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 骤雨

类别:年代种田 作者:字数:1715更新时间:25/07/08 16:38:25

雨,淅淅沥沥地下着,如丝如雾,笼罩着天地。抬头望去,铅灰色的云层低垂,仿佛要压到地面,沉闷的雷声在云层中滚动,让人心头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。

宋皎皎站在檐下,望着这阴沉的天气,心中思忖片刻,开口道:“家里还有八百来斤豆芽,明日一早便让聚丰酒楼的人来拉走。三弟,你随我出门一趟,多买些粮食回来。”

这雨势汹汹,米铺恐怕不会派人送货上门了,需要找个帮手才行。

盛三郎一听要冒雨出门,顿时满脸不情愿,嘟囔道:“大嫂,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,要不等等再说吧,明天再去也来得及。”

他可不想在这种鬼天气出门,浑身湿漉漉的,黏腻腻的,想想就难受。舒舒服服地窝在家里,它不香吗?

宋皎皎摇了摇头,精致的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虑:“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,我担心粮食价格会上涨。”

“哎呦喂,还等什么!现在就去!钱不是问题,多囤点!”老钱氏一听这话,顿时急了,想起逃荒路上的苦日子,立刻回屋,颤巍巍地拿出五两银子,这几乎是她全部的家当了。

“粗粮容易受潮,多买些粟米。”老太太想了想,还是不放心,解下围裙,“算了,我还是跟你们一起去吧。”

宋皎皎连忙拦住老太太,笑着劝道:“娘,您就别去了,路滑,万一摔着了可不得了。还不如在家多做些豆腐、豆干呢,这些东西放得住,咱们自家也要留一些。”

“也行。”老钱氏想到自己被掏空的钱袋,顿时干劲十足,转身又钻进了厨房,“回来的时候买几个烧饼,中午咱们不开火了。”

等到了米铺,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,众人沿着屋檐站成一排,足足有一丈多长。

“粮食价格又涨了,粗面更贵,已经涨到十五文一斗了。”

“怎么涨这么多?”

“听说城西附近的村子都被大雨淹了,好多房子都塌了。你们等着瞧吧,过几天来丰州城的流民会更多。”

“朝廷的赈济粮也快没了,官府明日就会发布安置流民的公告。”

“真的假的?那敢情好,流民走了,粮价说不定能降点。”

周围的议论声传入耳中,盛三郎无比庆幸自己冒着雨来囤粮了,不然等官府的公告下来,他们这些逃荒来的人,恐怕连采购的机会都没有,直接就被撵出城了。

他偷偷看了宋皎皎一眼,见她神情平静,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,心中既疑惑又钦佩,大嫂是如何做到未卜先知的?

半个时辰后,他们终于买到了粮食。

三百斤白花花的大米,五百斤粟米,还有一百斤粗面,两百斤细面,几乎把店铺里能买的粮食都买光了。粮食堆满了板车,用油布纸仔细地盖好,挡住雨水,完全没有问题。

有了这些粮食,至少可以撑到明年春天。

店铺掌柜笑得合不拢嘴,连忙招呼伙计帮忙一起运粮。

“三弟,你先回家把粮食都放进仓库里,然后到兴隆布庄来接我。”宋皎皎交代一声,再次走入雨中。

连续下了两场雨,天气逐渐转凉,在冬天来临之前,必须准备好厚实的棉衣。

好在布庄还没有涨价,价格还算实惠。

自从旱灾之后,布匹生意一落千丈,已经倒闭了好几家店铺。

干农活穿的衣服要耐脏耐磨,深蓝色和黑色的布各来一匹。平日里居家或出门可以穿得鲜亮一些,又买了绿色、黄色以及粉红色的布各半匹。

棉花足足买了三大袋,足够全家做一身新棉衣,再缝一床新棉被。一口气买了这么多东西,布庄掌柜十分爽快地送了一堆丝线,还有两口袋不要的碎布头。

宋皎皎付了银子,和掌柜的说好暂时把东西放在店里,然后直奔药铺。

她原本打算买些八角、花椒之类的香料,没想到价格贵的离谱,只好作罢。于是她转头在旁边的杂货铺,购买了一些农作物的种子,萝卜、白菜、南瓜、花生等等……

古代逃荒能囤的东西实在不多,肉禽蛋类放不住。饶是如此,一通买下来,身上仅仅剩下十来两银子。

剩下的如意菜卖给聚丰酒楼,还能赚六千四百文。至于豆干豆皮,早就已经做好了,卖不了方子。

她原本还打算多做些豆干豆皮,零散地卖出去,没想到官府安置流民的文书,会下来得如此之快。

她正思索间,一辆马车从远处疾驰而来,溅起阵阵水花。

宋皎皎连忙退到干货铺子里,就在这一瞬间,她眼尖地瞧见赶马车的那人,似乎有些眼熟,好像是那日来摊子捣乱的小混混。

真是奇怪,他不是被抓进大牢了吗?怎么不到一天就放出来了?

宋皎皎拉低斗笠,掩好身形,继续观察。

等马车冲过来时,一阵妖风恰好袭来,掀开车帘,露出了盛二郎的脸,车上似乎还拉着什么东西?可惜马车行驶太快,眨眼间就从面前路过,消失在街头。

她诧异地挑起眉梢,盛二郎哪来的钱坐这么好的马车?

很快就有人解答了她的疑问。

“那不是王家的马车吗?王武都被抓进去了,底下的人还是一样嚣张。”

“嘘,我听说王武昨天半夜就回家了。进大牢不过是走走过场,找个地方躲两天风头,又能出来作威作福。”

什么?

王武已经放出来了?

宋皎皎的柳眉越蹙越紧,心头莫名生出一股焦躁不安。盛二郎究竟做了什么?这马车驶来的方向,像是从杏花巷子出来的。