了,二十块钱一双。爹脚上穿的那双鞋,从她记事起就穿了,鞋底子都磨得快透明了。而且,他平时还不舍得穿,只有走亲戚或者赶集的时候才穿。
她很会精打细算,买鞋时,她以买三双鞋为由,死缠烂打地跟售货员砍价。在这个年代,能一下子买三双鞋,那可是大客户,售货员不敢怠慢,但价格太低了,她也不想卖。最后,咬咬牙,在原价的基础上,每双便宜了五毛钱。
青灵欢天喜地地用三十五块钱买了三双鞋。
当她把三双新鞋带回家后,爹和两个妹妹都感动得差点流下眼泪。尤其是爹,他捧着女儿给他买的那双牛皮大头鞋,就像捧着一件珍贵的传家宝,眼中充满了柔情。
但他忽然身子一颤,连忙把鞋放到床上,转过头,冲着青灵责怪道:“青灵,你这妮儿,咋这么不会过日子呢!给我买啥新鞋啊!你爹我穿啥不是穿啊!明天就退了去,给你娘买一双高跟皮靴穿!”
青灵理直气壮地说:“娘有皮靴穿,你可是一双像样的鞋都没有!爹,俗话说,人靠衣裳马靠鞍,男人没鞋穷半截,你可是一家之主,不能出门太寒酸了!”
何寒素听了,心里很是赞同,可是要花二十块钱给他买双新鞋,他实在舍不得啊。于是,他便说:“要不,退了给你自己买一双高跟皮靴穿吧!你大姑娘家,正是找婆家的时候,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。我一个老头子了,不值得穿这么好的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